心中自有不老情(下)
2017-05-30马志国
文、图/马志国
无私心自宽:健康长寿从“纯心”来
父亲是个心底无私的人。
父亲当会计的时候,村里有文化的人还不多。于是,父亲不计个人得失,让干什么干什么,又当小队会计,又当大队会计。没想到,1964年“大四清”运动中,父亲因此成了清查重点。因为四清工作队认为,像父亲这样的情况,财务上一定会有问题。可是,工作队25个人的清查班子查了8个月,最终也没查出任何问题。其实,对一个心底无私、只求笔墨相伴别无他求的人来说,查不出任何问题,是再自然不过了。
父亲当村支书那几年,不少农村青年通过招工招生,跳出农门。那时候,我们几个孩子中,我和我的大妹妹,都符合招工招生的年龄和条件。但是,每次招工招生的名额,父亲都主动给了别人家的孩子,让村里不少年轻人的人生从此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无私的心,是纯净的心。纯净的心,让父亲真正忘了年龄忘了老。为了研习书道,父亲在八十岁高龄,还走进了老年大学,不当先生当学生,不学高级班而是学初级班,而且不知道什么是骄傲,只知道虚心好学。第一学年下来,就被评为优秀学员。老父亲笑容满面捧回优秀学员证书的神情,简直就像小学生第一次捧回了奖状,纯净得像个孩子。
纯净的心自然淡泊名利。书法界的朋友电话聊起来问:“书法家都挣了不少钱,您怎么没挣多少钱?”老父亲总是乐呵呵地实话实说:“写字挣钱不是错,书法艺术应该更值钱。不过,我都这个岁数的人了,主要就为开心。”
对自己的书法”火“起来,老父亲说起来总是淡淡的:咱一个小百姓,一个小老头,写出字来有人喜欢,就足够了。老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至今,人家求一幅作品,老人还常常要再送上一幅。几年前,一位来求字的朋友要买下老人的一幅长卷。人家张口出价1万,老人自己坚持只要8000。哪有这样做买卖的?老父亲的一幅长卷,最近有人出价10万元,老父亲不为所动,不是扛着价,是心里根本没想着卖钱。
如今,老父亲每天端坐案前,笔墨相伴,凝神静气,杂念全消,依然那样纯净,那样纯真,那样纯粹,那样纯然。
每每有些同样喜好笔墨的老年朋友相聚,那更是老父亲最快乐的时光。是啊,老年朋友在一起切磋书道的快乐,那不是年轻人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似乎又回到了纯真童年,他们图的就是过把瘾,图的就是找个乐。
大家知道《了凡四训》,作者袁黄曾任宝坻知县。因此,宝坻成立了袁黄纪念馆。走进袁黄纪念馆,会看到老父亲抄写的八扇屏《了凡四训》。最近,老父亲又花一个月时间,再次抄写《了凡四训》八扇屏,捐献给即将开馆的袁黄图书馆。有人说:“按您的润格标准,您抄写这《了凡四训》得值多少钱?”父亲半是玩笑半认真:“还有比钱更值钱的,袁了凡延寿十几年,我也想延年益寿多活几年啊!”
在老父亲书桌的玻璃板底下,可以看到老人的座右铭:“不息身方健,无私心自宽。”老父亲自拟的《养生经》中也说:“知足常乐,无求常安。”是的,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的心,是淡泊的,是纯净的,少了名利的纠结,少了忧烦的羁绊,多了知足的安乐,多了无求的安然。如此心地,哪有不健康长寿的道理?
有爱人不老:健康长寿从“爱心”来
父亲是个有爱心的人,爱生活,爱身边的人。
当教师的岁月里,父亲把爱交给了自己的工作,送给了自己的每个学生。父亲每次工作变动,临走的时候,都有闻讯而来的学生和家长,围住父亲不让走。
一次,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一个女孩不慎落水,虽然水不很深,但这个女孩子却慌了手脚。父亲闻讯赶到,不顾一切跳进水中把女孩救上岸来。大家七手八脚一起相助,女生吐了几口水,终于转危为安。一年冬季,师生在冰上活动。一个学生不小心在冰面上仰面摔倒,后脑勺直接摔到冰板上,当时就人事不省了。父亲救人心切,凭着不知哪来的办法,使劲把学生撅过来。片刻,学生终于长出一口气,有了呼吸。
父亲的爱心,更多地表现在平时的乐善好施。
父亲在村里当书记的年月,乡亲们盖房子还是让人发愁的事。父亲凭着帮乡亲排忧解难的热情,带领几个年轻人,拿起瓦刀,当起瓦工,不要钱,不吃饭,只在生产队里记工分,帮乡亲们一家一家地盖起了新房。说起盖了多少房子,至今父亲还非常感慨:“只记得那几年咱村新房起来一层又一层,连成一条街又一条街。要不,为什么咱村小伙子很少打光棍的?”那神情里满是自豪和幸福。
父亲的一笔好字,自然早就闻名乡里。乡邻有需要笔墨伺候的事,写春联啊,写请柬啊,红白喜事啊,常常来请父亲。每到这时候,父亲总是先放下家里的事。父亲说:“谁都有需要帮把手的时候,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父亲的爱也给了家人,给了母亲。
2015年的情人节,记者采访老两口相亲相爱一辈子的故事后这样报道:
凌晨3点,85岁的马守君老人悄悄起床,来到书房,他要给老伴儿创作一幅书法作品,作为情人节的特殊礼物。老人凝神聚气,饱蘸浓浓爱意,一挥而就写下“情深义重”四个大字。直到中午,他才郑重拿出礼物献给相濡以沫的老伴儿。老伴儿收到这份惊喜,笑得合不拢嘴,老夫老妻相守64年,她能体会到字里行间浓浓的爱意。
笑累了,老伴儿就向记者“数落”起马大爷的点点滴滴:“我的牙口不好,还患有哮喘病,不能吃得太咸,他每次炒菜都要先铲出一盘来,然后锅里的菜再放盐。炒熟了出锅,再把之前铲出去的菜倒回锅里,煮得烂烂的。最可笑的是包饺子,他怕把给我包的那份饺子煮混了,就在饺子上捏出精致的花边……”
父亲老年后常说:“结善缘,有善报,我这辈子健康长寿,也是老天给我的回报!”是啊,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个人付出的爱心善行,最终都会回到自己身上来,让自己身心受益,让自己享有健康长寿的回报。有爱人不老,是天道,是人道,是养生的根本大道。这大概就是圣人说的“仁者寿”吧。
健康长寿哪里来?每位健康长寿的老人,都有自己不老的情怀,都有自己不老的心路历程。父亲用自身经历印证了自己的那句话:健康长寿只能从“心”来。是的,从根本上说,健康长寿只能从修养心性中修养出来。
行文至此,忽然两个相距五十多年的镜头,在脑海中交相闪现:我小时候,那年大雨让田地变成汪洋,父亲带我去瓜地捞瓜,齐腰深的水中,父亲巍然如山,大手牵小手,我心里是那样踏实;前不久,在登盘山的途中,我们父子再次手牵手,我心里依然那样踏实,因为父亲依然是我们心中不老的青山,父亲依然情怀不老。
为父亲心中永远的不老情怀祝福!(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