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儿女的生活还给儿女

2017-05-30马志国摄影

中老年保健 2017年2期
关键词:持家割舍过日子

文/马志国 摄影/郝 丽

或许是我自己也人到老年,心理咨询工作中经常听到老年朋友的故事,其中多是老年朋友为儿女的生活操心的事。您看,这又是一个您似曾相识的故事。

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见到我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他对我说:“知道您和我年龄差不多,又知道您是心理学家,就来和您说说心里话,相信您一定理解我,一定能帮助我。

“我有一个女儿,早已出嫁成家。可是,女儿出嫁后,我还是惦记女儿的生活,怕女儿不会持家,怕女婿不会过日子,怕他们的小家庭的生活过不好。所以,大事小事我都替女儿着想,就连过日子的钱,我也替女儿操心,他们困难了,我的钱也支援他们。用孩子们的话说,我这里成了他们的银行。结果,他们小两口已经快40岁的人了,还不知道持家过日子。女儿过日子越来越没有主见,凡事总是依赖我。女婿更不知道攒钱过日子,没钱了就朝我们张口。”

“为了帮助他们攒点钱过日子,几年前,女儿把家里的几万块钱拿到我这里,让我为其保管,这个办法是女儿主动提出来的,说放在我们这里,免得女婿把钱乱花了。结果,为这事儿小两口前不久闹得很不高兴。女婿提出要回他们的钱,女儿说怕女婿随便花了。女婿说那就放在女儿的折子里,女儿还是希望放在我这里。我想,要不我找女婿谈谈,如果知道过日子,就把钱让他们存起来。可是,我总感觉两个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没有学会过日子,把钱给他们,真是不放心。您说应该怎么办?”

这个故事让人不由得就想起了那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说这个世上有什么最放不下的事儿,那大概就是儿女的事儿了。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曾经接待的一位刘太太的来访。刘太太60多岁,本来觉得操劳多半生,退休后可以好好享受一下属于自己的生活了,却不想从小娇惯长大的儿子,不知道好好过日子,就知道吃喝玩乐,差点闹到妻离子散丢了工作。为儿子的事儿,刘太太愁苦不堪,感觉简直没有了活路,跟我说起来还眼泪止不住地流。

为了帮助刘太太的心灵自救,我讲述了下面的一个真实故事。

一个雅静的房间里,七八个人围坐在一起,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心理体验活动。

主持人分发给每人1张大画片和7个小卡片,沉静地面对大家宣布:我们今天心理体验活动的主题叫作“生命之舟”。大家看到了,画片上是一艘帆船,这是我们的生命之舟。现在,我们要做一次不知归期的远航。帆船太小,船上能承载的人或物品,包括自己总共7件。请大家选择认为最重要的,逐一在小卡片上注明,贴在帆船上,就算装上了我们的生命之舟。好,现在开始准备。

准备的过程并不容易。大家的共同感受是:想装上船的东西太多了,家庭、事业、孩子、父母、恋人、吃的、用的、玩的……哪个都很重要,哪个都放不下。可又必须放下好多,才能远航。

终于,大家准备好了。主持人宣布:好,现在我们的生命之舟已经开始了航程。但是,非常不幸的是,航行一段里程后,帆船进水了。为了给船减轻负担,每行驶一段,我们必须要把船上的人或物品舍弃一样。请把帆船上写有这个人或物品名字的卡片,撕下来依次贴在画片的下方,表示舍弃。

虽然不舍,虽然为难,大家还是开始舍弃。

第一次,有的扔掉了玩具,有的扔掉了手机,有的扔掉了金钱。

第二次的时候,已经很难了,有的扔掉了书籍,有的扔掉了食品,有的扔掉了事业。一个女孩的船上此刻除了自己,还有男友,自己的父母和男友的父母,她久久地摇头叹息几乎不能舍弃。

到第三次的时候,更加艰难了。一位成人为此流下了眼泪。她说:“船上现在除了自己,还有孩子、爱人、父亲和母亲,让我怎样割舍?”但活动要求每人每次必须做一次割舍。尽管由于当初装上帆船的事物不同,放弃的难度有所不同,可共同的是都感到放弃越来越艰难,活动进程越来越缓慢。

到了第六次的时候,大家的船上除了自己,有的是父母,有的是爱人,有的是孩子,都是最难割舍的了。怎能割舍?怎样割舍?但是按照规则,必须做最后的割舍,怎么办?

故事讲到这里的时候,刘太太已经全身心地投入了。于是,我突然问她,假如这时候您的船上除了自己还有孩子,您怎样割舍?

刘太太毅然决然地回答,我宁可舍弃自己,也要留下孩子。

我笑了,每一位母亲都可能这样选择。可是,这时候无论怎样选择,结果都是一样:孩子我们管不了了,我们只能对孩子彻底撒手不管了。您说是这样吗?

沉静了片刻,刘太太抬起了头,站起握住我的手说:“马老师,我知道了,不管情愿不情愿,儿女的事该撒手都得撒手,我们过去就是对孩子照顾得太多、管得太多,不肯撒手让孩子锻炼,才闹成现在这样。不管了,撒手吧,孩子爱怎样怎样吧,我们老两口得好好活着照顾自己了。”

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我知道这位老先生一定会有很多感悟。

回到老先生的问题上来,我们实话实说,既然是孩子的钱,即使人家扔了,也是人家自己的事儿,我们何必非要替人家保管,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还给人家呢?如果说有什么理由,那就只有一个——这个“人家”不是别人,是自己的儿女。所以,我们就不放心,就放不下。可是,前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儿女的事情应该让儿女从小学会自己来担当。已经进入老年的父母,面对已经长大的儿女,更要该放手时就放手,不管儿女的生活是好是歹,都该让儿女在自我承担中学会生活,我们不能包揽儿女一辈子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正是因为我们不放心,因为我们不放手,才磨灭了儿女的持家过日子的本事。就说这个管钱的事吧,老先生不让女儿小两口学着管钱,那他们又如何能学会管钱持家呢?反过来,如果我们放心了,我们放手了,儿女反而多少会练出点本事,甚至会本事大增,很快学会持家过日子。还说管钱这个事吧,老先生把钱还给他们,开始他们难免还会乱花钱,但是,只要老先生坚持做到放手不管,他们总要进步,总要学会自己持家的。

这样说,我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也是为人父的人,女儿也结婚成家了。我也是曾经为女儿的日子操心,工作啊、挣钱啊、养家啊、教育孩子啊、管钱持家啊,许多事儿总是放不下。庆幸的是,我慢慢悟透了,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是孩子们自己的生活,我们不该瞎操心。于是,我慢慢学会了放下。一旦放下,不仅自己身心清净了,而且孩子们的日子过得也不错。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人到老年,儿女的事儿,一定要该放下就放下。

当然,我们说放下,不是说不闻、不问、不帮、不管,我们该关心关心,该帮助帮助,关键的是,把孩子的生活还给孩子,好歹都得让孩子自己为生活做主。

猜你喜欢

持家割舍过日子
消失的尾巴
离开网络过日子是怎么样的
持家有道之旧瓶新用
能干的土豆皮
鹊桥仙·三八妇女节
会过日子
我一个人也可以
割舍不是那么难的事
一照值千金
春节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