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四川铜元局发行的钱票
2017-05-30耿丽娜四川成都
金 兰 耿丽娜 陈 恳 (四川成都)
2016年8月,笔者在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偶然发现一张四川铜元局发行的伍千文钱票,经专家鉴定后确认此钱票为四川省首次发现,具有极重要的科研价值。现将此文献上,以飨各位钱币爱好者,若有错误之处,恳请各位专家与钱友不惜赐教。
一 铜元票发行的相关背景
清末,作为交易媒介和支付凭证的制钱和铜元,由于面值过低难以满足社会交易的需要,于是经各地官方奏准,大面额的铜元票开始发行,以扩大信用货币的单位。铜元票的发行,始于光绪二三十年间,黑龙江官银号首先发行,以后,各地官银钱号纷纷仿效,替代铜元行使,以解决“钱缺”问题。
二 四川铜元局的基本情况
根据柏文先生《百草集》相关记载:“光绪三十年,川督锡良奏请设立四川铜元局,筹备资金100万两银,添设备及铜料,从速扩铸铜元,以图厚利。次年五月试铸铜仅七成之白铜铜元。数月后户部下令停铸此低成色铜元。三十一年冬四川银元、铜元两局合并办公;两局仍各用原局名外,总称时则以‘四川银铜元局’名之”。光绪三十一年(1905)四川总督锡良出告示,发行“四川铜元局合制钱壹千文”等大面额钱票。六月,户部接管四川银、铜元局,归户部直辖,更名为四川户部造币分厂。当时市面上流通的“铜元票”有一千文、二千文、伍千文、拾千文四种面值。这四种面值的“铜元票”发行后不到三年时间,因时局急剧动荡,人心惶惶,老百姓为求保值急于将这些“铜元票”兑换成铜元。四川铜元局发行的这四种“铜元票”纸币基本上全数兑换收回销毁,目前存世的钱票都是尚未发行出去的白票。这些极少见的“铜元票”白票也已成“凤毛麟角”之物了。
当时,四川铜元局发行的纸质钱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四川地区工商业的发展,改善了四川地区的财政金融状况,客观上起到了推动四川地区社会进步的作用。
三 四川铜元局铜元合制钱票
1.壹仟文
直型,正面上方横书排印两行“四川”“铜元局”,中间竖型长方框内印有直书的“凭票取铜元合制钱壹千文”,右为编号“字第 号”,左印“光绪三十 年 月 日”,正面及背面均盖有朱章。在票背面印有告示:“钦命头品顶戴兵部尚书等处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四川等处地方军务办理粮饷管巡抚事锡,为晓谕事照得川省铸造铜元补救钱缺既以大开行销之路亟应益求便利之方,现经本督部堂饬局仿照湘鄂各省印造铜元信票盖用银铜元局关防就行销处设局行使以资周转而便商民,凡本省完纳地丁津捐厘金关税向来以钱完纳各项公款及商民交易均准赴局买票一体形用局,虽公局实兴商店无殊票乃官票仍兴现钱无异,不论何人持票到局均照票面所载铜元如数兑付,绝无留难,倘有奸商把持阻挠,匪徒伪造谎骗,定行严拿重办,决不宽贷,合行晓谕为此示仰商民人等一体遵照特示。光绪三十二年 月 日示。”(图 1、图 2)
图1
图2
2.贰千文
与壹千文钱票正反两面基本一致,唯一区别在于中间竖行长方框印有直书的“凭票取铜元合制钱贰千文”。(图3)
3.伍仟文
与壹千文、贰千文钱票正反两面大体一致,唯一区别在于中间竖行长方框印有直书的“凭票取铜元合制钱伍千文”。
以前,中国钱币流通市场上偶尔见到壹千文及贰千文。1994年9月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高文、袁愈高先生编著的《四川近现代纸币图录》[1]一书中曾对壹千文及贰千文著录过。此次笔者所述之伍千文钱票为首次发现,极有可能系存世孤品,尺寸为217mm×12mm(图4)。
四川铜元局发行的合制钱壹千文、贰千文,伍千文、拾千文这四种钱票(拾千文至今尚未发现),是我国晚清时期存世纸币中的极其罕见的品种,是研究四川乃至中国近现代钱币史、金融史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堪属珍贵的历史文物。
图3
图4
(此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四川省钱币鉴定专家袁愈高先生的大力支持和悉心修改,文中图1、图3照片均为袁先生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注释:
[1] 高文、袁愈高:《四川近现代纸币图录》,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