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菌渣栽培姬菇试验及效益分析
2017-05-29何振华唐昌林闵冬青
何振华 唐昌林 闵冬青 许 佩
(衡阳市蔬菜研究所,湖南衡阳421001)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菌渣数量急剧增加,我国每年菌渣(干)产量大约在2000万t左右[1]。由于菌渣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随意丢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菌渣因为带有塑料袋片易污染土地和水源,随风到处乱飘霉菌孢子,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杏鲍菇菌渣含有众多可利用的营养元素,如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微量元素等,还含有原料中半纤维素、纤维素、粗蛋白等高分子物质,经菌丝体有效降解后的低聚糖、多肽、氨基酸、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2],非常适合栽培姬菇。作为栽培姬菇的原料,既是合理利用菌渣,变废为宝,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可改善环境。为此,2015-2016连续两年笔者在湖南衡阳市华桂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角山食用菌基地开展了杏鲍菇菌渣栽培姬菇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姬菇12号,引自江苏省高邮市科学食用菌研究所,在衡阳市已批量栽培,并经过多次提纯复壮。母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2 g。原种为大麦粒培养基。大麦粒用石灰水浸泡一夜,洗净,煮沸10 min左右(麦粒熟而不烂,且无硬心),捞出沥干,装入容积为250 mL原种瓶中,用聚丙烯膜封口,置于121℃灭菌锅中灭菌90 min即可。
1.2 供试材料与配方杏鲍菇菌渣取自衡阳市华桂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晒干后粉碎备用;棉子壳和莲子壳购自当地批发商。共设3个配方,每个配方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5袋(23 cm×46 cm×0.004 cm聚乙烯)。具体配比见表1。
1.3 栽培及管理方法将菌渣预湿后按比例与菜籽饼倒入拌料机,再加入石灰,调节料含水量60%,pH自然。棉子壳与莲子壳混合均匀后按比例加入菜籽饼和石灰,调含水量60%左右,pH自然。
用装袋机进行装料,每袋净重3.7 kg,折干料1.5 kg,袋口用细绳扎紧。
料袋整齐码放于灭菌池内,盖好帆布防止跑气,四周压实,蒸汽常压灭菌12 h,次日取出。
料袋冷却后接种(10月15日),接种方式为两头接种套上皮圈,用双层报纸覆盖,皮筋固定住报纸。接种完毕后,单层码放于床架上,避光发菌。
在23~25℃条件下培养菌丝,菌丝满袋移入菇棚,解去报纸,搔去袋口表层的老菌块,增加光照,定期通风透气,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5%。菇体长大后及时采收子实体。
1.4 考察内容记录各处理菌丝萌发天数,满袋时间,菌丝长势,污染袋数,满袋至现蕾天数,子实体性状,产量。
表1 试验配方 %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配方姬菇发菌情况 发菌结果见表2。
表2 各配方接种后姬菇菌丝生长情况比较
表3 各配方子实体性状及产量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各个配方菌丝萌发天数无明显差异;配方1菌丝满袋时间最长,但差异很小;各个配方菌丝长势均洁白、浓密、粗壮;配方1污染袋数最高,但低于5%,并且与配方2、对照差异不明显;满袋至现蕾时间也无明显差异。综合以上各个指标来看,杏鲍菇菌渣非常适合姬菇菌丝生长。
2.2 子实体性状及产量比较子实体性状及产量比较见表2。
从表3可以看出,杏鲍菇菌渣料与对照料栽培姬菇的子实体性状表现一致,符合姬菇鲜销的要求;各个配方产量及生物学转化率有差异,对照产量最高,配方2次之,配方1最低,这是由于杏鲍菇菌渣营养物质含量要低于棉子壳营养物质含量。
2.3 效益分析效益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各配方栽培姬菇效益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配方1成本最低,比配方2、对照分别降低82.8%和86%,差异极显著;配方1效益最高,分别比配方2、对照高21.6%、23.3%,差异极显著。所以杏鲍菇菌渣生产姬菇可以极大降低生产成本,而纯杏鲍菇菌渣料比菌渣与棉子壳各半料收益更高。
3 小 结
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栽培姬菇,无论是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生物学转化率、成本、收益来看是完全可行的。杏鲍菇菌渣栽培姬菇,解决了杏鲍菇菌渣对环境的污染,变废为宝,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试验的感染率稍微偏高是杏鲍菇菌渣本身带有霉菌孢子,而消毒时间没有相应延长所致。规模化生产要延长消毒时间,降低感染率,保证成功率,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