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体育文化建设中赛事问题的警醒与反思
2017-05-29李小龙李杰凯
李小龙,李杰凯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发展与深化改革的快速推进,中国体育事业也迎来了发展热潮,社会各界赛事频繁,大型活动铺天盖地,赛文化成为在中华大地上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赛文化即比赛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历程中积淀的竞争文化现象,也是迈向“健康中国”,与体育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赛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内涵有所不同,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特点。计划经济时期,国力羸弱,体育作为展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凸显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工具而走上历史舞台。以为国争光、为集体争荣誉为使命的群本位体育工作思想造就了以“代表队”“选手”为主要特征的赛文化现象,这种旧的赛文化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为当时的体育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伴随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国民思想观念解放,以市场为依托的新的赛文化逐步兴起(见表1),无论是在办赛理念,赛事经费筹集,还是在办赛与参赛主体方面,均较以往有很大不同。近几年,赛事蓬勃发展体现的尤为明显,从文艺领域的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星光大道,到体育领域的马拉松热潮、3VS3篮球联赛、广场舞大赛,无不昭示着赛文化正在发生新的内涵转变。在体育领域,竞技体育与大众健身融合发展,人人参与,人人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与可能,这种以“体验运动,感受体育,运动致趣,享受生活”为价值理念的新的赛文化[1],成为体育生活新方式的重要特征,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
表1 新旧赛文化的要素对比
当前,赛文化已融入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比赛因其所具有的影响力大、效益高等特点成为推动各项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它同时是一把双刃剑,必须运用得当,否则便容易出现奇诡现象,致使项目文化被弱化,成为项目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在赛事铺天盖地的形势下,保持清醒头脑,正确利用、引导和把握赛事文化建设的方向至关重要。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目前赛文化大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与梳理,力图为我国体育文化建设朝正确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2 近年来我国赛文化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2.1 赛事滥用的现实
在生产生活各领域中,由于竞争的客观存在均可以发生各种形式的赛文化现象,其中又以体育领域最为常见。2014年,国务院46号文件的出台,国家体育总局放开对商业及民间赛事的审批,各项赛事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出,如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赛事、名目繁多的健身气功与广场舞比赛。马拉松赛事数据在近3年急剧攀升(见图1),另有报道称,预计2017年度马拉松赛事数量将超越600场大关。尽管马拉松赛事对组织保障等各方面条件要求甚高,却依然未能抵挡住各地的办赛热情。马拉松赛事的“遍地开花”,使这项庄严的奥林匹克运动倏然间便如此火爆、亲民与大众化,这到底是全民健身自然的产物,还是其他因素推动而导致的赛事滥用,可想而知。
图1 近年来马拉松赛事数据图
广场舞与健身气功的大范围普及,同样也出现以比赛推动其发展,进而呈现滥用的趋势。2015年健康中国行——广场舞挑战赛,比赛超过225场,覆盖人群超30万;还有其他诸如“舞动生命”全国中老年广场舞大赛、舞动中国——全国排舞联赛、“功夫瑜伽舞”全国广场舞大赛等全国性赛事不胜枚举,各省、市、区、县、社区一级的比赛更是多如牛毛。健身气功方面,每年的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带动了全国300余个地市、2 000余个县区的3万余个站点、逾百万名健身气功爱好者参与比赛;第十三届天津全运会更是首次将群众健身气功、广场舞列入比赛项目。上述比赛数量之多、覆盖范围之广,一方面显示出全民健身的推广成效;另一方面,赛事的滥用使得一些并非依比赛作为推动力的运动项目背离初衷,成为聚敛名利和财富的工具。对于所有的社会文化现象来说,赛事可以作为项目推广与普及的手段,但它是否是所有文化现象发展和建设的必然手段,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2.2 赛事滥用的利弊分析
赛事数量的急剧增多彰显体育赛事市场化发展的大趋势,为诸多体育项目带来了充足的资金与活力,使运动项目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在全民健身的潮流驱使下,体育赛事越来越贴近群众生活,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程度。体育赛事对于城市的发展同样大有裨益,体现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打造城市形象与品牌、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促进城市其他产业优化升级、提升本地居民凝聚力等。体育赛事呈现一片繁荣之象,其所带来的利好同时是对政府政绩的重要支撑,因此,体育赛事搭建了运动项目、城市发展、民众、政府之间良性互动的桥梁。
虽然赛事的大量普及带来了诸多有利的一面,但它的危害同样发人深省。引发举办热潮的马拉松赛事现已成为时尚、高端、流行的代名词,花样繁多的亲子跑、彩色跑、荧光夜跑、快乐跑,使马拉松呈现泛娱乐化,其作为一项极限竞技体育运动的色彩正在被淡化,与马拉松传递的体育精神渐行渐远。国内出现被“圈养”的黑人专业跑者,使马拉松赛事成为商业分子逐利赛事奖金的工具;“一场马拉松瘫痪一座城”场景的不断出现对城市交通与居民生活造成了诸多烦扰;赛事质量的良莠不齐,更是衍生出了诸多悲恸事件,多名跑者在国内马拉松赛事中猝死,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无独有偶,在这种“竞争推动”导向下,健身气功对于动作评分的追求正在掩盖其讲究“身法与神韵内外合一”的本质;广场舞出现向专业舞蹈靠拢的趋势,都在逐渐背离它们作为百姓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本质,也背离了其简单易学、愉悦身心的锻炼初衷,走向“常人所不能及”的专业化道路。
2016年,中国共有WTA、ATP大小网球赛事共计70余项,用一位体育业内人士的玩笑话说,经济形式良好的中国已成为国际体育赛事的“金主”。在国际单项组织看来,中国办赛有点“人傻钱多,速来”的意思[2]。赛事多本无可厚非,但若为钱办赛,便失去了赛事本身原有的价值,并且这种现象所造成的社会资源极大浪费,与新形势下国家倡导的勤俭节约严重不符。近年来,中国男篮及各CBA俱乐部热身赛屡屡被媒体批为“圈钱”工具,原因是热身赛多且质量差,导致赛场打架、“放水”事件频出,不但没有展现出以赛代练的效果,反而造成了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抹黑了竞技体育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李鸿江[3]认为,体育赛事中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体育赛事非但没有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反而会将主体变成争名夺利的工具,不正当的竞争、过度的功利主义,造成了人们对体育认识的偏离,严重阻碍体育赛事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就目前而言,这种赛事滥用引发的异化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体育的本质功能首在强身健体,其衍生功能是改善人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附加功能为加强经济效益、政治标识等。若舍本求末,皮毛倒置,最终必导致体育的异化,制约项目赛事的健康发展,甚至危及项目的存亡。
2017年6月,腾讯与凯络联合出品的《解码青少年的文化内核与运动习惯》报告,详细分析了90后人群的价值观念,在最显著的4个文化趋势中便包含了标新立异、娱乐精神2项。报告指出,当“金牌至上”的传统观念被逐渐破除时,体育比赛的严肃紧张感也被年轻人破除,专业运动与大众走得越来越近。年轻人对体育产业的消费方式,无论是观赏、体验还是互动,都在向泛娱乐化进行转变[4]。因此,目前青年群体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存在偏离趋向,他们多以娱乐的方式去体验运动,而并非真正从运动中体验到快乐,实属严重的倒行逆施。
体育赛事在构建一种公共空间的基础上向其受众输出价值观,并成为其受众向个体和社会层面表达认同的重要场合[5],而现阶段赛事为了短时成效,不惜以危及项目健康发展甚至使项目萎缩、消亡的严重后果为代价,如此无节制的办赛引发新一代青少年对体育赛事的价值观转化,将庄严的体育赛事视同为娱乐儿戏。虽然,青年娱乐的精神崛起属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应看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日本因社会过度娱乐化而过犹不及的前车之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游戏娱乐等同于慵懒怠慢,势必会对体育赛事的正向教育作用置若罔闻,亵渎神圣的奥林匹克精神。赛事滥用所造成的异化及价值观扭曲现象,正不断向公众蔓延。异化与价值观扭曲的致因何在?赛事对于项目文化发展究竟是利多还是弊大,又该如何权衡,需要我们重新进行审视。
3 赛事滥用和异化的原因
3.1 商业化与功利化的驱动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商业化运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向世人展示了体育是具有无限潜力的新产业,商业化遂成为体育运动的经济发动机。在我国后奥运时代与老龄化社会到来之际,一些门槛低、参与人数多、影响力广泛的群众健身运动背后同样蕴藏着巨大商机,而举办赛事,是将人口红利与商业价值有机结合进而扩大影响力的最佳途径。特别是4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更是为赛事的商业化运作注入强心剂。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社会需求的跑步、健身气功与广场舞等自然成为商业化运作的座上宾。不可否认,商业化的运作方式是推动体育运动发展的有效杠杆,也是使体育运动适应现代社会的有效手段,但当商业利益逐渐成为优先考虑的因素时,体育原本自在的功能便会退而求其次,逐渐被遮蔽,甚至成为牺牲的对象。如目前亲子跑、彩色跑、荧光跑、情侣跑等花样繁多的迷你马拉松赛事屡见不鲜,正是主办方为迎合不同群体需求进而获取更大的商业价值应运而生的赛事种类,置马拉松精神于不顾。健身气功、广场舞频繁举办赛事的背后,亦是小到从音响硬件商、服装厂商,大到保险理财、旅游、保健品公司的鼎力赞助与商业渗透,比赛所衍生出的利益是优先考虑的对象,至于项目是否适合比赛,比赛是否有益于群众身心,仿佛并未纳入重点考虑范围。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学校体育项目,有研究显示,备受青少年喜爱的三大球运动在学校体育中遭遇了80%学生从未参加过比赛的尴尬处境。本该为学生“滥用”的学校体育比赛没有滥用,而一些不该滥用的运动项目比赛却在市场化推动下俯拾皆是,其个中原因不言而喻。商业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潘多拉魔盒,打开会释放罪恶的欲望,关上似乎又禁锢了希望。
过度的功利性宣传效应、追求政绩工程同样是导致赛事滥用及异化的罪魁祸首。以马拉松赛事为例,参赛者线下体验与观众线上浏览使举办城市获得了巨大的宣传效应,举办赛事成为宣传城市的一张强有力名片。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举办赛事似乎异常热衷,这其中便是看重赛事在推介城市、拉动旅游、提高影响力等方面的高效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为出业绩、出形象,非赛事不可的功利心态。“为办赛而办赛”“为形象而办赛”的心态不断膨胀,正以一种非理性的态势席卷整个中国,马拉松赛很快成为了一二线城市的标配,“全民健身、民生幸福”,更多地成为了一种旗号。
上述现象缘何能如此肆无忌惮的蔓延,是否需要及时引导和适当遏制,值得学界共讨。但作为体育专业人士,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滥用的背后,潜藏着运动项目本质被“弱化”的危机。倘若类似亲子跑、彩色跑等花样赛事漫无节制大行其道,我们当抚躬自问:“马拉松还是马拉松比赛吗!”对运动项目自在逻辑认识的缺失,或许是我们不能有效把控项目沿健康正确方向发展,进而导致滥用、异化与价值观扭曲的问题根源所在。
3.2 赛事之于不同文化现象的自在逻辑分析
3.2.1 “本体论”与“自在逻辑” 本体论(ontology),是研究存在的本质的哲学问题[6],是研究世界纷繁复杂现象背后本质问题的哲学理论。李杰凯[7]指出,所谓“自在逻辑”,是指决定事物得以客观存在并蓬勃发展的内在合理性,包括该事物的构成要素及其与功能的自洽关系,以及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独有规律。不同文化均有其自在的逻辑,自在逻辑代表着文化存在的价值观与合理性,是所有文化现象的生命原动力。因此,自在逻辑可以简单理解为事物存在的本体论道理。不同的文化现象,其自在逻辑不尽相同,这也是文化多元性存在的客观规律。竞技体育文化与歌唱文化,竞技体育文化的自在逻辑是比赛,歌唱文化的自在逻辑是表演,CBA篮球联赛属竞技体育文化范畴,星光大道比赛属歌唱文化范畴,CBA与星光大道虽同属赛事范畴,但本体归属范畴及自在逻辑并不相同,因而不可等量齐观(见图2)。CBA篮球联赛本身是比赛,比赛是竞技体育文化的自在逻辑,离开了比赛篮球运动与CBA将无法存活;而星光大道则是利用赛事以扩大歌唱文化发展与影响力的一种手段,其比赛性质并不是歌唱文化的自在逻辑,离开了星光大道这种比赛,歌唱文化仍然可以生机勃勃。因此,从本体论视角审视赛事属性,有助于认清事实真相,把握事物的本质与发展方向,避免项目文化发生偏离,走向异化。
图2 本体论视角下不同文化的自在逻辑示意图
3.2.2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自在逻辑分析 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本体论自在逻辑进行分析,需从文化的起源、形成过程中所受哲学思想影响以及所倡导的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剖析,了解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对体育现象的本体论认识,从而回答体育运动项目是什么的问题。
体育文化受主流文化影响。向自然宣战,与自然作斗争并征服自然的竞争精神深入西方文化骨髓,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形成了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竞技体育文化。古希腊对力的崇拜与对肉体赞美的理解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竞技观的基础,认为体育竞赛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在体育竞赛中强调竞争、鼓励竞争、重视竞争中展现力与美的躯体,表现出高超的能力,求得灵魂与肉体的统一和自我存在价值[8]。在西方社会,竞争精神与竞技运动贯穿古今,古罗马时代的大竞技场仍保留至今便是最好的实物证明。
中国体育文化深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在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家思想,及强调尊卑等级“三纲五常”的儒家思想影响下,追求的是贵和持中、讲究仁义道德的体育精神,竞争意识被封建伦理束缚,崇尚雅戏而贬恶陈力之戏。古代中国将有关修养身心的体育活动奉为雅戏,而激烈的体力或对抗竞争活动则属陈力之戏。中国人佩剑,以舞剑为趣而击剑为羞;中国人用拳,有拳术之习而无拳击之争。“匹夫之勇为人所不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都说明了主流文化对于体育的影响与导向。因此,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多以武术、舞蹈、养生、棋类等健身活动为主,排斥激烈的对抗竞争项目;射箭、骑马、跑跳、游泳、划船等竞技性项目很少比赛,主要以节庆娱乐活动展示与练习为主;即使在竞赛中,首要任务也不是竞争与获胜,而是在竞赛中实现道德的升华,因此中国的体育文化中便出现了“武德”“射礼”“点到为止”“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体育比赛中有了“平分秋色”“友谊赛”“切磋”等术语[9]。
中西文化渊源的不同,导致了中西体育文化自在逻辑的不同归属(见图3)。我国以竞赛修礼,强调等级身份,而西方以竞争崇尚超越,决定了2种体育文化的自在逻辑风格迥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自在逻辑是倾向于淡化竞争而强化习演与展示,项目如健身气功、太极拳、舞龙舞狮、空竹等;西方体育文化的自在逻辑则是强调竞争的比赛,项目如马拉松、投掷、足球、篮球等。
图3 不同文化属性下运动项目自在逻辑示意图
从中西文化鲜明的对比中可见,体育文化的评价体系在西方更为客观明了,而中国则多主观内隐,西方更注重胜负的尺度明晰,中国则强调自我的内在感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先进的西方文化逐渐为我国所引入、学习,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了西方竞技文化在科技、艺术等诸多领域高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认为放置于今天经济建设和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中,这种西方的竞赛文化无疑会更有效率,因此纷纷效仿学习。但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也需要经过理性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适合自身,否则很容易变成邯郸学步。
3.3 不同文化现象的自在逻辑分析
自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渐强烈,各种商业性质的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杂技表演开始不断充实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田径、球类等运动项目满足了人们增强体质与娱乐的需要,健身气功、太极拳、广场舞的开展丰富了群众对于健康生活的新需求。在市场经济引领下,这些不同文化领域均呈现出了不同的竞赛文化。从本体论的角度来分析这些不同文化现象,文艺领域中的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的本质是人们对生活的提炼、升华与表达,马戏团、杂技的本质是通过展现险、难、奇、谑,表达出人的智慧与勇敢之美,它们的自在逻辑是展演,即通过表演与展出获得项目自身的发展动力。群众休闲健身文化中的健身气功、太极拳、广场舞的本质是通过练习达到修身养心之功效,其自在逻辑是身法与神韵的内外合一、身心合一,自我实现、自得其乐的练习与展示是项目自身发展的动力。因此,比赛并不是以上2种文化现象的本质,不是其自在逻辑内涵要素。现实社会为了推动各自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才将比赛作为使用手段,不使用比赛,并不影响2种文化的存在与发展,麻将等棋牌类项目虽列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项目目录,但不搞比赛并不会影响它们的发展是同样的道理。田径、球类等竞技体育文化,受西方竞争文化的影响,各运动项目自创立之初便是为竞争而存在的比赛,因此竞争是西方竞技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竞赛是其自在逻辑,是项目赖以生存发展的动力,离开了比赛,项目将失去社会存在价值与发展动力,严重危及项目的生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文化现象自在逻辑的例证,竞技体育文化领域普及度较高的项目如篮球、足球,大家来到场地上便会自发的凑在一起进行或半场或全场的比赛;而在文艺领域,大家聚在一起欣赏才艺表演、书画展览明显多于参加比赛;休闲健身领域,广场上自得其乐的大爷大妈比比皆是,而非相互争奇斗艳。因此,竞赛并非是所有文化现象的本质属性,但比赛却是竞技体育文化所必备的自在逻辑内涵,这与其他文化现象有着本质的不同。事实上,不同文化现象发展动力不同的原因与各自的文化起源以及在演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如东方儒家文化之于传统体育文化、西方竞争文化之于竞技体育文化的影响。
3.4 不同文化项目自在逻辑的本体论拷问
马拉松是来自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中的运动项目,近年来伴随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使这项对运动技能要求不高的跑步运动在我国急剧升温,形式多样的赛事火遍大江南北。马拉松赛事的火热,折射出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展现了公众参与的全新赛文化风貌。但与此同时,很多马拉松赛事沦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赛事过度娱乐化、功利化等异化现象凸显,使这项浸含西方竞争精神的竞技比赛失去了其原本的自在逻辑属性。从本体论视角出发,马拉松比赛的本质属性是通过竞技比赛展现这项运动所特有的超越自我、挑战极限、永不放弃的马拉松文化精神、竞技体育精神;而中国式的马拉松大有偏离本体论属性的倾向,更像是一场凑热闹、随大流、娱乐氛围浓厚的大众游行集会,无任何马拉松文化厚度可言,其作为竞技体育比赛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功能正在消逝,消遣娱乐精神充斥其中,“没有朋友圈,跑者少一半”的网络箴言,“中产阶级的广场舞”的新称号等并不为过。
全民健身热潮之下,传统体育文化同样在备受热捧中迷失自我。从几年前“大师”闫芳的太极推手到近期沸沸扬扬的“徐雷之战”,其背后正揭示了传统体育被商业化裹挟,太极拳衍变成为产业、商品进而身陷囹圄的尴尬处境。健身气功与广场舞全国赛事的大肆开展,将原本的群众健身活动多摇身变为竞技比赛,甚至诸多“银发舞台”逐渐成为有专业基础的青年人之间的竞技台,赛事成为各方利益集聚的新渠道。传统体育文化的自在逻辑是通过太极、气功与舞蹈等形式的演练达到颐养身心、自我实现之目的,是一种悦在其中的练习与展示,本是个体内在的修习,不可能存在即时性的孰优孰劣,其逻辑更不是比赛,但却在功利价值观驱使下迅速成为比赛。凡涉及比赛就会有高低胜负之分,高低通过对动作规格的评分呈现出来,胜负通过是否战胜别人体现,这样的竞技化导向使原本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养乎吾身,乐乎吾心”的东方体育转向追求竞争、战胜一切的西方竞技体育方向发展,导向重胜负、讲规格、求难美的异径,这无异于削足适履;同时背离了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本体论价值属性,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品质,与传统文化的自在逻辑不符,如不加以修正势必会导致误入歧途。
从本体论的角度对不同文化项目进行分析,可见比赛既不是所有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也并非是适用于所有运动项目的推动因素。比赛需要遵循项目本身的自在逻辑来组织进行,绝不可随意滥用,滥用后果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使项目文化弱化,导致“逃离”现象的出现。
3.5 身体运动文化发展中的“逃离”与“适应度”
在文化的进化过程中,导致价值体系扭曲的机制被称为“逃离”。所谓“逃离”(run away)是指文化演进过程中,某种文化在其特有价值观的作用下形成的某种特征,由有利于该文化的发展变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从维护文化的社会存在因素异化为不利于文化存在的因素,由于这种因素和特征的过度发展,导致该文化的社会适应度下降,文化的空间萎缩,人口减少,最后导致该文化现象的弱化乃至消亡[10]。当代人所遭受的异化更集中地表现在对资本的疯狂迷恋与追逐。社会对经济增长的过度追求与个人对物质的追求高度契合,物化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物化的价值观与功利的体育观致使原本独立于劳动过程之外的体育文化活动越来越走向其反面而呈现异化特征[11-14]。异化必然会导致价值体系的扭曲,本体功能丧失,出现“逃离”甚至危及项目的生存。中国历史上,女人的裹脚文化与男人的蓄发留辫便是“逃离”的体现[15],其原因是在当时的审美价值体系下过度发展最终导致社会适应度下降,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现阶段,象棋快棋赛的门庭冷落、日本相扑的后继乏人,现代五项、摔跤项目屡屡被列入踢出奥运会项目议题等现象,都是价值观扭曲导致逃离,致使项目萎缩的表现。目前,国内马拉松比赛的功利性价值取向使其由最初的鲜有问津发展到现在的人海阶段,人数从逐步增多到爆炸式增长正使其由有利于马拉松文化发展的因素变为不利于马拉松文化发展的因素,将马拉松竞技比赛逐渐演化为大众娱乐游行集会,成为阻碍马拉松运动健康推广与发展的绊脚石。试想,亲子跑等泛娱乐化赛事一旦泛滥,名次之意义何在?置体育竞赛激人奋进的精神与求胜争先的自在逻辑于何处?若为娱乐、功利而参赛办赛,势必导致马拉松特有功能异化,社会适应度下降,人群逐渐离去,出现逃离,比赛恐将会随之消亡。
赛事是不同文化现象与社会发生关联,作用于社会的媒介,在任何生产、生活领域都是最有效的大型活动,但赛事也正因其高效特点而被利用成为吸金工具,导致“无商不赛”的普遍现象。目前,马拉松赛事的泛娱乐化、功利化,健身气功、广场舞的商业化、竞技化都存在异化与逃离的风险,对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从文化发展与传承的长远角度来看,必须将功利化、娱乐化、商业化、竞技化等价值追求限定在一定的适当范围内,否则任何要素一旦超限便如同决堤之洪水猛兽,后患无穷。据此,本研究提出赛文化的“适应度”概念。所谓“适应度”,是指文化系统的价值评价体系与其自在逻辑及社会现实之间的适应程度,对于赛文化来说是指数量与质量,都必须控制于相互适应并有利于健康发展的限度范围之内。即使在西方文化属性下,比赛为所有竞技体育项目的自在逻辑,在商业化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商业化的度”,不能因过度而侵害项目的自在逻辑;中国传统文化属性下的体育项目的自在逻辑是演练、展示而非比赛,比赛可以作为推动项目发展的手段,但不能将其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手段,要围绕着本体论的自在逻辑选择适当的推广手段,把握好赛事的度,绝不可滥用。
综上所述,赛事追求商业价值无可厚非,但不应因此改变体育运动项目的自在逻辑而滥用赛事,以赛事博取功利。而政府作为中坚力量,要保障赛事的健康发展与展现社会正能量,比赛数量与参与人数并非多多益善,应多从本体论的视角透过表象看本质,分析项目背后的自在逻辑,从长远的角度考量举办赛事是否有利于项目文化与社会的健康发展,理性推动,对不合理的现象及时进行干预,提出要求。在调动民众热情和各界支持促进体育发展与解决“滥用”的平衡协调上,掌握好“适应度”,做到符合项目自在逻辑的同时又发挥出最大的商业价值,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4 结论与建议
(1)新的赛文化在推动全民参与,体现以人为本良好社会理念的同时,也带来了赛事滥用的现实与危害,赛事过度娱乐化、功利化,向社会传递了不正确的价值取向。(2)过度商业化、急功近利的宣传、对政绩的追求以及对运动项目本体论自在逻辑认识的缺失是导致赛事滥用及异化的主要原因。(3)比赛并非是所有文化项目的本质属性与推动因素。发源于西方的竞技运动项目其本质是比赛,而发源于东方传统文化的运动项目其本质属性并非都是比赛,逾情与展示才是其存在的基础。(4)我国目前正处于深受西方竞技文化评价尺度明晰、效率高的影响阶段,在学习西方竞赛文化的同时,应避免丢失自身传统文化的特色。体育不仅仅是竞技,更是文化和教育,保持文化自信,对于传承我国优秀赛事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我国的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起步发展时间不长,“滥用”并未构成主要矛盾,但出于文化发展的长远考虑亦应有所警醒。竞技体育项目与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市场的推动与政府的有为都应从本体论出发,紧紧围绕项目文化的自在逻辑组织进行,把握好“度”,避免异化、逃离的出现,向社会展示正能量,以更加积极、稳健的姿态向“健康中国”迈进。
[1]李杰凯,母毅刚,张云鹏,等.新旧“赛文化”观念与学校体育现实困境及其解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8):88-94.
[2]白志标.中国网球赛泛滥?WTA主席:中网这样高水平的太少[N].广州日报,2016-10-02(A11).
[3]李鸿江,王庆伟,苏如峰,等.中国体育赛事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6):34-38.
[4]腾讯智慧.解码90后体育观:要运动,更要撒欢[EB/OL].http://www.sohu.com/a/150180369_500026.
[5]李采丰,杨宗友.体育赛事文化价值初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5):26-29.
[6]俞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9.
[7]李杰凯,庞珊娜,刘建.竞技运动项目的自在逻辑与体育精神培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33(6):1-6.
[8]郑国华,薄雪松,肖正,等.中西体育文化价值选择的差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88(4):44-47.
[9]郑国华,郎勇春,熊晓正.理解的艺术:从中西体育文化历史比较的视角评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0):13-18.
[10]李杰凯,张连江.论现代竞技运动价值观及评价体系的逃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4):9-14.
[11]张宏宇.运动休闲异化的哲学反思[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34(1):53-56.
[12]李凤芝,朱云,刘玉.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归化与异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1):67-71.
[13]刘建国.伦理学视域中竞技训练的异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299-302.
[14]何祖星,夏贵霞.运动休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6):685-689.
[15]赵南元.认知科学揭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