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农业旅游的发展
2017-05-28柳洪云
柳洪云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闲暇的时间越来越多。城市生活步伐的加快,还有剧烈的竞争环境,人们开始渴望各种各样的旅游,特别迫切希望可以在农村环境得以放松。自从农业和旅游有机结合,诞生了新型的产业,即是农业旅游业。农业“嫁接”旅游,利用第三产业推动第一产业,通过第一产业再推动第三产业,将农业和旅游业有效融合促进经济的乘数效应。
关键词:农业;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76
前言
我国的农业旅游发展缓慢,与国外先进农业旅游比较,我国的农业旅游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最近几年来,国内旅游提倡主题“中国乡村游”,促使我国农业旅游发展遇到了新机遇。所以说,有必要针对科学的农业旅游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借鉴以此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1 提高对农业旅游的认识
国外先进国家的农业旅游已经发展比较成熟,然而我国的农业旅游业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就要相关工作部门及人员,针对农业旅游给予高度的重视,自觉的更新理念,充分意识到农业旅游的重要性。发展农业旅游,并非是单纯开发农业,更不是传统式开发旅游,而是在发展农业旅游中统筹农业与旅游的发展规律。无论在优化农业结构、拉动有关产业发展,还是在推进农村构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或者丰富化旅游产品方面,农业旅游都起到重大的作用。丰富了旅游资源的内涵,拓展了旅游业的延伸,提高了旅游业的覆盖率,符合人们返璞归真的愿望及需求,有利于净化、美化以及绿化农业,推动构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系统;转变了落后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减小了热门景区的压力,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量与附加值,呈现出极大的农业经济效益。
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2.1 科学合理性规划
农业旅游业的发展,不可缺少科学的规划,要求规划具有基础性及战略性的意义。通过编制合理的规划,在推动农业旅游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政府相关部门要求,贯彻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科学合理性布局,彰顯当地农业特色,严格制定全省及各市区的农业旅游发展计划,实现发掘、培养、包装以及推出的发展目标。在规划农业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从当下实际状况出发,考量可执行强度;要求具备良好的前瞻性,即是贯穿先科学规划,后合理开发,如果不科学规划,就不能开发的理念,落实好农业旅游业的规划工作。例如,意大利政府在开发农业旅游业之前,针对农业旅游资源展开评估,然后科学规划及协调,促使当地的农业旅游特色得以发展。
2.2 加大资金及政策支持力度
当前农户手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不可以进行申请或抵押银行的贷款,由于农民缺乏一定的社会保障,导致农户产生担忧心理因素,从而很难将全部资金投入到开发农业旅游业。这就要政府部门给予高度的重视,善于学习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比如法国推行,如果拥有“法国住所合格证”,还有“欢迎到农场”标志的农民,国家会对农民的房屋投入翻修资金,能够获得翻修一半成本,来源于欧洲、法国政府或者地方政府的补助资金。本国地方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实施农民优惠政策,对于税费进行选择性减免,执行小额贷款,激励农户资金投入到开发农业旅游业。
2.3 理顺管理体制,促使发展秩序更加规范化
针对农业旅游业发展而言,应当构建分级分类管理指标。重视农业旅游业分类管理,在观光农园、乡村旅馆、休闲池塘、特色餐馆以及观光果园等方面实施分类指导。轻分级管理。例如,构建农家乐和民俗村高度星级化管理。这样利用分类彰显当地农村特色,避免标准性产品雷同。在分类管理过程中,应当严抓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从业人员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多项安全措施得以落实,从而保证游客财产及生命安全;应当严抓卫生管理。相关管理部门要指导从业者,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视清洁工作,购买必要性卫生消毒设备,做好多项卫生防范工作,以此为游客营造出良好的旅游环境;应当严抓经营管理,教育从业人员自主遵纪守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为人诚实守信,为游客打造优质的服务,还有浓厚的地方农村特色。
2.4 加强农业旅游业宣传
相关实践研究表明,在农业旅游业宣传及促销方面,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相关旅游部门,有效发挥行业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做好农业旅游业的宣传工作。目前由于农业旅游业主要面向国内游客。所以说,在实施宣传及促销工作时,关键在于针对国内市场,落实好城市附近及地区促销工作,为农业旅游业争取更多的旅游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对于突出当地色彩、服务优质规范以及多方面条件良好的农业旅游业项目,面向国外宣传及促销,进而吸引国外游客。
3 总结
农业旅游属于新概念,含有较大的研究价值。但是,由于我国农业旅游理论还没有构成完善的体系,总体研究水平亟待提高。伴随农业旅游的日益发展,必然会呈现出新特征新形势,如何拓宽农业旅游研究范围,健全农业旅游发展的理论框架,是未来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涛,陶卓民,刘锐,何海真,吴娇,程姗姗,王泽云.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5(08):1391-1402.
[2]颜文华.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07):123-128.
[3]王德刚.农业旅游代际特征与盈利模式研究[J].旅游科学,2013(01):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