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雪萝卜生产技术规程
2017-05-28蒋生发谢彦超文岐中蒋谦时祖胜周
蒋生发+谢彦超+文岐中+蒋谦+时祖胜+周开艳+易桂芳+范军山+蒋志斌+曹敏+文进军
摘 要:本标准规定了灌阳雪萝卜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制种技术及生产档案建立等,为发展灌阳雪萝卜这一特色农作物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灌阳雪萝卜;生产;技术规程;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S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6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灌阳雪萝卜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及萝卜制种技术及生产档案建立等。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桂林市灌阳雪萝卜生产技术和制种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灌阳雪萝卜:原产于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又名灌阳红萝卜,是灌阳县传统优良的秋冬季蔬菜品种。其肉质根长圆筒(柱)形,中上部细长稍尖,中下部肥圆皮稍粗,表皮全红色或中下部表皮略带白色,以肉质雪白、脆嫩而得名。
4 环境条件
4.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 5010规定的要求。
4.2 土壤条件
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沙质土壤为宜。
5 生产技术
5.1 前茬
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連作。
5.2 整地施肥
5.2.1 整地
萝卜为深根系作物,播种前需深翻土地30~40cm,结合施肥,耕后细耙,整平按畦宽1.5m、沟宽0.4m、畦高0.2m做高畦。
5.2.2 施基肥
萝卜要着重基肥,辅以追肥。在施肥上应避免偏施氮肥,重视磷、钾、硼肥施用。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火土肥75kg或硫酸钾15kg,过磷酸钙40~50kg,硼肥0.5kg。要求全层撒施,施后深翻入土,耙平做畦。施基肥时切不可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以免损伤幼苗的根系,影响产量。
5.3 播种
5.3.1 播种期
雪萝卜属秋种冬收品种,一般于9—10月播种,最好时期是白露前后。收获期为11月—次年2月。
5.3.2 播种量
雪萝卜属中大个型品种,每667m2用种量0.5~0.6kg。
5.3.3 播种方法
多采用穴播,每穴播种子5~7粒,并分散开。播种前先用清水或淡粪水浇足底水,播种后盖土约2cm厚。
5.3.4 种植密度
行距40cm,株距30cm,667m2播5000穴。
5.4 田间管理
5.4.1 间苗定苗
出苗后植株长到2片真叶时进行一次间苗,当植株具有5~6片真叶时按合理距离进行定苗,每穴留2~3苗。
5.4.2 中耕除草与培土
结合间苗、定苗进行中耕除草2次,第3次在萝卜封行前进行。中耕一般先深后浅,先近后远,并结合培土进行。
5.4.3 浇水
播种时要充分浇水促出苗,定苗后及时浇水促进返苗,莲座期浇水促进发根,肉质根生长期浇水促进肉质根膨大,防止糠心、裂根,提高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
5.4.4 追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肥要求以速效性的氮、钾肥为主。全生育期一般为3次追肥。第1次追肥通常在2~3片真叶展开时进行,每667m2追施尿素5kg,兑水淋施。第2次追肥在萝卜进入莲座期(5~7叶)时,以追施氮肥为主,配施钾肥,每667m2追施尿素10~15kg,硫酸钾4~5kg,或施用复合肥15~20kg。第3次追肥在萝卜进入肉质根生长盛期(露肩后),应以钾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每667m2追施硫酸钾10kg,尿素5kg。
6 病虫害防治
萝卜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黑腐病等,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黄曲条跳甲及地下害虫小地老虎等。萝卜采种期的病害,前期主要是霜霉病,后期是白锈病;虫害是蚜虫、菜青虫等。
6.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推广农业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配合使用化学防治,有效控制萝卜病虫为害。
6.2 防治方法
6.2.1 农业防治
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降低病虫源数量。
6.2.2 物理防治
设置黄板诱杀蚜虫:用30cm×20cm的黄板,按照 30~40块/667m2的密度,挂在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诱杀蚜虫,一般7~10d 重涂1次机油。
6.2.3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应用生物源农药防治害虫;限制农药使用,减少对天敌的伤害。
6.2.4 化学防治
加强病虫害发生动态的监测与预报,适时用药以提高防治效果。按GB4285 和 GB/T8321(所有部分)等标准合理选用农药和施用浓度,严格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和施用次数。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6.3 主要病虫害防治
6.3.1 病害防治
6.3.1.1 霜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采种株的叶、花薹、花梗及种荚。在发病初期或出现中心病株时,用70%代森锰锌 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600倍液喷雾防治。药应喷在叶背面,要仔细、均匀。
6.3.1.2 软腐病
病原为一种细菌,多在肉质根膨大期开始发病。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及其它食叶害虫,减少伤口。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 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注意喷在接近地表的叶柄和茎基处。
6.3.1.3 黑腐病
病原为一种细菌,主要危害叶片和根茎。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 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防治。
6.3.1.4 病毒病
萝卜的各生长期均有发生,以萝卜幼苗期最易感病。及时防治蚜虫,避免蚜虫传播病毒,在发病初期可叶面喷施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Π号乳剂1000倍液防治。
6.3.1.5 白锈病
发病时,用80%代森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6.3.2 虫害防治
6.3.2.1 菜青虫、小菜蛾、菜螟、黄曲条跳甲
主要危害叶片,在苗期要加强田间检查,如发现有虫,用5%定虫隆(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或5%氟虫腈(锐劲特)1500倍液,或2.5%多杀菌素(菜喜)1000倍液,或10%虫螨腈(除尽)2000倍液,或52.25%毒·氯氰(农地乐)2000倍液进喷雾防治。
6.3.2.2 蚜虫
出苗后每隔5~7d喷药1次,共喷2~3次。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6.3.2.3 小地老虎
用80%敌百虫、80%敌敌畏、50%辛硫磷、21%灭杀毙(增效氰·马)等灌根防治,根据使用说明正确使用剂量。
7 收获
一般以肉质根充分肥大后为收获适期。
8 灌阳雪萝卜制种技术
8.1 田间管理
8.1.1 种株的严选与处理
在冬季萝卜收获时,选气候温暖的天气,在田间选择无病虫植株,植株的叶丛、叶形、叶片颜色及叶脉色泽等具有所选品种典型性状,肉质根形状、皮色、肉色符合本品种特性,肉质根大小巧玲珑个头适中的成株。将成株的叶子留7~10cm长切断,肉质根除去下部1/3,在室内存放2~3d,待伤口愈合后,移地栽植。
8.1.2 整地、施肥
萝卜采种畦与栽培畦一样。移栽前深翻土地20~30cm,结合整地每667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火土肥50kg、过磷酸钙40~50kg。
8.1.3 定植
萝卜的天然杂交率很高,定植时,采种区与其它萝卜属植物最少隔离1500m以上。株行距40~50cm×50cm。
8.1.4 肥水管理
种株栽植后随即浇水,过6~8d新根长出后浇1次水,以后地表见干再浇1~2次水,然后中耕保墒蹲苗。当种株长到将近开花时再浇水,并追肥1次,每667m2施尿素10kg左右。以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萝卜具有边开花边分枝生长的特点,如果肥水供应不足分枝就减少,降低种子产量。进入盛花期,天气若干旱,每隔5~7d浇水1次,共浇3次水,并结合追肥1~2次,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开花旺盛。到绿荚期末可停止浇水。在盛花期用0.2%硼砂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有利于籽粒饱满,增产效果显著。
8.1.5 上插打顶
种株主枝长到20cm时,每株用一根竹竿上插防倒伏。开花后,将种株的主枝和侧枝进行摘心打顶,促使各侧枝花期相近,种子成熟期相近。
8.2 采种
立夏前后,种荚黄熟,应及时收获,防止遇雨后种子在荚内发芽。脱粒后清除杂质、风干、包装,入库贮藏。每667m2可收种子80~100kg。
9 生产档案
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对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及生产技術、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等事项进行如实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