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县长海子水库湿地汇水区防护林营造设计
2017-05-28石发鑫张波
石发鑫+张波
摘 要:位于鸭嘴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的木里县长海子水库湿地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工程建设,在湿地汇水区可视范围宜林荒地内营造水土保持林。
关键词:长海子湿地;防护林营造;设计
中图分类号:S72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25
為了有效地保护木里县长海子湿地及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在湿地汇水区可视范围宜林荒地内营造水土保持林80hm2,营造树种为高山柳。
1 项目概况
木里县长海子(又名寸冬海子)水库湿地位于木里藏族自治县县城西北部康坞牧场与牙马毡村之间的深山中,湿地距县城35km。海拔3630m,为典型高原浅水湖泊型湿地,长约2000m,宽约1300m,最大水深5m,湖水面积约3km2。湿地呈南北走向,四面环山,山上森林茂密,绿草成茵,牦牛成群、环境清幽。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各具特色。该湿地地处鸭嘴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木里藏族自治县乔瓦镇。
长海子水库湿地所在地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生态地理区划中位于东亚大区、东亚常绿阔叶林亚区、东亚常绿阔叶林生物群区与西部山地常绿阔叶林生物群区交界地带,周边植物区系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喜玛拉雅植物亚区中的云贵高原省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和保存较为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该区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1]。
2 设计依据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2—2001);
《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
《四川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51/T705—2007);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国家林业局2016年5月4日。
3 内容与规模
长海子水库湿地汇水区内部分海拔相对较低的宜林荒地,人工造林80hm2。
4 造林技术方案
4.1 立地类型划分
根据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主要依据和系统,本规划设计造林地划分为高山带阴坡山地棕色针叶林土立地类型和阳坡山地棕壤立地类型。详见下表。
4.2 造林类型
依据造林立地类型和所选择的造林树种,人工造林共设计1个造林类型:10高山柳,株行距3m×3m,初植密度1110株/hm2。
配置方式:品字型配置。
造林类型详见表2。
4.3 林种设计
本项目设计林种均为水源涵养林。
4.4 造林树种选择
根据长海子水库湿地周边拟造林地立地条件、环境特点及当地民风民俗和村民意愿,确定本项目造林树种为高山柳。
4.5 主要造林技术措施
4.5.1 整地
整地:严格按照小班造林施工设计,严格执行《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16),整地时,要保护好原生乔、灌木植被,防止因整地造成的水土流失。整地应在造林前2~3个月进行,采用穴状整地,整地时要清除栽植穴内的石块、树根。
整地规格:0.5m×0.5m×0.4m,种植穴为品字型配置。
4.5.2 栽植
4.5.2.1 栽植时间
待第一场透雨下过后即可造林,原则上造林最迟应在7月底前完成。
4.5.2.2 栽植方法
先将苗木根部打泥浆后,用木制或竹制植苗筐运苗上山,单株正放到定植坑穴中,扶正苗回填定植坑穴两侧的死地被物和表土适量,保证苗木根颈处低于坑穴表面2~3cm;踏实盖土,灌足定根水。
4.5.2.3 保水剂使用方法
保水剂选用“安信牌农林保水剂”,每株施20g。在栽植苗木时,待填第一次土踩实后,将保水剂均匀撒于苗根周围,再按栽植苗木技术要求回填土壤。
4.5.2.4 补植
对水土保持林成活率低于85%的造林地必须进行补植。补植于造林当年秋末冬初进行成活率调查,计算出各小班及各树种需补植的用苗量,根据气候情况于次年及时搞好补植工作。补植苗木种类、苗木规格、整地方法、栽植方法与初次造林时相同。
4.5.2.5 幼林抚育
及时清杂草和松土,消除杂草与树木对水肥的竞争,并通过除草松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墒能力。栽植当年除草松土宜在10月份进行。之后,于每年6月初进行1次抚育除草。抚育除草应在晴天进行,6月除草掌握“除小、除早、除了”的原则。
4.5.2.6 幼林施肥
幼林施肥是促进树木生长的重要措施。造林次年,结合6月除草松土,对水土保持林幼树施追肥。水土保持林自造林第2年起,每年于6月除草后施肥,连续进行2a,共2次。
4.5.2.7 幼林管护
加强管护是确保植被恢复绿化造林成效的重要环节。保护站安排一个专职管护人员。并订立护林村规民约,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搞好管护工作。
5 种苗设计
5.1 造林苗木需要量测算
根据项目区造林设计造林规模,初植密度,苗木运输损失及造林成活难易的补植用苗量(按15%计)等测算造林苗木需要量。
经测算,项目区造林共需要造林苗木89355株。其中,初植需要苗木77700株,补植需要苗木11655株。
5.2 造林苗木来源
苗木由保护站统一组织采购。原则上,实生苗采用就地育苗或当地就近的苗圃出苗为主。
5.3 苗木质量要求
二年生木质化程度达50cm以上的高山柳出圃壮苗。
5.4 种苗出圃及苗木调运要求
出圃苗木必须有出圃标签,检验证、检疫证。苗木供应实行《苗木供应单》和《苗木发放单》制。从起苗、运输到栽植均要保护好苗木根系。苗木出圃到栽植不应超过3d。
5.5 假植
苗木定植前要求在距造林小班小于20m的地方挖水平沟,要求:水平沟“宽×深=30cm×10cm”,将苗木拆散打浆后均匀地假植在水平沟中,注意苗木假植不宜过厚过深;假植地要用枝丫搭棚遮阴,适时给假植苗木灌水,专人管理。
参考文献
[1] 曾衍俊,罗晓波,胡涛.四川木里鸭咀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Z].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