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秸秆还田的方法及作用效果
2017-05-28陈闯闫璇玲
陈闯+闫璇玲
摘 要:简要介绍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实施方法,阐述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作用效果。
关键词:秸秆还田;方法;作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13
目前我国仍是玉米种植大国,每年的玉米秸秆产量大约在6亿t左右。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是利用机械把秸秆粉碎后,通过机械将秸秆施入土壤当中或是直接施在地表的一种农业措施。有研究指出,玉米秸秆还田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循环。玉米秸秆还田有效的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改善了农产品的品质,提高作物产量,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良性调整。
1 玉米秸秆的还田方法
目前在农业生产中比较常用的秸秆还田方法主要有秸秆直接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田及牲畜垫圈还田等。其中,直接还田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其主要包括粉碎还田、整株还田、免耕还田。
1.1 秸秆粉碎还田
秸秆粉碎还田是指利用机械将秸秆粉碎至1~5cm的大小,然后将粉碎后的秸秆均匀的施入地表,再结合旋耕机械将秸秆翻埋至耕作层,让其在土壤中慢慢腐解。在旱作农区,秸秆粉碎还田是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1.2 秸秆整株还田
玉米整株还田技术是在玉米收获后将秸秆铺放于垄沟中,使用单铧深耕犁压实垄沟中的秸秆。整株还田技术是站在粉碎还田技术基础上改进而来,大大的减少了作业成本,不仅操作简便且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1.3 秸稈覆盖免耕播种
秸秆覆盖免耕还田就是将前茬玉米秸秆直接覆盖在土壤表层以达到蓄水保墒目的的一项秸秆还田技术。免耕播种是一项重要的保护性工作。春耕时直接在秸秆覆盖的地表上开沟、施肥、播种等工作,有效的减少农机农械进地次数,能有效地保墒抢农时。
2 玉米秸秆还田的作用与效果
2.1 培肥地力
研究指出玉米秸秆还田后可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一次来改变土壤腐殖质的组成,提高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多年的连续试验表明,玉米秸秆还田的土壤较之未还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可提高0.09%~0.15%,土壤孔隙度可增加3%~6%,土壤容重降至0.04~0.05g/cm3。
2.2 恢复地力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会使土壤透气透水性增强、溶质减少,从而增强了土壤抗旱保墒的能力。研究表明,玉米秸秆可使耕层土壤的水分含量提高1.11%,20~24cm土层的水分含量提高1.57%。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可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提高低温。玉米秸秆腐熟后,可提高土壤当中阳离子的交换量,加大土壤孔隙度,增强团粒结构,保持土壤质地疏松,减轻土壤板结的现象。
2.3 减少劳作
不论是使用机械将秸秆直接还田还是免耕还田,这都较常规收获秸秆的工作省去了繁忙的人工劳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标。
2.4 增产增收
如果秸秆还田不配施化肥,其增产效果较秸秆配施化肥会稍差一些,但伴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会逐渐得到改善,土壤质地会逐渐变好,作物的增产效果会逐渐明显。有研究指出,玉米秸秆连续还田2~3a,作物会平均增产10%左右。
2.5 保护环境
当前,秸秆焚烧问题已经成为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秸秆焚烧既会造成大气污染,有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秸秆还田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 结语
当前由于人们粗放的生产方式已经造成了耕地质量的下降,当务之急是充分发挥现有土地资源的优势,改变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和不正确的耕作制度,实现耕地的用样结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秸秆还田能解决田间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和危害,又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因此,应加大力度去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让秸秆还田技术真正的服务于农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