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沿海平原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控制

2017-05-27成标

魅力中国 2016年38期
关键词:平整度沥青混凝土路面

成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出行时对公路平整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出行者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是我们工程人员必须面对的课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在江苏盐城的施工实践,在文中分析了影响沥青混凝土平整度的各种因素以及质量控制办法。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沿海平原;控制措施

出行人员评价公路施工质量的重要参数就是平整度,因此处理好平整度问题是交通工程建设中不可逾越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作为S234省道建湖东段改扩建工程(BT)建设项目的工程技术主要负责人,结合施工实际,对影响沿海平原地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原因进行分析,并将项目部采取的相应对策分享给大家,为提高公路的平整度共同努力。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概述

透水性小、水稳定好、耐久性高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最主要特点,在实际运行中具有较强的抵抗自然因素的能力,逐渐成为适合车辆行驶的一种高级路面,人们乘车在高速路上行驶,平整度不仅可以直接反映高速公路通车后的整体效果,而且是对高速公路使用品质与行车舒适性的最直接的外观指标。为了进一步提高行车速度、安全、舒适性和降低运输成本,在充分发挥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本身的优点之外,现场施工技术从混合料的拌和到摊铺碾压成型,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细致的工作。

二、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

1、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路基不均匀沉降往往伴有不均匀变形,随着车辆的反复荷载作用,公路路面也随之变形,一旦变形达到一定值,就会造成路面的纵向或横向的裂纹。究其原因,情况较复杂,如路基填料质量控制不好,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不能使用的垃圾填筑或采用高液限粘土都会引起路基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沉降。在笔者参与的工程实际施工中,半挖半填路基较多,对于路基的接合部分处理不当、路基的压实不足,路面完成后就会出现沉陷和裂缝。加上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大,施工单位力量不够,未能按规范要求挖台阶一样会造成路基在填料接缝接合部分产生裂缝和沉降。路基防护排水系统不完善、水流不畅也会引起路基变形破坏。

2、路面施工操作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一是材质问题。包括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合理和拌合不均匀等因素。如果使用沥青混合料运输设备不配套或司机技术较差时,会撞击摊铺机,使机身后移,形成台阶。二是碾压和接缝处理问题。选择碾压机具、碾压温度、速度、路线、次序等都关系着路面面层的平整度。接缝处理不好常容易产生的缺陷是接缝处下凹或凸起,以及由于接缝压实度不够和结合强度不足而产生裂纹甚至松散。三是摊铺工艺问题。摊铺机基准线控制不当,摊铺速度快慢不均,摊铺机在操作中猛烈起步和紧急制动以及供料系统忽快忽慢,这些都会造成面层的不平整和波浪;同时摊铺机性能的好坏对摊铺平整度影响也很大。

3、桥头、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的跳车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由于压实机械的作业面狭小使压实不到位,通车后容易引起路基的压缩沉降;台背路基填料和台身刚度差较大,也会造成沉降不均匀。在桥(涵)与路基接合处,常会产生细小收缩裂缝,雨水涌入后,使路基产生病害,导致该处路基发生沉降;桥梁伸缩缝在造型和施工考虑不周和处理不当同样会发生沉降不良后果。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措施

因为笔者在里下河地区施工,对其他施工工艺及控制措施不再赘笔,仅结合沿海地区地质地貌,浅探以下控制措施。

1、技术措施

1)软土地基的处理

沿海地区施工中常常会有多段软土地基,对于路基高度不高,软土层或淤泥层比较薄的地段,采用砂垫层、置换填土、反压护道、抛石挤淤的方法处理,以增强路基;对于排水地基,根据实地情况,采用砂垫层法、袋装沙井法、砂桩、塑料板排水法及置换填土来处理;对于软土地基或湿陷性黄土地区比较复杂的地基情况,采用垫隔土工布、碎石桩、加固土桩及强夯的办法处理;对于软土路堤的处理,采用了垫隔覆盖土工布、增设土工格室、土工格栅等办法。

2)排水设施的完善

由于里下河地区雨水充沛,地下水丰富,排水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一般路段,路基排水沟渠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要注意防渗、防冲,采取加固及防止渗漏措施;截水沟应设在离堑顶边缘以外不少于10m的地方,断面不宜过大,沟底纵坡宜在0.5%-2.0%之间,在填挖交界处引出边沟水时,注意出水口的加固。在垭口、深路堑、高路堤、滑坡、陷穴等地段,可用挖鱼鳞坑、水平沟、种草、植树等方法对坡面径流进行调治与防护;在冲沟头植树,防止冲沟溯源侵蝕,危害路基;布设在沟谷的路线,在沟谷中筑坝淤地,并保护路基坡脚不受水的冲刷破坏。

3)桥头、涵洞两端伸缩防治措施

如何使桥头、涵洞两端伸缩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影响,在建设中采取了以下处理措施:一是地基加固处理。首先采用插塑料板、袋装沙井的超载预压等方法进行排水加固,其次根据填方路提的压力计算,采用喷粉桩、挤密桩进行加固处理;湿陷性黄土要做好防排水设计,采用强夯等办法进行加固。二是桥头设计过渡段。在一定长度范围内铺设过渡性路面或者设置搭板,这样可以使在柔性结构路段产生的较大沉降通过过渡段至桥涵结构物上,车辆行驶就不至于产生跳车。三是选择台背填料。在挖方地段的台背回填部位,场地窄小,可选用当地的石渣、砂砾等优质填料;在高填方的拱涵及涵洞与侧墙的相接部位,尽量选用内摩擦角大的填料。四是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在施工时必须注意填料土压的平衡,不发生偏移,以免造成工程事故。

2、管理措施

1)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要加强对混合料水泥剂量的检测,加强对施工基准线的检查工作,发现有掉线、掉桩等现象应及时进行恢复,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平整度的影响。

2)严格控制基层施工平整度。施工中使用3M直尺进行平整度控制,在碾压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检测,发现读数大于规范值的断面应用人工立即将表面刨松整平后再次碾压,如因掉线、掉桩等原因导致的不平整,应在碾压开始前就进行处理。

3)加强养护工作。养护可采用洒水养护或覆盖真空薄膜进行养护,在234省道工程中发现使用真空膜养护要优于洒水养护,养护过程中不会对基层顶面进行破坏,一般覆盖前如表面水分丧失过快,可少量补水后再立即覆盖;养护三至四天后揭开薄膜喷洒乳化沥青透层继续养护,喷洒前要清洁基层顶面,不得留有松散的灰土、沙尘,并洒水湿润

4)严格交通管制。底基层在施工后至上层施工前必须完全封闭交通,禁止车辆通行,下基层和上基层摊铺3到4天内必须完全封闭交通养护,摊铺7天内必须严禁重车行驶,否则会对结构层造成严重损害。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是施工水平的综合反映,对于里下河地区特殊地质情况,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施工控制更加复杂,因此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施工工艺,寻求恰当的施工控制措施,才能保证路面平整度,进而提高路面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黎新才. 沥青路面平整度在施工中的控制[J]. 中国建设信息,2010(5):60-61.

[2]王志国. 沥青路面平整度控制浅析[J]. 交通建设与管理,2011(4):104-105.

[3]刘保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平整度的控制[J].科学之友(B版),2005,(05)

猜你喜欢

平整度沥青混凝土路面
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技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
路面上的新科技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浅谈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层的施工与探讨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大决心
浅析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
路基路面平整度测试及技术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