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精神在学前教育中融合策略
2017-05-27樊静
樊静
(山东省利津县北宋镇中心幼儿园,山东东营,257438)
摘 要:游戏是幼儿特有的活动方式,游戏中蕴含的自由、幻想、愉悦和体验的精神特质,契合幼儿的成长规律,体现了幼儿内在生命的价值诉求。在学前教育中,将游戏精神有机融合其中,将能激发幼儿创造的才能,满足其探索的需求,使学前教育真正深入到幼儿内心与生活,为幼儿成长提供保障,促进幼儿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游戏精神 学前教育 融合策略
学前教育是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对3~6岁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它是教育系统中的首要环节。我国学前教育理论中,很早就有关于游戏精神的研究。游戏精神是儿童心灵与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它贯穿幼儿学前教育的灵魂,也是审视和评判幼儿学前教育质量的一把标尺。如何在学前教育中,顺应儿童爱玩的天性,将游戏精神融合其中,一直都是學前教育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游戏精神内涵解析
孔子提倡“游于艺”,就是说学习时要劳逸结合,具有轻松自由的一种精祌状态,庄子强调“逍遥游”是指自由不受约束,是游于道的一种自由与愉悦之精神。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说:“人的游戏活动玩味着某种东西。”这某种东西表达的正是所谓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重在解释“怎样的精神”,而不是“怎样的游戏”游戏精神和游戏态度,其让教师和学生摆脱了以往与纯粹劳动等值的课程知识对人的身心的束缚,让教师和学生既享受了学习的艰辛,又享受了休闲(娱乐)的轻松。
二、学前教育中以游戏精神观照学前教育的作用
幼儿对游戏的感情较为深刻。通过游戏的过程,幼儿可以更好地感知世界,更好地完成成长的过程。游戏对幼儿有着足够的吸引力,它不仅体现在形式上,同样也是游戏自身的精神品格所展现出来的魅力。以游戏精神来观照学前教育,能够明确价值取向并且使幼儿更好地融入精神世界。
(一)改变教育目的
游戏精神的研究过程可以帮助学前教育从简单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幼儿的精神方向进行转换,同时教育的目的能够通过现场的文化向更深层次的精神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单纯地从认知角度出发,同时也影响着幼儿在精神方面的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幼儿精神层面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正确价值观。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只能让幼儿的记忆停留在浅层的表面,没有深入到内心,所以无法更好地培养精神品质。因此,学前教育应该对心灵的成长给予足够的重视与观照,并且及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通过游戏精神的提倡,对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储备与精神成长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当前功利性较强的教育模式,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游戏精神就是重视学前教育向着自由化的方向发展,能够及时地转变良好的教育模式,传统的封闭式教育对于幼儿的个体性发展来说,扼杀了幼儿原有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常处于被动的状态,无法锻炼他们的积极探索意识以及热爱生活的品质。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只有注重人性化的观念指导教育,重视观照游戏精神,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观念的实际转换,充分尊重幼儿的自由发展,专注以引导、合作的方式来参与学前教育的过程,调动起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意识,并且全面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在学前教育中融合游戏精神的策略
(一)将游戏精神渗透到学前教育理念中
应把幼儿游戏理念放在学前教育的重要位置,引导幼儿教师正确认识“幼儿园游戏”的内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游戏是幼儿的生存方式,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教育性游戏。要改变教师导演游戏的顽固习惯,改变儿童被动游戏的局面,使幼儿园的游戏达到愉悦性与教育性的高度统一,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教师口头重视而行动轻视游戏的现状。
(二)让自由和规则相互渗透
自由作为生命的内在要求,是人最基本的天性。人的自由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应该体现参与者的自由性。因此,在学前教育中,一方面应给予幼儿自由,另一方面也应帮助幼儿学习规则。首先,自由是游戏中的其他精神品质得以迸发的源泉,也是幼儿最为宝贵的财富,教育应重视幼儿的这笔财富,不要让其他的因素将其压制。游戏是自由的,幼儿在自由的游戏中得以成长和发展。其次,教育从其本身属性来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需要成人和幼儿共同去遵守。教师应学会不断地引领幼儿的规则意识,最终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游戏的类型各异、形式自由,它既可以通过活动中的外显形式被人感知,同时,也可以伴随着游戏者内心的活动而存在,因此,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已经跨越了单纯的玩的范围,而是升华为内在天性的解放,是幼儿生命的本真存在。幼儿在游戏的创造和体验中寻得了一个远大于现实的世界,也在不断的体验和探索中认识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蕴含在游戏中的精神,更是充满自由、幻想、快乐和体验的,幼儿的游戏精神伴随人的生命而存在,见证着生命的成熟,其中的诸多要素与体验,只有游戏中人才能真正领会,而这领会之人也需要有孩童之心、孩童之眼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深入幼儿的游戏世界,去探索属于那个世界的奥秘。
(三)以幼儿为本创设外部环境
游戏精神倡导以自由为主,主要是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场地,他们的学习行为以及目标等都在这个特定的年龄阶段有着一定的特色。幼儿在这一时期自主选择的能力比较弱,但是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学习才能积累到丰富的经验,才能获得较大空间的进步与成长,所以,幼儿教师应该重视外部环境的创设,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发展的学习情境,通过不同的学习内容,来塑造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行为。
(四)在学前教育组织中融合游戏精神
游戏组织形式与活动形式是操作层面对新颖游戏理论的再现,在实践中可以尝试合作游戏的开发,相同年龄班的幼儿打破班级的空间约束,在平行班活动室内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游戏方式。这样做不但小朋友认识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增加了交往的频率与范围,而且增加了自由度,拓展了游戏空间,培养了自主性和责任心。同时也可以开发多年龄段交往游戏,全体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由选择游戏的机会,这样做能为孩子构建更为立体的交往空间,他们能多层面体验人际关系,多层面地了解自己的角色,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形成相应的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体现出自由、体验以及创造力十足的游戏精神。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应以生为本,积极采取有效策略,以游戏精神来观照幼儿教育,将学习与游戏联系到一起,通过解析游戏的内在灵魂与核心内容,培养幼儿自由、轻松且富有创造性的精神,从而真正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雅凤.游戏精神观照学前教育:从意蕴到行动[J].学周刊,2017,(04):199-200.
[2]姜娟芳.幼儿园游戏精神的偏离与回归路径探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0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