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消防工程性能化设计运用
2017-05-27赵定安
赵定安
摘 要:传统式的防火设计方式,主要是运用现有的行为规定,叫作“处方式”的设计。它要求是在建筑物下的某个部位、某个方面和某个系统去进行主动式或被动式的防火灾要求计划。本文就从旧式防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手,运用消防工程中性能化设计,来完善工程安全性。
关键词:消防工程 性能化设计 火灾隐患 优势
1、传统式消防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防火设计规定又叫作“处方”式规定。目前,设计者只需要按现有规定进行,就被认为该项建筑的防火是安全的。该项设计方式具有一些的实效性,但由于旧式的消防设计中的思想是按照建设来分类,对建设的防火级别、防火分布、安全疏离、消防供水、防烟雾和警报等各方面来保障建筑消防安全,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局限性。
2、消防性能化设计的理论
消防的每个环节也很快要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简单的强调某个环节根本不能保护整个建筑体的安全,因此急切地需要建设一种更安全、合适的新型建设的防火方式。个性化防火设计方案就是这样出现的,并逐渐成为许多国家消防课题的论述、研讨和发展的热门题目。以性能为基本的防火设计方案是建设在消防安全工程的基本之上的,一种新式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
3、消防工程性能化设计的运用
3.1制定消防安全目标
它都包含性能化的目标和标准两个方面。性能化目标是不同于建设本身的功能目标、社会目标与公民对建筑物所能提出的安全水平,来制订对应的性能要求。这种运用性能化设计,来制定消防安全目标要求运用量化指向建立一定的安全级别,制定出一套民众和国家都满意的一套标准;建筑者所针对一些具体的消防设备或消防系统,去进行具体的参数设定。例如:防火建设中的一些数值,它们全都可以在未来的防火设计中作为建设参数来使用。
3.2建立有效的火灾场景
该部分涉及一些建筑物防火设计的主要方面如火灾源头、火灾荷载以及可燃物的类别等,这里都是防火的技术条件。它的工作量繁重,必须有数据库系统来帮助,而且数据必须具有真实可靠性。在建立火灾场景时,我们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3.3提出和评价设计方案
这一方面对设计人员采用的设计方式进行分理、评价。主要是帮助和证明所拟的采用方式的有效性和合适性,确定达到的安全级别。这些评估包含对建筑物的火灾发生、排烟、人员疏离、报警、火灾救助等多个方面。目前常用的评估方式包含等式分析、相关分析、实验分析以及用在工程分析和计算火灾预计模型和程度,通過这些方法方式可以得出建筑物的综合安全级别。当所提出的建筑物消防设计等级满足不了人的需要时,必须重新做修改设计。
3.4判定重大火灾隐患
目前在我国一般很难判断出重大隐患与一般火灾隐患区别。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主要依据《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但是火灾隐患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必须要多方位地考虑其中的因素,再来进行判断,确定隐患的影响程度,仅仅用一部规范明显不太科学。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情况都不同,也很难考虑重伤人员情况,但是各地普遍认同人员伤亡的数量。因此,我们提出“隐患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火灾时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作为判定标准来判定重大火灾隐患。据统计资料表明,建筑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主要因素是令人窒息的有毒烟气。在性能化防火分析中,对人员安全疏散分析的性能判定标准为:火灾发展到致使环境条件达到人体耐受极限的时间必须大于从火灾发生到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所用的时间。因此,通过建筑场所内危害性最大的火灾场景的人员安全疏散分析与烟气模拟分析,比较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和必需安全疏散时间,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利用火灾模拟软件统计得出还没疏散出安全区域的人数即预期死亡人数,以此来判定建筑物是否存在重大火灾隐患。
3.5运用性能化设计的优势整改火灾隐患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火灾危险性性能化评估,如果评估结果表明未能达到预期的消防安全性能要求,则应采取相应的整改对策。在考虑建筑已有设施的防火性能基础上,确定建筑物应采取的防火措施需要达到的性能要求,同时对整改措施进行经济性、合理性的分析,从经济—消防安全投入的系统观点,回避单纯一味的那些即使该整改而不整改的“单边”整改方案,不断发现和删除受限的整改约束条件,最终敲定隐患整改性能化设计方案。筛选整改方案是为了达到消除火灾隐患的目标,承险人和设计人员经技术论证一致同意的方案比单方同意选取的整改方案更容易行得通,成本投入低的方案比成本投入高的方案更容易让整改单位决策人接受。同时,技术论证时注意运用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分析建筑火灾隐患整改的约束条件。
3.6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性能化设计需要保证火灾时系统正常运行,因此在职责明确、巡查频次、人员配备数量、装备器材配备数量、灭火疏散逃生演练次数等方面要制定更加严格的人防、技防、物防措施,不断优化消防系统安全。
4、结语
综上所述,性能化消防设计已成为世界性消防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火灾科学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运用性能化设计理念,做好消防设计、隐患整改、消防管理等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引擎,张向阳,李磊,刘文利,肖泽南.建筑防火安全的新思维——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发展历程[J].建筑科学,2013,11: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