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交媒介依赖成因及影响浅析

2017-05-27倪威君焦雨虹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微信

倪威君+焦雨虹

内容摘要:随着社交媒介的发展,它和我们的生活变的越来越紧密,但是通过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介所形成的连接,并没有把我们连接的更紧密,相反,我们沉溺于线上的交流,而忽略现实间的彼此。其对人的异化现象,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笔者通过文献分析、对大学生的访谈,了解大学生对社交媒介依赖的现状,随后探讨了社交媒介依赖的成因,以及及产生对人际关系、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等产生的影响,从而探讨如何消解社交媒介对人的异化作用,使得社交媒介真正的达成它的初衷——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关键词:社交媒介 依赖 微信 以人为本

一、大学生社交媒介依赖现状

我们都应该熟悉这个景象,家人团圆,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微信、微博;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们在网上聊天。这一现象随着社交媒介不断渗透进我们的生活而变得稀松平常。

针对大学生的微信使用情况,有学者做了专门的研究调查。例如王玲宁在《采纳、接触和依赖: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通过对上海市松江大学城的在读全日制本科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显示,微信采纳率高达99.3%。笔者访谈的5位大学生,全部都是微信的忠實用户。对于微信的使用频率和时长,访谈对象中的4位都给出了“几乎一直在用微信”这样的评价,剩下一位采访对象给出了每天大约会和十几人通过微信沟通,但是和他们在来来回回的信息中花了多少时间,她说多到无法估计。另外,根据笔者观察,在访谈的过程中,访谈对象也会时不时的查看微信,或者回复消息,几乎每十几分钟,访谈对象至少看一次微信,无一例外。此外,当笔者问到他们“是否会在上课时使用微信时”,所有人的答案都是会,其中一位访谈者表示:“如果老师不盯着我,我大概10分钟就会看一次微信。”

大学生对社交媒介的依赖有可能已远超我们的想象,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微信,不管在课堂上、聚会中还是走路时。笔者的受访者甚至表示,不让她使用微信,就等于让她“人间蒸发”;别人不回微信消息让他们焦虑甚至生气;相比起面对面或是打电话的交流,大学生们更喜欢微信的文本交流方式。在大学生们对社交媒介如此依赖的背景下,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其成因以及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二、大学生社交媒介依赖成因

1、使用与满足

首先,社交媒介满足了大学生对信息获取的需求。像微信这样以人和人的关系为基础的社交媒介,它既有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传播,又有点对面的大众传播。微信的即时聊天功能具有人际传播的特性,通过这种线上的交流,能满足大学生获取周围人动向的需求。而像微信公众号所做的就是点对面的大众传播,同时相较于传统的媒体,它又有互动性、即时性、便捷性的特点,更受大学生青睐。

其次,它满足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维护和拓展的需求。即时通讯,是微信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功能。又因其庞大的用户群,让人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你的家人、朋友、同学等等也都在用微信,通过微信,你能轻易联系到所有人。线下的社交关系似乎都被搬到了网上,构建成了线上的社交网络,并且对于维护和拓展社交关系而言,这种线上的模式,比线下要更容易,要付出的成本也更低。比如,我们能通过微信随时随地聊天了,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朋友圈的内容点赞更是一个轻松到几乎什么也不用话费任何成本的社交行为,但是却能维护和巩固人际关系。

最后,社交媒介还满足了大学生自我表达与认同的需求。许多的大学生喜欢在朋友圈发布自己的生活点滴,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现实世界里,有可能这种自我表达并不容易,有时你很难找到一个舞台以及观众去说这些,有时你想说,却没有人想听。但是朋友圈这样一个平台却第一次使得自我表达变得如此容易并且成本低廉。如果你想表达,你要做的仅仅只是掏出你的智能手机,打开你的微信就好了,朋友圈早已为我们建设好了一个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虚拟舞台。同时,借助于朋友圈,我们也更容易得知观众的反馈,点赞和留言都能给我们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此外,朋友圈不仅让表达者的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了,也让观众的反馈变得更容易了,我们不再需要绞尽脑汁的回复了,一个“赞”也能有相似的效果,并且我们都不会“吝啬”给一个“赞”。

大学生们基于自身的需求去使用媒介的,并且在使用社交媒介的过程中,这些需求都得到了满足。相较于社交媒介,传统的社交方式显得更为复杂且毫无效率。社交媒介能够轻易的实现获取信息、人际关系的维护和拓展、自我表达与认同,大学生对其产生依赖也就不奇怪了。

2、媒介依赖

媒介依赖理论认为一种新的媒介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后,人就会与媒介之间形成一种依赖关系,这是一种具有双向性质的关系,受众与媒介之间相互依赖,受众通过使用媒介,依赖媒介的资源达成自我目标,而媒介也依赖于用户的使用,增长媒介所拥有的资源,最终完成与社会系统的互动。但其中较为强势的一方仍旧是媒介,它们主要从传播内容方面控制着人。就像尼葛洛庞帝所说的:“人们越是指望收到有用信息,只要他们还没有失望,他们的依赖性就强烈”。

如今,微信就是这样一个已经在社会中站稳了脚跟的新媒介,它的用户群如此巨大,高达8亿,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率更是高达99%。大学生使用者与微信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双向的依赖关系,微信依赖着用户产出更多的信息,吸引更多的用户,而用户依赖着微信获取更多的信息。在这样的关系中,微信还是处于比较强势的一方,微信满足了大学生对社交、对信息获取、对人际关系拓展维护的各种需求,微信暂时还没有让我们失望,到现在为止,我们暂时也还找不到一种比微信更好的社交媒介,只要媒介还没有让人们失望,人们对于媒介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强烈。

三、社交媒介依赖的弊端及应对策略

1、人与人交往方式的工具化

当我们拿着智能手机,看着微信时,我们是孤单的,但是收到的信号却告诉我们,我们和别人是同在的。我们因网络连接而同在,但是我们对彼此的期待却在削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亲密关系的构建,不再是依靠面对面的交流,而是靠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介进行。更为严重的是,现如今的大学生们已经习惯于此。微信提供了一种比真实生活简单得多的社会关系,许多方面变得简化,有时候甚至不需要真正的交流,一个毫无意义的“赞”,就代表了一次社交互动。也因为微信这样的线上交流模式入侵线下生活,总是彼此连接在一起,大学生很难真正拥有“独处”的时间,甚至失去了“独处”的能力。大学生们还能面对面的坐下来,但是已经无法给予彼此全部的注意力,并且他们对彼此也不再抱有这种期待。我不在乎你是不是只和我在聊天,甚至我不在乎你是不是认真的在和我聊天,因为我也在聊天中处理着很多的事情。就像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所提到的,学生们开始把人视作实用性的客体去接近,并且只愿去接近那些有趣的、实用的和舒适的部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在被吞噬。就像马克思所说的,真正交往的需求不是对手段,而是对目的的需求,换言之,交往本身就应该是目的。

2、连接的弊端

大学生们越来越习惯于像微信那样窗口式的聊天生活,可以同时和好几个朋友聊天,聊天的同时干别的事。学生们把它视为高效,利用起了所有碎片化的时间。同时,大学生们也越来越习惯于把这种多任务化的模式应用于生活,并且对它有一种理想化的认识,赞颂那种能够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优点,感觉那就是未来所需。但是就像你在上课时候使用微信,就无法好好专心听讲一样,同一时间处理多项任务,这一做法对完成各种事情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在线阅读过程中,人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去浏览微信上的信息,去刷刷淘宝和一些视频网站,从而最终导致阅读中断。连接,好像让人们无所不能,但是如今的大学生们好像有点控制不住自己了。

人并非机器,无法那么完美的做到多任务处理。科技带来的高生活节奏让人们疲惫不堪,人们考虑通过更新、更高效的技术把我们从中解救出来。但是新的技术设备却带来更大的信息量和传播速率。当技术宣称要解放我们时,反而绑架了我们。连接技术曾经许诺多给我们一点时间,但是随着移动电话和智能手机侵蚀了工作和休闲之间的界限,时间变得不够用了,只要有片刻的空闲,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去检查的微信,连接远方的朋友,传递你想表达的信息。效率提高了吗?时间节省了吗?也许吧。但是你独处和停下来的时间变少了。我们用不断变化的关系填满我们的生活,拒绝独自思考和梦想,忙到精疲力竭,我们做了一场新的浮士德式的交易。

3、应對策略——线上关系拓展到线下活动

人们不会放弃互联网,也不可能一下子戒掉手机,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当代大学生们,但是我们也不能只看到科技好的一面,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我们浑然不觉的慢慢成为了科技的奴仆。我们才是决定怎样利用科技的那个人,我们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彰显人的主体性,带着自我反思的精神向前发展和进步,承认局限性,然后停下来修正,再出发。

要消解社交媒介对人带来的异化,首要原则还是要以人为本,增强人们线上交往的主体性。我们发明社交软件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那社交媒介做到了吗?它做到了一部分,人与人的线上关系无疑是被加强的,但是这只是一种“弱连接”。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仅仅停留在这种“弱连接”,并把这种“弱连接”就定义为亲密关系了。但是人和人的面对面交流才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我们应该把这种线上的亲密关系拓展到线下,我们要正视人类交流的独特性,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我们才能回到真实的世界,才会明白真正的亲密关系是怎么样的,才会明白生命的真正含义,理解父母和家庭的含义,理解成年人之间爱的含义,我们才不会让虚拟世界把我们带走。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微信
微信
微信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