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调课堂管控打造神圣课堂

2017-05-27陈娟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神圣管控途径

陈娟

内容摘要:堂管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工、教务、宿管多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其中,“课堂外途径”是课堂管控是否有效、是否长效的基本保证与“战略性”途径,是衡量辅导员、班主任、宿管员班风建设、工作实绩的试金石;“课堂内途径”是直接产生课堂管控效果的局部“战术性”途径,是衡量科任教师个人能力、个人魅力的试金石。课堂管控的“战术性”成果催生名师,“战略性”成果催生名校,只有战略战术双赢,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打造具有教学实效的神圣课堂。

关键词:课堂管控 神圣课堂

一、强调课堂管控,打造神圣课堂的重要意义

与作为精神洗礼场所的教堂、寺院相似,课堂同样是神圣的地方。严守课堂规范,强化课堂管理,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必要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契约精神和公民素质的必要途径。

鉴于高职院校学生在其中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等习惯,而且受师长、同学批评、指责较多,对学习丧失信心,对教师、课堂、学校丧失好感;导致在部分学生心中课堂神圣的观念已荡然无存!这部分学生迟到、旷课、玩手机、睡觉......视课堂如无物,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学院最重要的主体是学生,最重要的场所是课堂,如何让教育回归本源,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对课堂的神圣感、敬畏感,在学生当中树立“神圣课堂”“课堂神圣 ”的理念,实现对课堂的科学管理,恢复课堂的应有功能与效率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位高职任课教师必须突破的现实问题。

二、打造神圣课堂的途径与操作

笔者认为,高职神圣课堂的打造是一项从整体到局部、从集体到个人的系统性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要能够真正体现并切实执行“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一根本原则。

(一)第一手——课堂外途径,主抓习惯养成

课堂外途径主要是指学工管理部门和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陶行知先生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习惯。”包括作息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考试习惯、班级活动习惯等等。待习惯养成,習惯就成自然。所以,学工管理部门要认真组织辅导员与班主任,努力教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三定习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做规定的事情。任课老师、宿管、后勤部门都应身体力行,全面参与,积极配合,为神圣课堂的打造创造良好的外围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训练出新的行为习惯需要一个月左右,形成稳定的习惯则需要三个月左右。由于好的习惯容易丢失,所以三个月以后还需通过检查、赏罚等措施不断强化与巩固。现在,各高职学院在教学管理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一年级很好,二年级退步,三年级放纵,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一年级新生基于环境陌生等外因形成的良好习惯在后期没有得到强化巩固,没有内化成为学生的自然行为习惯。

(二) 第二手——课堂内途径,遵循“三三制”原则

外治标,内治本,课堂神圣观念的培育关键在第二手——课堂内途径。对于课堂内途径,各位任课教师即课堂管控的主体要遵循“三三制”原则。

第一个“三”,每位任课教师都应秉承三大教学信念。

第一大教学信念就是:“关系比教育更重要”。教学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古人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剂。没有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得不到学生的尊敬,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关爱宽容,教育教学便无从谈起。所以,建立起融洽的,彼此依赖、高度信赖的师生关系是打造神圣课堂的隐秘因素。

二是“一切为了学生”的信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受体,但更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让学生高兴而上课,而不是只为自己高兴而上课的信念。讲什么,怎么讲,都应紧紧围绕学生展开,否则,教育教学必然落空。据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利用、教学语言的表述等等都应该围绕学生展开设计。

三是“换位思考”的信念。这个知识点很容易,可学生真的觉得很容易吗?这种教学方法很好,可学生真的觉得很好吗?我们教师长年浸润在某门学科之中,对学科内容已是了熟于心。但这些我们老师已经学懂弄通的知识、甚至觉得很容易的知识,对学生,尤其是对于我们学院这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却可能是不易的、很难的。如果教学是一场战争的话,课堂就是战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更多的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三大信念的确立,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明悉“教学不是输出,而是输入”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有了这三个信念,我们就可以从容进入第二个“三”,即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采取的三大技术手段。

第一技术手段:上好第一课,创造良好的首因效应。我们每位任课教师都应高度重视学科第一课,应以庄重、自信、从容的教态与和蔼、微笑的亲和力上好第一课,给学生良好的首因印象。第一课目标简单直接:努力做到“两个喜欢”:一是让学生喜欢你;二是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强调“两大原则”:一是课堂上是严肃的师生关系的原则,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与规范,不能做与本堂课无关的任何事情;二是课后才是朋友关系的原则,希望与学生建立起平等、轻松、随意的朋友关系。

第二技术手段:严守课堂规范,明确基本的纪律底线。在课堂上,师生双方都要坚持做到“眼前的人是最重要的人,手头的事是最重要的事。”在这方面,教师应率先行动,为学生做出榜样,为学生划出课堂纪律红线。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对自己的要求,不迟到、不早退,不抽烟、不看手机等等。在此过程中,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或正面批评,或侧面幽默化解。切不可讽刺、挖苦学生!即便有个别学生一意孤行,教师也不能冲动、训斥,而应设法“以柔克刚”,灵活巧妙地驾驭课堂。

第三技术手段:有效组织教学,确保教学实效。教学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效率、效果、效益三个层次去考察。那么,如何以最少的教学投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内)、教学效益(外)?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展示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带着明确目标的学习最有效果。因此,教师每堂课开讲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教学大纲与执业资格证考纲的要求,通过课件或黑板的明确标示,让学生明白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要点、重点、难点、考点等。其次,要充分展现魅力。不仅要展现教师激情四射、生动活泼的语言魅力,更要展现课程知识产生的过程与知识运用的魅力。通过展现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激发学生对课堂、对知识的趋向性情感与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最高指挥官,教师的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生气勃勃,学生就会群情激昂。教学的艺术就在于鼓舞士气,唤起学生的激情。最后,要让学生享受课堂。人性使然,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愿望与冲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愿望与冲动,鼓励他们直接观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任课教师要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职业的基础上,按“少、慢、精、俗、趣”的原则授课,多渠道、多手段的建设“精彩课堂”,让学生产生“享受知识、享受课堂”的感觉,使我们的课堂进入“乐学、乐教”的境界。

综上所述,课堂管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工、教务、宿管多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其中,“课堂外途径”是课堂管控是否有效、是否长效的基本保证与“战略性”途径,是衡量辅导员、班主任、宿管员班风建设、工作实绩的试金石;“课堂内途径”是直接产生课堂管控效果的局部“战术性”途径,是衡量科任教师个人能力、个人魅力的试金石。课堂管控的“战术性”成果催生名师,“战略性”成果催生名校,只有战略战术双赢,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打造具有教学实效的神圣课堂。

(作者单位: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神圣管控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FOR YOU, O DEMOCRACY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浅析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管控
我们神圣的职业
完形填空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