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有效教学目标的设置

2017-05-27柯惠惠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目标教学

柯惠惠

(浙江省永嘉县永嘉巽宅镇中学,浙江温州,325102)

摘 要:想要提高课堂效率,势必要将模糊笼统的教学目标转变为精确清晰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可观察性、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真正发挥其引领监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目标 教学 精确

一、笼统模糊的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的危害

泰勒在讨论目标问题时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许多教育计划都没有清楚地界说目标”,然而“教育计划的各个方面,实际上只是达到基本教育目标的手段”。这就提醒我们在宏观方面,课程的设计和编制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在教学中,教师所做的第一步就是决定教学的结果将是什么,也就是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即教学目标。”在微观方面,也明确提示我们想要提高课堂效率,首要任务就是设置好教学目标。不管是在宏观上还是微观上专家们都强调设置好目标的重要性。宏观上的课程目标暂且不论,现在就单位时间内(课时)的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谈谈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

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学习结束时将会发生哪些变化”的学习结果。因此,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当能科学有效地预设好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在心智、行为方面产生立竿见影的变化。但在现实的教学目标的设置中,教师却常常会出现失误。模糊的目标设置缺乏可观察性、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不能令语文教学产生立竿见影之效,不符合科学有效的要求,而且将产生不利于明确教学任务,不利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的选用,不利于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这三大危害。下面我就具体谈谈这三大危害:

首先是不利于明确教学任务。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分析的主要依据,模糊笼统的教学目标会使教师失去明确地参照标准,非常容易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如果不能对教学任务进行有效的分析,教学过程就将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最终导致教学效果的缺失。其次是不利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的选用。模糊笼统的教学目标将使师生双方在选用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媒介时受到巨大制约。目标都不明确,怎样才能达成目标就更难确定了。最后是不利于教学结果的测量评价。测量的结果都不准确,何来评价的恰如其分?这也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因此,想要提高课堂效率,势必要将模糊笼统的教学目标转变为精确清晰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可观察性、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真正发挥其引领监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二、精确清晰的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那如何设置精确清晰的语文教學目标呢?

先要明确设置精确清晰的语文教学目标关键在于陈述目标的谓语要表述恰当。现在许多教师陈述目标的谓语常常是“了解”“掌握”“感悟”“理解”“体会”“领会”“品味”等表示内隐性活动的心理动词,或者是“学习”“评价”“鉴赏”等笼统的行为动词,这些都是模糊笼统的表述。把这些模糊笼统的动词改为精确清晰的行为动词才是关键。比如我将之前教学《紫藤萝瀑布》设置了“掌握‘藤萝等生字词”这个目标改为“给‘藤萝等12个生字词注音;口头解释‘迸溅等10个词语;用‘忍俊不禁造句。”那目标对教学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

由“陈述”“口述”“写出”“选出”“举例”“找出”“举例解说”“推演”等具体的行为动词作谓语所陈述的教学目标通常称为行为目标。梅杰(Mager,1975)认为教学目标应当描述学生显示他成就时所能做的事情,以及你是怎样知道他能做这些事的。在梅杰看来一个好的目标具有三个部分(见表):

第一,描述了意象中的学生行为——学生必须做什么。第二,列出了行为发生的条件——这种行为如何被识别和测验。第三,给出了在测验中可接受的一个标准。比如平常所说的“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可以改为“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行为产生的条件),依据自然顺序列出作者抒发的情感(行为),其中应包含有‘某某与‘某某要素(合格行为的标准)”。

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当远离模糊,要把“了解”“认识”“感受”“理解”“体会”“领会”等内隐性的心理动词与“学习”“评价”“鉴赏”等笼统性的行为动词,转化为“陈述”“口述”“写出”“选出”“举例”“找出”“举例解说”“推演”等具体可操作的行为动词。这样才能充分地体现可观察性、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更好地引领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目标的类别及其操作策略

语文教学主要包含两大部分:一是阅读教学,二是写作教学。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 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目标分为两类:一是散点积累目标,二是原理掌握目标。通常散点积累目标包括字、词、句与语文常识,原理掌握目标主要涉及“语言文字运用”方法(如表现手法、表达方法、结构手法、选材技巧、修辞手法、题材特点、风格流派等)。对于散点积累这类基础性目标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与识记,当课文长内容多时,可分解到不同课时中去;对于原理掌握这类提高性目标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探究与运用,通常一节课要掌握好一个原理(其他原理可以降低为理解和识记)。比如表现手法中的“象征”,《海燕》的教学需要分析“象征”的规律,达到掌握象征的目的,可用“模仿根据某种象征义选择某种象征体的某种特点的写法写一段‘象征性文字,比较原文陈述其写作妙处”来表述目标。至于课文中还有其他相对重要的语文原理如“拟人”“对比”等,可以让学生理解与识记,为以后的原理学习做好准备。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在其所提倡的“发现学习”中就曾说过,学习者最大的乐趣就是学有所得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只要认真学习就能学到具体有用的东西,学生还会漠视语文,认为“学与不学差不多”吗?由此可见设置精确清晰有效的教学目标是何等的重要!

参考文献

[1]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

[2]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44,445.

猜你喜欢

目标教学
我的新目标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
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s7—8单项选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