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们的生活从未认识这些植物
2017-05-27陈莹婷
陈莹婷
在美术上,我们把红、黄、蓝定义为色彩三原色,但是在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早就知道如何利用身边常见的染料植物制取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我们身边究竟生活着哪些陌生又熟悉的染料植物呢?一起看看吧!
红色染料植物
如果说每个国家都有一款代表自己民族喜好、性格、文化和特征的颜色,那“红”肯定是中国的“国色”之一。
茜草
中国古代很早就懂得利用某些植物获取不同层次的红色。其中,茜草应该是最早走进人类生活的红色染料植物了。所谓“茜色”,便是从茜草的根部提取出的颜色。在出土的大量的丝织品文物中,茜草染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深红绢就是用茜草浸染成的。
茜草生命力强健,常以草质攀援藤本的姿态出现在山林荒地中,叫人过目不忘。因为茜草及其所在的茜草属,都长得很有个性—细长柔韧的攀缘茎表面密生糙毛或小皮刺,如果你穿着短裤短袖从茜草丛中穿过,那茜草总喜欢给你的皮肤留下道道浅显的刮痕。最有趣的是茜草属的叶,常常茎上每一节有4~6片叶互不遮挡地聚生着,拎起一长条攀缘茎看,叶的排列很有层次和相当规整,植物学家便把这样一个茎节上同时长着两片以上的叶的排列方式叫作“轮生”。所以茜草也被叫作“风车叶”“锯拉草”“穿心草”。
红花
虽然古人很早使用茜草根制取“红颜”,但实际上茜色并非“正宗”的红色,而是暗色调的红,印染业特称为土耳其红。古代另有一种同样享负盛名的染料作物能够提供更为鲜艳的红色,那便是菊科植物红花属的红花。
相比而言,红花之红确实比茜草之茜更接近我们通常说的“中国红”,古人也认为前者是更加纯正的红,称其为真红。但真红的制取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落后于茜红,其价格也远高于茜红。因为从红花中提取纯正的红色,是非常繁复、更耗人力的事情。
如果你见过长在田野里的红花或者看过日本著名动画制作公司“吉卜力”曾经出品的一部动画《岁月的童话》,你就知道从红花植株上冒出来的花其实不是红的,而是橙黄色。原来,红花含有两种色素:红色素和黄色素,红色素即红花素,在干制的红花中含量极低,仅有0.5%左右,黄色素含量则有30 %左右。所以,若用红花制取高纯度的真红,就得想方设法去除黄色素及其他杂质了。这样低含量的红花素,也难怪曾经贵如黄金了。
那要怎么去除黄色素呢?
任何成功的技术都是根植于科学知识的。我们首先应掌握一个科学原理:红花素能溶于碱性溶液,而不溶于酸和水;黄色素溶于水和酸,而不溶于碱。可以说,这个原理催生出了现代红花染料的制备、提取、印染等一系列应用技术。
采摘红花后,为了减少红花素损失,人们会马上处理红花,使之成为一定形式的染料产品,以便保存色素、买卖、携带、日后使用等。常见的加工成品形式有红花饼和干红花两种。
黄色染料植物
很多中国古装剧都用服装“告诉”我们,黄色在古代是一种“皇家专用色”,老百姓甚至皇族以外的官员都不能随便使用。古人认为黄是土地之颜色,是富贵与皇权的象征。
栀子
栀子是茜草的表亲,是茜草科栀子属的成员。它有很多别称,如水横枝、山黄栀、黄鸡子、黄果树等等。从这些俗名可看出,栀子的一个主要用途,是跟黄色染料有关。不过,若单纯把栀子当作美丽的观赏盆栽,或者在了解染料植物之前,许多人对栀子的认识都停留在白得可人、香得发腻的栀子花上吧。
栀子刚进果期时,果实为绿色,成熟时变为黄色。黄色栀子果含有萜类的藏红花素和黄酮类的栀子黄色素,其中藏红花素和藏花酸能对羊毛纤维进行有效染色,栀子黄色素则对羊毛、蚕丝等蛋白质纤维有较好的染色效果,且栀子色素容易溶于水,这说明制取工艺比较简单,我们可以在家中重现古人的“煎煮法”:取新鲜的栀子果,捏碎,用水浸泡若干小时,过滤,即可获得黄色染液;或取成熟干燥的栀子果,先放入冷水浸泡一夜,变软后将果实剥开或捏碎,加火煎煮,过滤取第一次染液;再煎煮、过滤,重复取3~4次染液。最后直接放织物进染液中,便能收获一件健康环保无公害的手工制品了。另外,我们可用酸性物质和媒染剂来调控“栀子黄”的深浅,如添加醋酸可使“栀子黄”更为明艳,添加铬媒染剂可得灰黄色,添加铜媒染剂可得嫩黄色,添加铁媒染剂可得暗黄色。
遗憾的是,取色容易,褪色也很容易。栀子色素抗日晒性较弱,所以用栀子染色最大的缺陷是不能“曝光”。最适合用来染制一些室内用品,也可作为其他染料的底染。
槐花
提到槐花,也许在我们脑海中跳出来的是用槐花做成的应季美食……不过,咱们本期不讲吃的,而要来挖掘槐花的另一种重要用途—生产黄色染料。这里用作染色的槐花,和刚才提到的食用槐花可不是一码事。食用槐花是舶来物种洋槐(又叫刺槐),来自美國东部地区,而作为染料植物的槐花,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北方乡土树种—国槐。它和刺槐是表亲关系,同为豆科植物,但国槐是苦参属成员,刺槐是刺槐属成员。
国槐开黄白色的花簇,芬芳飘溢,树形优美,常作行道树和优良的蜜源植物。用来制备黄色染料的部位一般是含苞待放的花蕾,形似米粒,又叫“槐米”。槐米所含的主要色素属于媒染性染料,需要加入媒染剂才能染色织物。所以,熬制槐花染液时,最好往汤中添加媒染剂,一般选用明矾或青矾,能有效提取槐花色素。染色时,利用不同的媒染剂,还能染得各式颜色:用锡媒染剂得艳黄色,用铝媒染剂得草黄色,用铬媒染剂得灰绿色。煮过的槐花染液呈橙黄色,与栀子染液色度相近,但比栀子耐日晒,因此槐花染黄技术出现后,栀子的“染黄”地位就大不如从前了。
蓝色染料植物
蓝草
古代的蓝色服装往往是给平民穿戴的,所以蓝色染料的需求量极大。可用来提取蓝色染料的植物也有多种,都被古人统称为蓝草,包括蓼科的蓼蓝、十字花科的菘蓝、爵床科的马蓝、豆科的槐蓝等。
远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用手揉搓蓝草的鲜叶时,发觉手上起初是青绿色,用水冲洗后逐渐变成经久不褪的蓝色,由此启示了他们利用蓝草鲜叶来搓染纺织纤维品。后来,人们把“搓”逐步改造成“浸”,将蓝草鲜叶置于容器内捣碎,加冷水浸渍,除去叶渣,把纤维制品扔进容器内浸泡,再取出风干、水洗,若要取得深色效果,可反复浸染几次。
蓝草叶汁中含有靛苷,本身无色,但沾染织物、接触空气后会被氧化成靛蓝。所以不管用揉搓法还是浸染法,都应该采得合适的鲜叶才能进行,过早或过迟采集鲜叶均不利于染色。但是,长期的劳动实践总能催生闪光的智慧。染色工人们终于注意到,废弃的蓝草鲜叶染液经长时间放置后,其底部的蓝色沉淀会被发酵,进而具有重新染制纤维的功效。不久,这份观察总结加上不断的试验,使得制靛和自然发酵染色的技术逐步形成并迅速发展,为明代以后蓝色布料大行于世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了,学习这些染料植物,我们就能到大自然里寻找这些染料植物,说不定还能自己动手制作燃料呢!
知识链接
什么是媒染剂?
媒染剂是一类有助于染料分子附着到织物上的染色媒介物质,主要包括金属盐类,如铝盐、铜盐、铁盐,和一些有机化合物,如单宁酸。当人类懂得利用自然事物染色的初期,就已经发现媒染剂的神奇功效了。比如将棉或毛织品与洋葱皮一起放进水中煎煮,不会有什么染色现象发生,但若加入一点明矾,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织物立刻染上了洋葱皮的颜色。这便是媒染剂明矾发挥了“助染”功效。
(责任编辑/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