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生创新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2017-05-26王新利
王新利
摘要: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应充分利用教学这个主阵地,设计创造气氛,给学生提供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创造。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氛围,发展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育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创新能力;数学课堂;培养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21世纪的建设者,需要一种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1]。
一、打破课堂常规,努力营造创新环境
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真理的心理取向。要学生有创新,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新时代的教师应坚持以合乎时代趋向的新观念、新思想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要充分阅读、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地、创造性地、高效地利用好教材,驾驭课堂,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成为再创造的主体活动,在多想、多说、多做的数学活动中学会求知,学会创新。[2]例如:初中数学课本中第一个需要添加辅助线的证明的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如何添加辅助线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参与辅助线的探求、发现、操作的过程,从中揭示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是:由复习小学折纸的实验,得到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进而引入课题,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问题1,以前你是否见过一个类似于这个结论的熟悉的问题,即关于几个角的和为180°或为360°的证明?
问题2:怎样证明它们呢?
先让学生合作交流、探讨后,通过添加辅助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不难得出答案。
教师及时帮助学生归纳:两道题都是借助于平行线,通过等角代换,把几个角移到一起,证明它们可拼成一个平角或周角。两道题证明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
问题3:回到要证明的问题,怎样把三角形的三个角移到某一处,证明它们可拼合成一平角呢?
让学生动手实验:把剪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移到某一处,尝试怎样移才能保证等角代换,由此得出各种辅助线的作法。进而由学生试着完成证明,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问题4:除了上述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外,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学生带着问题进一步探求??。
让学生在这种自主探索的活动空间获取新知,运用新知,发展新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探索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只是一种模仿的數学”,单纯由这种“模仿的数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能“模仿”而不能“创新”。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鼓励学生去探索的环境,让学生像历史上数学家经历的创造过程一样。进行观察、实验,大胆想象,大胆猜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的探索活动中去。[3]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时,首先让学生猜想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在满足什么条件时会平行?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类角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的猜想五花八门,结论多多。到底谁的猜想正确呢?接下来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试着验证: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或画图,或度量,或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在浓厚的探索氛围中学生很投入,不仅找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去寻找答案。
三、利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陶冶学生的创新个性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鼓励自由畅想,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大力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敢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在学生思考时,教师要多给学生些时间。没有和谐就不会有师生之间真正的情感交流,就只有单一而枯燥的知识传递。教师体会不到学生的情感需要,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注;教师发现不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也体会不到创造的快乐,当然就更不会有生命的展现,个性的张扬。让学生自由畅想,不要急于评价判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思想之间的碰撞,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体会到创新的兴奋。只有当教学过程是一种让学生的生命得以舒展的过程,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四、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想象,力求实现创新
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能力就没有创新能力。发展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保证。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猜想,就做不出伟大发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设“障”立“疑”,使学生有问题可想。教师要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关键。[4]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构思新颖、思维巧妙、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限制条件编题等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无处不存在创新成长的土壤。只要我们用创新性的“教”唤起学生创新性的“学” ,在培养学生创新的过程中,从一点一滴开始,善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点,不失时机地创造情境,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品质,促使他们各种思维品质的协调发展,就能使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阵地,就有希望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荷)弗赖登塔尔(Hans Freudenthal)著,陈昌平等编译.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2] 陶行知先生遗著.行知教育论文选集[M].大连大众书店,1947.
[3] (美)布鲁纳(J.S. Bruner)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