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相关因素
2017-05-26马宏伟
马宏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为促进体育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有效提升,学校应构建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总结自身优势及不足,从而改善体育教学现状。本文将对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分析讨论,为社会培养更多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评价体系 构建对策
评价是指衡量事物的价值,是人们对事物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據。经笔者研究,教育评价在我国已有了多年历史,可追溯到1300多年前,教育评价工作的展开有利于我国教育体重的有效革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分别从体育教学评价现状研究、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原则、促进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体育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目前许多学校体育教学评价工作开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其他教学活动相比,体育教学还未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未凸显出体育教学的特点。就现阶段来看,体育教学评价内容及标准不明确,缺乏针对性,而体育教学评价标准通常以教师自身经验为主,忽视了学生对体育的热爱。部分学校教学评价相对模糊,丧失了教学功能的促进价值,长此以往,不仅无法激发学生体育热情,还会误导学生,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而有的教师缺少对学生的了解,导致在体育教学中无法开展针对性体育学习与训练,影响体育教学质量提升。
总而言之,目前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在评价工作中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不利于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改善这些不良现状,应对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加以完善,确保体育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二、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相关原则,首先要符合学校体育教学发展原则,学生身心发展会随着体育教学变化而变化,然而目前部分体育教学标准仅仅注重数据,忽视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以及体育能力的提升。为激发学生体育教学兴趣,学校应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落实到位,秉着“终身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生成性原则
“生成性”是新课标强调的教学理念,这一原则也对教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生成性原则下,教师应转变传统体育教育评价手段,从而促进学生体育知识的形成,帮助学生形成“终生体育”理念,基于生成性理念下,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确保体育教学目的的实现。
(二)准确性原则
为确保体育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教师应摒弃传统评价弊端,对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加分析,对于学生各种质疑,则应及时回复,当学生的体育动作缺乏规范时,则应准确指出,帮助学生更好地改正。
(三)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原则实际上是指,教师在实施体育教学评价工作时,应根据学生不同特点来开展,弥补学生的短处,发挥学生的长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确保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的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鼓励性原则
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对学生形成有效的鼓励,确保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自信心,鼓励性评价原则的实施,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喜好。另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还应具有可操作行,科学性以及实用性,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应遵循长期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原则,更全面地反映出教学全过程。评价数据则应坚持真实性、有效性,将师生看法体现出来,评价指标应将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起来,评价结果尽可能量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三、促进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体育教学评价现状及评价原则进行了分析,为促进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建立,应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一)体育教学评价观念开放化
基于传统评价工作中,教师习惯于“精批精改”,但起到的效果却是微乎其微,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评价理念过于封闭,缺乏对学生的重视。为改善这一现状,学校应对体育教学评价观念开放化,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准确理解学生的心愿,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
(二)注重体育教学过程评价
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教师一时的评价结果并不能对学生学习状况正确评价,并且会让学生形成“重体育、轻学习”的观念,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据此,教师应减少结果性评价,将评价重点放到体育考核工作中来。例如: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评价工作时,不能仅仅依靠“考核标准”,还应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学习态度、训练情况以及掌握情况加以判断。
(三)教学评价标准更具层次性
体育教学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确保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教师在教学评价工作中应打破统一化,为学生提供更多成长的机会。在体育教学评价工作中,应遵循学生的个性化,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标准,例如:对于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教师应制定低层次学习目标,及时给予鼓励,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对于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则应制定高层次学习目标,促进学生体质进一步增强。
(四)将学生纳入教学评价主体
学生作物评价工作的主要对象,在评价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应将学生纳入到教学评价工作工作当中去,让学生展开互评,或小组评价,通过这些形式的开展,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火花。
四、结语
综上,笔者对体育教学评价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就目前来看,许多学校在体育教学评价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评价机制的不完善性,评价内容不明确等方面,这些问题将会对体育教学评价工作的有效实施造成不良影响。基于这种情况下,学校应对体育评价体系加以完善,采取多种科学有效的评价对错,遵循生成性、准确性、鼓励性、多元化等原则,确保体育教学评价工作得以合理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卫东.广州市中学生对学校体育评价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16(4):97-101.
[2] 于素梅.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建立的难题及初步构想[J].体育学刊.2014(3):95-99.
[3] 王瑛,魏晓微.贵州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