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群众的利益,她坚守着那份执着
2017-05-26周总印于文歌
周总印+于文歌
有人说:执着,是一种淡泊的心境和刚毅的气质。执着,是一种热情的投入和勤勉的跋涉。人生在执着中体现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事业在执着中才能取得成功与收获。在档案工作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就有这样一位淡泊名利、默默无闻,在档案查阅服务中,对待群众和服务对象一片赤诚,为了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锲而不舍、坚守执着的人,她就是张家口市档案局原档案管理科科长王树安。
“时间都去哪儿了”?可以这样说,已经53岁的王树安,把半生经历全部奉献在了档案工作岗位上。30年的工作时间里,她先后从事过业务指导、档案宣传、教育培训、开发利用等工作。2008年,就任档案管理科科长。虽然她一直保持着低调,也显得特别矜持和朴素,但无论是论资历、论学历、论职称还是论业务工作,王树安可以说是我局乃至张家口市档案界最有“资本”的人,也拥有着“大姐大”的地位,更可以堪称张家口市档案局(馆)“一姐”的人物。低调掩盖不了她身上的光環,默默无闻也阻挡不了她为档案事业做出的贡献。多年来,她连年获得“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多次获得市委组织部的嘉奖,还立过三等功。近年来更是被本局推举为“最美基层党员”“身边的好人”先进典型,在近期召开的全省档案工作表彰会上,她作为全省档案系统的先进人物代表出席并作典型发言。她是张家口市档案系统学习的模范和标杆。
我们仅从档案查阅接待工作这样一个角度,并从服务查阅群众的一个侧面,来看看她是如何做好档案工作的?试图从中捕捉到工作中的一些闪光点并展现她在工作中的优秀业绩。
档案管理科除负责档案馆基础业务工作外,主要面向社会,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以及普通百姓提供档案资料和政府公开信息的查阅服务。要做好查档服务工作并不容易,为了查到一个职工参加工作时的招工手续,或历次调动工作的介绍信,不仅要熟悉馆藏档案的内容,还要了解历年来全市机构变化、企业归属等情况。为了做好查阅接待工作,她经常深入接待室,和工作人员一起为单位和群众查找档案。每当遇到查档者提供的线索年限不清、单位归属不明等被称之为“疑难杂症”不好查找的档案,她也从不轻言放弃。已录入微机的,在电脑上多途径反复检索,没有录入的就在纸质目录中认真翻阅,在一摞摞案卷中仔细排查,寻找线索,孜孜不倦、锲而不舍。面对群众期待的目光、焦急的心情,她想,如果档案馆里有这份档案,而我们没有找到,就会让群众蒙受损失,这是我们的失职,我们对不起信任我们的群众,也对不起这份档案事业。她时刻牢记这样一句话:“宁让自己千般苦,不让百姓一时难”。
三年前的一天,有一位下岗职工在办理退休手续时,因个人档案中没有能证明他知青身份的材料,抱着一线希望来档案馆查阅下乡档案,以连续工龄。工作人员查阅了原地区知青办当年的档案后,没有找到有关他的档案资料。像这种情况,一般需要他再去当时下乡所在县查阅,当这位查档者为难地表达出“自己患有高血压,不方便去办”时,作为科长的王树安非常体谅群众的困难,马上电话联系他下乡所在县档案馆协助查找,当得到该县说“有,但需要本人前去办理”的答复后,查档的老人面露难色地再一次提出了“希望你们帮忙帮到底”的请求。面对素不相识群众的这一请求,王科长二话没说,又再次拿起电话直接打给该县档案局局长,恳请给予帮助,虽然县档案馆没有这样的义务,但也为王树安执着的态度所感动,破例答应帮忙。三天后,档案证明和复印件以快递方式寄达。类似事例不胜枚举。她就是这样,多次帮查档群众与外地档案部门联系,张北、尚义、沽源甚至北京、天津等,有必须得本人去的,怕群众跑冤枉路,先让对方查看有没有。她常说,我们举手之劳的事,为什么要让群众为难呢?当听到群众由衷的感谢和赞许时,她只是平静地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有一次,一个单位负责劳资工作的同志因工作需要,来档案馆查找有关劳务用工方面的一个文件,王科长和工作人员一起查找了一下午也没找到,临下班前,她让对方留了电话,说:“明天我再仔细找找,找到后通知你”。查档者离开后,她又坐在电脑前继续查找,心中惦记这件事总觉得查不到不甘心,下班时间早已过了多时,天也渐渐黑了下来,她竟然忘记了吃饭,三个小时过去了,上了一天班的她早已坐得腰酸腿困,但她没有丝毫倦意。又搜索一会儿,她突然眼前一亮,“找到了!”她激动得喊出声来,果然查到了这份文件,这让她喜出望外。她立刻打电话告诉了那位查档人,出乎意料的喜讯、如此诚挚又贴心的服务,让查档者倍受感动。而此时王科长心中就像是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无意中露出灿烂的笑容,这笑容中显露出她的兴奋也包含了她的欣慰和快乐。此时,她才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晚上9点半,肚子饿得“咕咕”叫才提醒她还没吃饭。由于她经常加班到很晚已经成为习惯,对于她的忙和“不顾家”,家属早已习以为常。
有人说:做档案工作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而她却从未感到过清贫与寂寞。在她的理念中,查找档案不仅需要细心、耐心与专心,还要付出真心、真情与真诚。她在学习体会中写到:我们要善于将自己和服务对象换位思考,工作上为了群众,对待群众就象对待自己的亲人,这样在思想上才能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
来档案馆查阅档案的大部分是普通百姓,他们又多数是为办退休、找工龄或交养老金等关系个人切身利益的事来档案馆查找依据的,来时都带着焦急和渴望的心情,期盼着能在这里找到满意的答案。王科长带领全科同志不辞辛苦,任劳任怨,随叫随到,不厌其烦,遇到不好查的,上午查不到,下午接着查,一天找不到两天甚至三天,只要有一线希望,决不让群众带着失望离开。当查阅者看到王科长辛苦的工作,疲惫的奔波穿梭在各个库房,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工龄、工资、待遇、房产等疑难问题时,许多人感动地流下了热泪,有的紧紧握着王科长的手激动地不知如何表达谢意。她就这样影响和带领大家真心为每一位群众服务,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窗口”,做群众的贴心人。有一位律师在查档过程中,亲眼目睹王科长他们忙碌的工作,专门给市效能办写信,向默默奉献的档案馆人表示感谢,希望“全市各部门都能像档案馆工作人员一样改进作风,热情服务”。还有的查阅者由衷地说到:“早就听说你们这儿的服务好,今天算是感受到了。”2014年6月18日,一位查档人员在查完档案后,便急着找局长,说有事要向局长反映,办公室人员把她带到局长室,她便激动地握着杨敏局长的手说:“我刚刚查完档案,你们接待室的王同志工作热情、耐心,使我深受感动,我二十多年都没有见过这样如此热情负责的好同志了,局长您一定要好好表扬这位同志!”说话间眼里噙满了激动的泪水。其实,像这种让查档者感受到温馨、体贴而被感动的故事经常发生,这种激动人心的场面也往往感染着每一个人。4年前一对老夫妇的查档经历至今令笔者记忆犹新。那天上午,上班时间刚到,一对老夫妻就急匆匆来到接待室,焦急地对王科长及工作人员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老先生已年过60,他曾于1971年入伍,1975年复员后被安置到制药厂工作,1979年又调到化纤厂,1986年由于个人原因辞职了。如今赶上了好政策,他也能享受到领取退休金的政策。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档案缺失,老人跑了很多单位都空手而回。“现在人老了,也没有生活来源,想来档案馆试试,麻烦你们费心帮忙找找。”老人的声音很轻,但落在王科长的心里却是沉甸甸的。王科长知道,不多的退休金,对于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于是,她一边安慰老人别着急,一边快速在电脑中搜索,由于馆内很大一部分档案还未进行数字化,在电脑中查不到,就又手工检索,几乎查了一整天。终于,在劳动局卷宗中找到了老人被分配到制药厂后又调到化纤厂的档案存根和复员军人登记证,证明老人有16年工龄,为办理退休手续提供了重要依据。看见老人皱着的眉头慢慢舒展开,王科长也长长舒了一口气。临走时,老人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突然向王科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就是查阅者查完档案后,怀着满意和满足的心情却又不知该怎样表达感谢以及接待人员服务群众那种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有不少查档者专门写信表达感谢和表扬,甚至有人还特意赶制并送来了锦旗。张家口电视台、《张家口晚报》等当地媒体多次予以报道,部分文章也在《中国档案报》进行过刊登。
这些虽看似平凡,没有什么传奇色彩,但平凡之中见精神。档案查阅接待这一极其平凡的工作岗位,在王树安身上体现出的却是对查档群众的一颗“诚挚之心”“体贴之心”。为了让每一个查档者满意,为了尽最大努力帮群众排忧解难,她无怨无悔,坚守执着,为每一位查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更多的惠及民生。在查档群众和同事眼中,她就是“最美档案工作者”,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查档姐”。
如今,暂别接待服务工作而被调整到新的工作岗位的她,在档案工作中奋进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虽早已年过半百,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她仍保持那种旺盛的精力和永远不变的良好作风,始终如一的为档案事业发展不懈努力着,决心为讲好“档案故事”,让“尘封的档案焕发活力”,在档案文化建设中再立新功。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