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开放性措施
2017-05-26薛建龙
薛建龙
[摘 要] 口語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学生语言及表达能力、习作能力培养的基本学习能力。口语交际具有综合性、流动性、及时性以及现场性等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学生,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估的开放性进行剖析,让学生在开放性的系统中学习,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开放性
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所使用的教学策略有别于阅读与写作。学生需要处在具有开放性的语言状态下,同时进行多向的动态互动,才能够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水平,并获得分析、总结以及评估的思维方式,从而逐渐形成由多种因素(生活态度、为人处世、语言技能等)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由此可见,让学生处在具备开放性的系统中进行口语交际锻炼,可使教学的实效性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一、教学目标开放化
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以及最终标准,教学目标的确定对教学开放性起到直接的决定作用。开放的教学需具备个体性与整合性。
(一)开放的教学目标需具备个体性。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在此授课模式下,教学目标所体现的群体性应覆盖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发挥其导向与调节作用。然而因小学生在认知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故因材施教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鉴于此,教师应在明确群体性目标的同时制定出具有灵活性的个性化训练目标,从而使个性不同的学生均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教师可选择苏教版语文第11册练习5中的“我喜欢的电视栏目”展开口语专题练习。例如某位同学在该主题的口语交际中说《动物世界》是他最喜欢的电视栏目,并通过生动的语言将节目所涉及的动物介绍给大家,从而使其口语交际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为凸显个性化,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明确上限目标、发展目标以及下限目标。上限目标为给予学生机会,使其灵活自如地将世界的奇妙表述出来,并积极发表个人观点,语言表达富有感染力;发展目标为可有条理地表达个人对奇妙世界的认识,语言具有连贯性并且通畅,能够加入一些议论;下限目标为学生可清楚地说出自己所了解的观点,表达具有连贯性。通过上述区分能够使各层次的学生均能够在既有的口语能力之上有所提升。
(二)开放的教学目标需具备整合性。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既要学会聆听与陈述,又要注重谈话的修养与文明。由此表明,口语交际是个人素质的一大体现,能将知、意、行进行有效地结合,而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会聆听、表达和交流,文明礼貌地同他人沟通与交往。此目标具有多元性,不仅包含了知识能力上的目标,还包含了众多涉及非智力因素的目标以及情感目标。
口语交际因具备了上述特征,教师在训练时应从整体着手,以获得综合效果。不仅要突出重点,而且要注重对其他各项素质的训练,从而优化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进行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练习1中的“推荐或自我推荐”的口语训练,在进行此项教学时应将重点定为在交际过程中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能够寻找到自身的特别之处,包括爱好、性格、优劣势、外貌等。在开展技能训练的同时,也应注重对交际时所使用的语言或态度当中隐含的品质、思维等进行观察。通过仔细倾听,来对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予以纠正,给予其适当的指导。在坚持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才能够得到更加全面协调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开放化
口语交际训练不仅涉及听说能力,而且涵盖对交流目的、对象、重点、环境、神情、双方态度等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应包含准确且快速地理解交谈对象所表达的意思,能够进行敏锐的思考,具备临场组织语言的能力、清晰表达的能力、灵活的思维等。上述训练应具备开放性,内容应丰富,同时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现同步。
(一)依据教材内容,发掘训练因素。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因素,可给予学生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练习素材。鉴于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并以开放的眼光来进行训练因素的发掘,从而使口语交际训练更加全面地展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并将其融入到语文教学的众多环节之中。
例如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进行看图说话、讲述完整句子等练习,尽量使训练的形式与内容丰富化。对于涉及人物交流的内容,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相应的专项口语交际练习环节,同时将教材中隐含的训练因素进行挖掘,让学生以想象说话、表演或者朗读等形式展开训练。另外,口语交际还应将各个学科存在的差异性联系起来,有效地利用其他科目的资源,从而强化学科间的交流。例如教师可将口语交际教学与劳动课教学有效联系起来,向学生展示玩具的创作过程,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将课堂作为基础,训练生活与时空同步。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渠道,在进行训练的同时应进行多项课外实践,将口语交际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才能够让该训练更具实效性。通过开放的口语交际练习,营造宽松自在的交谈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空间与时间有更大的开放性。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且其在广阔的时空中能得到更佳的发展,真正实现口语交际的灵活教学。教师在该环节中为学生创建了口语交际的舞台,并且使语境更富有生活情趣与时代气息,让生活与课堂不再是互相分离的两个场所,从而促进了两者的有效连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可将交际环境拓展至校园内或校外,不再仅限于教室。可借助写信交流的形式,让学生与其他地区的同龄人展开书信交流活动,从而让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得到提升,使其视野更加开阔。
三、教学评估开放化
推动学生的发展是开放的教学评价的根本目标。开放的评价体系应具有以下特点,即评价形式灵活、评价目标多元化、呈现学习经过、重视主体参与及实践。
(一)多样化的评价主体。长期以来口语交际教学主要是让教师来评价学生的回答,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均处在依赖的状态中,无法采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估其他同学的回答以及表现,家长参与式的评价更是鲜见。不可否认教师评价的重要性,然而,当学生的评价权被剥夺后,将影响其主体性的发挥。此外,口语交际教学离不开学生的聆听、思考以及阐述独特见解这几个同时进行的活动,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权。在对他人的表现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使自身的倾听能力与习惯得到培养,而且能够勇于发表自我见解,从而提高其胆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于学生发言之后,向其他同学发问:“其他同学认为他的回答正确吗?”当某位学生出现错误的表达时,教师可让其余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大家是否同意刚才该同学的说法?你们有没有其他想法?”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评价自身的观点,如:“大家认为我的解读是否正确?有没有同学要补充?”由此让学生更专注地倾听并仔细地思考,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让学生转换角色,由单纯的聆听者转变为积极评价者,从而使口语交际的训练更加有效。
(二)灵活的评价手段。多数教师选择在期末进行教学评价,仅通过分数的形式来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评定。该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和局限,发展性的评价比单一性的评价效果要好。发展性评价既能够对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言的能力进行评定,又能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情感态度以及交际行为进行反馈评估,更关注学生的表现以及发展过程。开放性的评价方式能够有效地结合单一评价和综合评价,强调分层的评估标准,同时,在分析评价结果时可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运用鼓励性的评语和等级制实施评价。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开放性。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估均应体现开放性,同时应积极探索和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与素材,使口语交际教学更贴近生活,进而提升口语交际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淑花.拨动互动之弦 张弛交际之脉——浅议口语交际中深拓“交互性”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7,(01).
[2]武艳玲.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5,(20).
[3]吴晓华.小学生口语交际素养养成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4,(12).
责任编辑 邓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