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积极教师期望的策略
2017-05-26乐瑚洁
乐瑚洁
[摘 要] 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家庭教育等方面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促使更多的家长关心教师期望这一话题。在国内,关于教师期望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相较于国外的研究数量还存在距离。教师的期望效应影响着学生,教师应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实现过程提出策略。
[关键词] 教师期望效应;影响;策略
一、教师的期望效应
所谓教师期望,是指由教师的期望所引起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教师将某种教育期望以语言或者非语言明的或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后,学生们从中感受到科任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从而对自己形成一种期望,并且沿着教师的期望向前发展。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二、教师的期望效应对学生的影响
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对教师期望的研究兴趣初始于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所进行的课堂实验研究——《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某学者的研究证明,教师对所教学生成绩的期望能进一步增加学生成绩向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那么学生产生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并能迸发出意想不到的能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作为学生状况的实际教育后果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良性与恶性循环,也就是说教师的高期望创造了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
库博区别了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对待,教师的不同对待会增加或者加强学生的差别。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期待应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父母关爱甚至童年伙伴的陪伴,进而发生效果。有了这种良好的环境,期望中的学生也容易自觉形成良好的自信概念和对自己的期望,进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成果。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会造成对学生发展不利的环境,长期处于这种不利的环境中,会让学生形成消极的自我和低期望,导致产生消极的后果。教师期望的积极效应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和个性顺利成长,而教师期望的消极效应则将阻碍学生的智力、情感和个性顺利成长,由此可见教师期望的作用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影响教师期望效应的因素
家长一定十分关心自己的子女在校学习情况,对教师的认可程度。当一名学生从甲城市某学校到乙城市某学校某班级,都有一个认知认可的过程,对这所学校的认可、对学校班级的认可、对科任教师的认可以及对学生的认可,从而对学校、班级、科任教师、学生产生认同。
同样,作为一名教师,他对每一个学生的期望也是很高的。
与此同时,教师期望也应与时俱进,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教师的期望也应不尽相同,过高过低都不可取。
我们必须抱着一种良好的心态,从容面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真钻研教育学、心理学,摸准学生的心态,从而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进入良好的心态,提高学习成绩。
当然,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有高标准、高目标,对自己严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方案,循循善诱,既不降低目标要求,又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朝既定的目标前进。
教师期望有多种原因,既有个体的差异,也有群体的共性;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一)年龄差异
教师往往对年龄不同的学生存有不同的期望。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大多认为年龄越大的孩子越有能力做难度更大的工作,并在潜意识中对他们抱有更大的希望。一些调查也表明教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确有不同的期望,他们认为年龄大的学生更成熟,更能理解教师的教学安排,因此无形中会对这部分学生寄予更高的期望,甚至有意识地放手安排这部分学生去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而这部分学生也十分乐意为教师奔走,为教师服务,并以此作为荣耀,自觉教师看得起他,他也更加努力卖劲。这与教师自己的行为准则判断标准十分吻合。
(二)社会地位差异
那些家庭环境困难和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被认为有更多的行为困难。这表明教师对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存有不同的期望,并不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发展程度。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从小在优越的家庭氛围中成长,接触新事物多,寒暑假有机会跟父母到外地旅游,并在亲戚的来往中增长见识,尤其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时代,这些家庭的孩子见多识广,从小接触电子产品,了解这些东西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因此在班级生活中会十分活跃。
而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强,一年到头难得见几次父母,缺少亲情、见识有限,无形中会与那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产生隔阂,觉得自卑,而且这部分孩子动手能力也会稍差,所以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也就可想而知。
(三)性别差异
一些研究发现,女生在中小学,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比男生更高的发展水平,并取得更好的成绩。性别差异方面:在高中以前,女生能力潜能发挥到了极致,到了高中阶段则跟不上男生。由于女孩子文静、懂理,所以老师对她们也会抱有期望,例如文艺晚会,节目主持方面女生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
(四)能力差异
一般说来,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更容易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也更少有行为困难,因而容易获得教师更高或更多的期望;相反,能力差的学生获得的教师期望则较少或较低。课堂教学中不乏这样的现象,成绩好的、听话的、长相俊秀些的学生,教师的提问都会相对较多,这一点表现在公开教学的过程中更是常见。
(五)行为差异
实际上,教师相当重视学生具体的行为习惯和表现。在教师的教学目标陈述中,认知因素和那些关于个体社会性的发展因素都占有重要位置。
四、形成积极教师期望的策略
在客观基础上形成教师期望,每个教师都应该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不低估、不偏爱,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其实教师都有一颗“慈母心”,都希望每个层次,多个层面的学生能朝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既然教师期望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功不可没,那么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教师期望效应的作用,针对教师期望中的一些现象,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采取有效的策略,使之更好地为教师期望效应服务。
(一)有的放矢形成教师期望
每一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都应该在既有的基础之上形成,不是空中楼阁,必须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准则、基础,不能拔苗助长,超出学生的发展水平,定下不切实际的目标,那样不但难以取得成绩,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既不能停留在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上,又要适当高于学生已有的现实发展水平,既要让学生有一个目标,又要让他跳起来能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对此多给予一些暗示,创造一种良好的暗示环境,纠正学生课堂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向上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期望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
(二)悄无声息呈现教师消极期望
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甚至采取一些过激的言行体罚学生,一两次也许对这种学生会有些效果,产生一些积极的因素,但如果教师一直采取这种消极的期望手段,到后来就不会骈生效果,学生甚至会采取消极、抵抗的方式。因此,教师必须尽量用比较温和的潜移默化的手段呈现教师的消极期望,进而达到促进学生成长的目标。
(三)展示教师真诚愛心
每个学生的主要职责就是学会学习,教学课堂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如果只是说教和劝说,学生的水平发挥就会受到限制。师生教学互动本身就是一种师生情感之间交流的方式,因此教师在努力发挥期望效应时,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倾注爱心与情感,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教师的期望,用爱心和真诚感染打动学生,使他们在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与期望,实现教师的良好期望。
参考文献
[1]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课堂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M].唐小杰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