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工厂”里的民生情怀
2017-05-26杨刚
杨刚
对曹臻一来说,利用自己的才学和智慧,让农民与市场“走”得更近,让农民的产品赢得市场的喜爱,她必须学会用商人的头脑思考。
“‘微工厂不在于规模的大小,而在于与市场的距离,你要在这个‘距离上下功夫,千方百计缩短农民与市场的距离,这就是‘微的含义。”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第三次到威宁自治县石门乡蹲点调研时的一席话,曹臻一始终牢记在心。
曹臻一,威宁80后自主创业者,毕业于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做过编剧、签约作家,曾在数十家国内媒体开设专栏,撰写商业指导文章,业余写诗。
对曹臻一来说,利用自己的才学和智慧,让农民与市场“走”得更近,让农民的产品赢得市场的喜爱,她必须学会用商人的头脑思考。
于是,“微工厂”诞生了。
“‘微工厂可以汇聚一大批散落在民间和山野的传统手工艺,比如熬糖、做米酒、捂豆腐乳,同时也可以创新出一批对原材料有需求的现代消费品。比如土豆泥工厂等。”曹臻一告诉记者,“微工厂”所需面积小,可以设在村里,成为农民创业的孵化器,用现代企业的模式,重新塑造农民的生产方式和利用资源的能力。
“微工厂”实行这样的模式:政府、合作者、贫困户和曹臻一签订四方协议,政府出厂房、设备;曹臻一负责运营,管产品开发销售;合作社和贫困户入股,贫困户在工厂工作,产品销售后60%的利润发放给贫困户,带动他们脱贫。
“我的任务是让60户极贫村民脱贫。”曹臻一说,目前石门乡已经有三個微型工厂,分别生产糖果、酸辣椒和粗粮。
曹臻一预计,今年底“微工厂”收入能达15万元人民币。“目前入股的有20户贫困户,这样算下来,他们有望脱贫。”
2011年9月,为实现“生产高端农产品”的愿望,曹臻一回到故乡威宁创办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于第二年8月创办威宁太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最开始受西班牙生吃火腿的启发,我梳理了全球的火腿制作技术,后来在威宁研发出不含亚硝酸盐的生吃火腿。”曹臻一说,原先15元一斤的猪肉,通过制成生吃火腿,可以卖到750元一斤。
曹臻一是威宁电子商务的先行者。从2012年起,她的公司一直销售火爆,如今,太给农业已与线上线下不少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
“建微型工厂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曹臻一说,石门乡是贵州省极贫乡镇,脱贫攻坚“箭在弦上”,除了做好农民创业孵化,还要创办“贵州农夫集市节”,形成民俗和传统,让“微型工厂”可以扎根,可以传承,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2015年和2016年,太给农业公司连续两年被贵州省商务厅评为贵州省电子商务十佳示范企业。
“每天早上醒来,都感觉海阔天空,即使在困难的时候,内心也是一片光明。”这就是曹臻一目前的状态,一个具有民生情怀的诗人扎根故土笃定前行的状态。(责任编辑/顾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