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师范教学管理中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

2017-05-26周晓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机制多元化

周晓梅

摘要:幼儿教育属早教范畴,对幼儿期的智力开发、情志培养、习惯养成具有引导作用。为使幼教人才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笔者认为师范院校有必要变革现有人才的培养机制,培养一些具有多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幼儿师范教育管理;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011-02

教师培养是关系社会长久发展的社会性问题,而幼教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素养结构等与幼儿的早期行为能力直接相关。目前,我国在幼教人才培养方面依旧表现出较明显的趋同性,在多元化培养上存在着较多问题,其中包括宏观认知层面的体制问题,也包含着应用层面的实践性问题,亟需形成国家、社会、院校等多方面的合力,共同打造出多元化的幼教培养机制。

一、幼儿师范教学管理中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1.政府和教育部门监督力度不够。首先,主管部门在监督导向上理性不足,如幼教院校盲目招生导致师资力量紧张,院校教师平均课时载荷率偏高,班级设置较大,导致课堂教学大班化,课堂效果不明显;课程安排、考核评估、教学活动等方面缺少必要的监察手段,不少幼师院校还存在着课堂安排随意、评估程序化、形式化等问题;教师在现行体制影响下,在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将其主要精力转向功利性的个人收益追求,导致教师业务能力下降,整体教学质量较差,等等问题。其次,国家相关扶持政策惠及面小,幼教院校在课题研究上缺乏专项基金,人才培养的硬件环境相对落后;同时幼教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制不完善,再加上市场需求缺口与高校就业过剩的双重矛盾,也在客观上制约了幼教专业人才自我完善的积极性。

2.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缺乏。职业生涯规划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并结合其专业发展方向、个人就业意向等进行科学规划。但是,在现有的幼教培养体系内,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偏重于理论分析,在操作指导性和可行性上缺少应有的引导,使大部分幼教专业的学生对职业方向感到迷茫,对个人事业缺少信心,在职业发展和职业热情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消极心理。同时,由于幼教专业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内因未得到有效激发,学生意识不到专业学习的目标性和长远意义,从而失去其应有的激情,对专业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及个人完善提升等都缺少一定的目标性和规划性,导致其在校期间的表现差强人意,不少学生甚至对学业和專业抱以应付的态度。此外,由于幼教院校在就业指导上过于笼统,导致幼教专业的应届生实际就业能力、应聘技巧不足。

3.双师型和复合型高校专业教育实践不足。在人才趋向高端化的影响下,高校教育系统的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具有教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双师型”人才并不多见,尤其是能够有效将个人能力转化到教学活动中的高校教师,十分稀缺。同时,教师队伍中具有较强理论功底、跨学科的知识面以及主动的自我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比例也相对较小,在跨学科教学、多学科教学上表现得不够理想。此外,高校教研人员对幼教实践经验较为缺乏,教学活动仍旧只停留在课堂上,停留于教材的要点灌输和知识分析上,缺少一些现实基础的教学资料及与专业相关的技能学习,缺少一些必要的生活依据。同时,生动性、针对性不足,学术性、理论性偏重等现象,导致幼教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凭借个人想象去体会幼教活动中的实际情形,使幼教专业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4.课程结构与综合素质及通识能力培养不贯通。通过研究幼教专业的课程安排,笔者发现,现在幼教院校在课程安排上强调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专业能力的发掘,这主要表现为幼教专业大部分学生的书面专业成绩表现不错。然而,由于幼教专业课程安排中缺少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幼教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变通能力不够。同时,幼教院校现有的课程结构中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情感以及对相关领域的探讨教学缺乏针对性,使幼教专业学生普遍未领会到幼教从业的意义和使命感,对与职业相关的个人技能缺乏主观钻研、主观提升的能动性。作为幼教专业的学生,在其之后的职业生涯中需要与幼儿面对面地沟通,与家长沟通,因此幼教教师的沟通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影响到早教开发的效果,所以,高校需要对幼教专业学生进行有关沟通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各方协调能力等的综合培养与考核,以提高其综合能力。

二、完善幼儿师范教学管理中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策略

1.加强政府主导教育的调控机制。幼教专业多元化教学机制的形成,需要政府各级部门在政策法规上予以先行支持。首先,政府各级部门需要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加大对幼教院校建设经费的投资力度,促进幼教院校幼教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同时,政府各级部门也要加大对幼教院校幼教专业的改革力度,对幼教院校的教学进行质量评估、评价,通过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提高各个幼教院校的幼教水平。其次,想要改善幼教人才的就业环境,必须以政策先行,适当增加幼教人才的就业通道,开发各种有利于幼教发展的就业形式,针对用人单位,出台相关用人法规,使幼教专业人才在就业中的个人诉求和待遇得到法律保障,保障幼教院校学生在实习和见习过程中合法权益。最后,政府各级部门还需要通过宏观调整,提高幼教教师的社会待遇,使幼教从业人员的劳动付出得到应有尊重和认可,并通过正向激励,鼓励幼教从业人员向双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发展。

2.确立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人才注重培养个体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表现为应用型人才方向和集研究、实践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幼教从业人员的应用能力,关键是要对其理念、知识、能力、素养等进行一定的转化,同时构建起厚实的公共技能和能力。在实践应用中,使得幼教从业人员既表现出其精湛的个人专长,又体现出其统一性的常规能力,在每一方面都能独当一面,肩负起专业和个性发展的重任,体现出专业素养和个性特长的独特魅力,即常说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特别注重人文内涵的挖掘,因此幼教专业在课程安排上可进行模块设计,将职业方向、科研方向以及基础知识方向分为相应版块,立足学龄前幼儿特点,在充分了解幼儿心理学、生理学的基础上,全面设计、规划幼儿读物、玩具、教具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研究,使个人能力多元化延伸,实现理论到实践的双向激活。

3.健全校企(多元)合作机制。校企合作是高校就业的有效途径,幼儿园、早教培训机构是幼教专业学生首选的就业方向,因此幼教院校应加强与幼儿园以及早教机构的合作。此外,妇幼保健医院、幼儿服务机构、相关出版发行机构以及动漫企业,都有幼教人才的需求,具有多重能力、多元化发展趋向的幼教专业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事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增强其实际动手能力,并了解行业发展情况,提前融入到多元化的发展环境中去。另外,从事社会幼教的相关企业也可以为幼教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些实践场所和实习机会,便于幼教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专业环境中充分消化理论知识。总之,校企合作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幼教院校通过企业解决了幼教专业学生实习环节的实际问题,而企业通过院校的实习安排,获得免费的人力资源,同时双方在合作中也可以进行一些学术探讨与交流活动,共同提高专业能力。

4.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提高学生实践参与能力的培养。幼教院校在教学方式上,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习惯,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手段,全面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穿插使用讲授法与讨论法,通过多方搜集幼教活动的真实案例,准备各类数据信息,再通过案例分析以及情境设置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建立起具体生动的认知印象,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进行知识的转化和融合,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最终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也可以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由学生安排实践教学,通过现场模拟和现场还原,使学生真实体会到幼儿教学的真实气氛,激发幼教专业学生的个人应变能力和处事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各项相关能力,如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课堂掌控能力等。当然,网络资源也可以广泛运用到幼教学生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来。

三、结语

幼教肩负着学前教育的重任,是基础教育的启蒙环节,对幼儿早期智力启蒙和习惯养成起著重要作用。幼教从业人员的专业培养,离不开高校的培养机制引导,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实现个人能力的迁移,实现个人能力的多元化转换,同时也为培养多元化人才构筑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柳国梁.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2):66-71.

[2]梁钊华.全实践教育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01):125-129.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机制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校企互动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跨学科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研究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