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2017-05-26李晓宇

南北桥 2017年9期
关键词:经验教训人文素养初中历史

李晓宇

【摘 要】历史是一个国家的过去,是我们缅怀过去的证明。了解历史可以让我们对我们的祖先有更多的认知,让我們对过去的人们做的事情做出客观的评价,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初中历史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良好的个人修养,还可以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对自己所学知识的调动和运用。由此可知,学习历史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 经验教训 爱国情操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04

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英国的著名学者这样说过。在初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忘记历史,不管是辉煌还是耻辱。一个人不能忘本,一个国家更不能忘本。我们国家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也不能忘记过去的辛酸,要时刻警醒自己。我们要向前走,也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历史是我们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那么学习历史究竟有哪些重要性呢?下面我就谈谈我自己的思考。

一、更好的了解人事的得失兴替

“以史为鉴,可以通古今”,我们每一位读过初中的人都知道,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中,明明白白的记载着我国每一个时期的发展,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发生的每一件大事都可以从历史课本中得知,初中开设的历史课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读史使人明智,丰富的历史知识从来就是人类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正如旧书《增广贤文》里所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简单地说,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把它作为我们开启人生大门的钥匙。对于我们而言,历史最大的好处就是借鉴其中的人与事,不至于重蹈前人覆辙。比如:诸葛亮在出师北伐时,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所言:“亲贤臣,远小人,此前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就是在告诫刘禅此乃前车之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告诉我们的领导人该如何用人。隋炀帝贪图享乐、昏庸无能、残暴统治,最后导致王朝的灭亡。然而,唐太宗吸取隋朝的教训,提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开创了大唐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古代各王朝的兴衰让我们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就是认识到这一点,从而赢得天下。总之,历史作为一面镜子,对我们了解当前局势、国际大环境及在对个别事件的解读上,会有更深邃的分析力与眼光。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在初中生的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历史课程了解历史文化。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还可以从历史课堂中培养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明白了他们就是国家的未来,让他们从小就拥有一颗爱国之心。民族英雄戚继光怀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崇高志向荡平沿海倭寇,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面对列强,清政府软弱无能、屈服妥协,使中国丧失了一系列主权。但“堂堂神州,岂容蛮夷肆虐”,无数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富强而前赴后继。林则徐虎门硝烟,葛云飞血沃定海,左宝贵忠魂荡平壤,戊戌六君子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孙中山为民主共和而毕尽心血,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为新中国而英勇献身,等等,他们的身上无不体现着中华的傲骨、民族的脊梁,他们的浩然正气垂范后世、彪炳千秋。这些史实又怎能不使学生激情昂扬呢?怎能不让学生深深感悟民族责任感的重要呢?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课堂,定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有着许多的好人,会让学生崇拜不已,也有许多的坏人、叛徒和卖国贼,让学生很厌恶,在初中时期的学生都有一个英雄梦,希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英雄,所以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向好人学习,让自己的个人修养不断向好人靠近。如此一来,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历史人物,还会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修养。周总理说得好:“历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像记忆对于个人一样,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而一个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我们更应该去学习历史,努力提高自己的历史文化素养。历史文化素养包括历史科学素养、历史知识素养、历史人文素养三个部分。历史科学素养指的是对待历史的科学精神和求真、求实态度。历史知识素养包括历史知识、历史方法、历史能力、历史态度与历史情感。历史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的意识、人文的态度、人文的情怀、人文精神和人文的价值取向,侧重于教人求善、求美,强调确立高尚的品格和人格修养,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四、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初中的历史课程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它不仅是故事,还是历史,所以我们在历史课程中还可以结合其他的学科知识,说说其他学科知识的历史,还可以把历史故事当作题材使用。由于历史贯穿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再加上当前学科之间的渗透日益增强,基础教育课程大整合和高考“3+X”模式的推行,都要求历史教师除了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更广博的知识。广泛涉猎经济学、法学、地理学、社会学、美学、宗教、建筑等各个领域,教学中运用多学科知识去丰富和加深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理解,从而使我们的授课具有开放性特点。而且每个学科都有它的历史,由此也体现了历史的重要性。

总之,历史教学是不可或缺的科目,历史可以体现人性的真善美,亦可揭露出人们最丑陋的一面,在初中开设历史课程让学生更好的体现自己内心对别人,对历史的看法。也给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时候形成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历史教学是初中生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历史老师应该利用好这门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相应的素质和能力。

猜你喜欢

经验教训人文素养初中历史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东山岛抗登陆战斗经验教训及启示
抗美援朝战争中武建里穿插战的经验教训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的经验教训
美军注重吸取军事历史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