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生识字教学方法探讨
2017-05-26罗属荟
罗属荟
【摘 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探讨,提出借助拼音识字、猜谜语识字、加减识字、编儿歌和顺口溜识字、组词识字、部首识字和在阅读中识字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出要依据班级学生实际探索具体的识字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关键词】识字教学;识字方法;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9-0070-02
汉字具有音、形、义三方面的特点,识字能力的高低与大脑左右半球的开发有着极大的关系。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识字不像看电视、听故事、观看音乐会那么有趣,教师需花大量的时间教学生如何识字。识字能力的高低,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进度。新课标规定,小学语文低年级需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为有效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还要教给他们正确的识字方法,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进行教学成了低年级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从汉字本身的规律着手,改革以往枯燥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多种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兴趣和技巧,使低年级小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识字,而且能够感受到我国传统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一、借助拼音识字
刚跨入小学的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幻想和希望,但不知道从何学起,首先接触到的汉语拼音学习是他们要面对的第一关。这部分知识内容单调、枯燥、抽象,它来源于生活但远高于生活,使学生感到迷茫。如果老师只是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写、拼,学生肯定不感兴趣。教师可从汉语拼音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专题训练,使学生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在教材“看图说话、拼音”部分要求学生学会很多个汉字,所以在教学中学习识字时,可以结合画面组词,让学生边说边识字,从而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识字水平。还可以根据拼音的发音不同,让学生组词造句,使枯燥的拼音字母学习变得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有趣,促使学生利用拼音自主识字、阅读。
二、猜谜语识字
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产物,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猜谜识字是利用编谜语和猜谜语的形式,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适用于间架结构相对简单,每个部首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汉字。谜语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大多数谜底都是学生熟知和感兴趣的事物,通过猜谜语来巩固已学的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化的丰富多彩。比如:“一口咬掉手尾巴”(告)、“一点一横,叉叉顶门”(文)等,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帮助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学生在“猜”的过程中,很自然地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义。
三、加减识字
在教学独体字时,教师可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笔画、结构,再指导学生用加、减、改笔画等方法来认识更多的生字。如在黑板上先写一个“口”,再拿出一个小棒问“口”加一横是什么字呢?加两横呢?快摆一摆试试吧!这样安排,激活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课堂教学一下子活跃起来,连平时识字不感兴趣的同学,也在积极想办法,动手拼摆。同学们一会儿皱眉头,一会儿动手摆试,一会儿嬉笑,似乎恍然大悟的样子,一会儿又低声讨论着什么。不久,就七嘴八舌开始说起来了,有的说“日”“田”,有的说“目”,还有的说“甲”“由”。然后教师趁热打铁提出:“田”字减一笔又是什么字?谁说得好就奖励谁。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同学们认识了“日、田、目、甲、由、申”,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识字劲头更足了,同时让学生把数学中学到的加减法迁移到识字中来,对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孩子们不仅喜欢,也能增强识记的效果。还可以出一些偏难的练习来考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门+口=?”(问)、“早+艹=?”(草)、“草-艹=?”(早),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四、编儿歌和顺口溜识字
儿歌和顺口溜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来帮助学生识字,这种识字的形式特别容易被学生接受,能使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识字,儿歌和顺口溜描述的事物多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使学生容易理解其寓意,进行理解性记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识字效果。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一些简单儿歌和顺口溜,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和总结的能力。比如:一个人,他姓王,口袋里装着两块糖(金);“一人胆子大,敢把大王压”(全);“两个小儿土上坐”(坐);“两人为从”“三人为众”“三木为森”“不正为歪”“小土为尘”“小大为尖”。儿歌和顺口溜识字的方法,幽默风趣,寓教于乐,易学易记,既能展现语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识字的效果。如学“爱”字,念:“爪字头,平宝盖,小朋友真可爱。“小小铅笔尖尖头,上小下大要记牢(尖);小朋友们要坐直,身体不正就要歪(歪);大口妈妈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等等。
五、组词识字
组词识字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字基础,由字而词、由词而句是个学以致用的过程。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要获得支撑性和扩张性的认识,是需要将相对孤立的字扩展一番,这样更容易在一般规律下获得更多的进步。如通过理解形符意义,学习形声字。在教学“材”与“财”这组形声字,從形符着手分析,“材”从木,和树木有关,树美成材,故“材”为木材、材料、建材等。
六、部首识字
这种识字法是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换掉字的偏旁,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形声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记忆请、情、清,利用已学过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联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与“水”有关,又理解了字义,“请”,请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个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加上“竖心旁”。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识记字,既利于掌握汉字的音,又利于掌握汉字的形和理解汉字的义。
七、游戏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这一问题,通过实践发现,巩固识字的好方法是让学生进入“游戏王国”,在轻松愉快的玩耍中记住字形。因为低年级学生都喜欢玩游戏,所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学生会对识字产生浓厚兴趣。
八、在阅读中识字
阅读中识字是根据人的记忆规律,注重开发无意识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把朗读和识字融合在一起,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多次地和生字见面,将课文中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学生对生字也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和记忆。在阅读教学中识字,教师要重视利用上下文,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在整合的学习中完成识字教学任务。例如在学生初读、细读、精读课文的过程中让他们自主识字,再根据学生认字的情况,挑出没有认会或记得不牢的字,进行有针对性的识记、巩固和检查,使学生喜欢阅读,善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拓宽他们的思维。
识字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科目的基础,识字教学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识字教学工作任务艰巨,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量大。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开動脑筋,创造出最合适的识字教学方法,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努力让孩子们从识字学习中品尝到快乐、体会到成就感,在生活中能够自主地识字,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是每一名教师最快乐的事。
参考文献:
[1] 李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成效[J].科教导刊(下旬),2016,(1).
[2] 马金龙.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6,(17).
[3] 李小环.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12).
[4] 骆婧,王洪礼.奇象记忆数序形象挂钩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运用[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7).
[5] 王珂珂.浅析童谣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9).
[6] 陈传锋,董小玉,徐缨. 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与小学识字教学[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编辑:胡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