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

2017-05-26周良涛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写作小学语文教学

周良涛

【摘 要】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而写作作为语文课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心之一。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目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9-0068-02

语文写作能力是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良好的语文写作能力体现了一个学生优秀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了教师对写作教学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的重要性,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的重要性

1. 体现学生综合语文素养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离不开听、说、读、写。而作为四项之一的写作,却能综合体现其他三种能力:只有其他三种能力都强的学生才能写出高水平作文。所以写作体现了小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是考查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

2. 培养学生的智与德

写作也是一种思想表达,是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对问题的观察的体现。一篇好的作文体现了学生活跃深刻的思维,体现了学生的智力水平。通过教师写作教学的引导,能够把握学生正确的写作方向,引导学生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纠正学生的思想误区。

3. 奠定语文写作的基础

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教学,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能对写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日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要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写作习惯,使其反映学生真实的思考与感悟。

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写作形式过于形式化

目前,许多人对于小学语文教學存在错误的认知,急于求成,过于关注仿写、积累名言等写作“速成法”。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教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好词好句,并做出典型示范。这样的方法虽然能使学生的作文语句看起来更为美观,但是从长远来看,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容易形成一种固化的写作方法,使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

2. 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有待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经常在写作时无从下手,没有写作的灵感与思路。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最为根本的原因是缺乏语文积累。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对于文章的内涵不能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事物缺乏感悟。学生缺少灵感素材的积累,导致没有内容可写,对语文写作产生惧怕心理,不易于今后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语文教师要重视这一问题,对这类学生要进行鼓励与引导,让他们感受语文和生活的魅力,提高自信心。

3. 作文写作缺乏真情实感

情感是写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能打动人的作文都具有真诚的特性。但是,从目前小学生写作的普遍问题来看,许多学生缺少的正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这是一个很大的短板。部分学生为了使作文语句看起来更为优美,运用一些并不符合写作实际的名言名句,或者编造一些不符合生活实际的内容,这样的作文逻辑感差,也缺少能打动人的感情。这可能是学生对写作要求有错误的认知,认为语句优美的文章就是好的文章,对于文章思想感情缺乏重视。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强调这一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重视自己思想的提升和发展,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过于重视课文教学,缺少写作训练时间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文教学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花费许多时间来进行课本教学,且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不生动,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文的教学过多,相应留给写作教学的时间也就过少。学生缺少课堂时间来进行写作训练,就容易形成对写作不够重视的错误心理,写作的目标也不够明确。教师应该认识到写作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将写作教学融入课堂之中,提高学生对写作的重视程度和熟悉度。

5. 写作目标不明确

部分语文教师对待写作教学不够正式,自然对写作的目标和要求也不够了解。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教学思路,学生也因对写作目标不了解、不明确,养成写作随意的不良习惯,无法保证基础的训练时间,也就无法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能力。

6. 过于重视写作数量

虽然保证一定的写作数量对提高语文写作能力必不可少,但是过于重视写作数量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写作数量,在给学生布置写作作业时却对质量不够重视。例如,部分语文教师提出三天写一篇日记,一周写一篇作文的要求。部分学生也因写作任务过重,把目标定在完成任务上,不够重视写作的质量。教师也不会认真阅读作业,无法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写作建议。这样的写作只是一种无用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却只得到了很小的成效。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写作的数量,更要重视写作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方向和方法

1. 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

小学生写作时无从下笔,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开阔的写作思路,缺乏想象力和创新力。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思考,总结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力的方法。例如,为了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课外阅读量,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丰富有趣的语文活动,如讲故事比赛等。通过这些方法,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学生语文的积累量,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

写作技能的训练不同于其他语文能力的训练,需要更加灵活。写作能力不能靠死记硬背来提高,而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为了适应小学生的特性,适当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写作题目,提高学生对于写作的投入程度。小学生的写作训练不能脱离生活的实际情况,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切实增强学生写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动力。学生对于写作有兴趣自然会加大对于写作的精力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也就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更为关键的。若是只为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将体会不到任何的快乐和成就感,就会把写作当成一种负担,把语文这一学科当成一种负担,这对以后的语文学习是十分不利的。教师在选择作文题目时,可以适当放宽标准,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题目,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真情实感的流露。

4.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小学生的生活体验过少,导致写作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入手,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更贴近社会、贴近大自然。另外,要引导学生重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思考与感悟,养成良好的观察与思考习惯。学生思考感悟的多了,写作的兴趣自然会加强,在写作中获得快乐,也能提高写作的质量。只是依靠阅读量来支撑小学语文作文是不够的,亲身体验才是提高作文水平需要的。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优秀的作文来提高作文水平,但真实的思考才能写作出更高水平的作文,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真实体验的引导是只可多而不可少的。

总而言之,要总体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切实思考当前写作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多元化的教学改进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之后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本文对目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思考与总结能为优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4,(39):63.

[2] 王春华.论小学语文教学之写作教学研究[J].课外语文(上),2016,(8):69.

[3]丁建凤.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1):44.

(编辑:赵 悦 实习编辑:叶雨薇)

猜你喜欢

写作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