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引领合作学习
2017-05-25丁祥俊
丁祥俊
一、项目任务,是引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源泉
有了任务,小组成员才有共同的目标;有了目标,小组成员才有努力的方向。离开了目标,就如一个没有方向盘的超级跑车,即使拥有功率再大的引擎,最终仍是废铁一堆,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而项目作为载体,任务作为驱动,项目任务就成了小组合作的引擎,促使小组成员间互相合作。
例如,在《欧姆定律的应用》一节的教学中,一般教师首先出示一只2.5V/0.2A的小灯泡,然后提问:“要让这只灯泡正常工作,至少需要几节干电池?应将这只灯泡如何连接到这个电源上才能正常发光?与它串联的电阻应该是多大?”接着就问学生桌上的器材是否符合要求,怎样才能知道。学生结合前一节《欧姆定律》的学习,很容易想到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U/I,从而设计出实验并进行实施。这样的任务太过直白,会让学生感觉是在应付考试,从而产生反感情绪,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表面看来热热闹闹,其实多数小组成员根本没有投入到学习中。这样的小组合作就会有形而无实,课堂效率也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我们将这个任务设计成:你能否利用桌子上规格为4.28Ω/m的漆包锰铜合金丝,制成一个符合要求的定值电阻?这就一改传统教学中应试式的解题和实验,变成一个新颖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就会被调动起来,小组成员就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完成任务而通力合作。接着,教师又抛出问题:“你制作的定值电阻真的能让小灯泡发光吗?它的电阻真的是2.5Ω吗?”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求知欲也被激发出来了,况且这又是他们自己制作的电阻,因此让他们去测电阻的阻值,他们不但不反感,反而会为了证明他们的能力而立即进行实验,每个小组成员作为主人当然会全身心地投入。
二、项目实施,是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纽带
项目学习就是探究性学习,或者说是体验式学习,其宗旨就是让学生通过更多的实践获得知识和乐趣,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如果把项目比成一项工程的话,那么为了完成这个工程,大家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这个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样,为了顺利地完成项目任务,小组成员能紧紧地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地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为了完成制作2.5Ω的定值电阻,如果仅仅依靠小组中的个别同学,那是很难完美地完成任务的。首先要通过计算求得2.5Ω的电阻应该截取多长规格为4.28Ω/m的漆包锰铜合金丝?其次,截下的锰铜合金丝怎样处理才更加美观?再次,制作成的定值电阻怎样才能更加方便而准确地接入电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每个小组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小组成员势必要围绕遇到的问题多交流、多讨论、多合作,因此各小组成员就会紧紧围绕任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当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小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同,肯定会出现有的小组进展比较顺利,而有的小组进展比较慢,甚至开始有一段时间没有进展等情况,这时教师一定要耐得住性子,要充分信任学生。只有经过小组成员间的共同合作而完成的作品才会使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也只有经过他们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获取的知识,才是他们真正掌握的知识。
三、项目评价,是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
有比较才会有进步,比较可以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教师适时、合理地对小组进行评价也是一种比较,它能促使小组与小组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哪怕教师只有几个字的简单评价,如“你们的设计很有创意”,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动作,如点点头或拍拍肩,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教师的评价能增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说出意见、勤于解决问题的信心,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热情,给予了他们合作的信心。
另外,项目评價是多元的。除了教师的评价外,还应该加强小组成员的自评和互评,只有发挥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发扬民主、引起竞争,才能真正推动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