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资源

2017-05-25刘玉乙

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种植园花卉校本

刘玉乙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资源,对于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充分挖掘学生个性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意义极其重大。

一、依托自然教育实践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资源。

我校利用两年时间建成了自然实践教育基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是开发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校本教材。

我校根据现实状况,跳出了大多数实践活动课程以文化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拘囿,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具体的实践内容:活动的内容领域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学生动手实践;内容更为丰富,有利于促进学科之间的整合,也有利于学习知识的应用;以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开发能够充分发挥环境优势的教学资源。经过课题小组反复研讨和斟酌,确定课题内容,编写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体现新课程理念,能充分展示地域文化色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教材的主要内容有:设计种植园、走进种植园、种植园里的花卉与树木、种植园里的蔬菜瓜果、种植园里的农作物、家乡的宝果——无花果。

二是让学生学会种植花木蔬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我校将3.8亩自然实践教育基地划分为花卉和蔬菜瓜果两大种植区域,并用行道砖将所有种植区域进行分区硬化,制作相应的标示牌,分配给不同的班级进行管理。蔬菜种植区种植各种常见时令蔬菜,班级自选品种,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自主完成蔬菜的种植和日常管理,从而掌握一些蔬菜瓜果种植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花卉种植区主要以木本花卉为主,种植包括月季、迎春、木槿、紫丁香、玉兰、贴梗海棠等近十种不同品种。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校本教材中安排了“我的种植小实验”“田间管理”“认识常见花卉”“花卉的种植技术”“常见蔬菜的种植”“无花果的种植”等内容。

三是与学科课程知识融合。

在校本教材中,了解土壤的内容与化学学科有关;土地测量、苗木购置、成本计算等与数学学科相关;标本的制作、蔬菜瓜果的营养价值、科学的饮食搭配与生物学科有关;麦秆画的制作、蔬菜玩偶的制作与美术学科有关;植物的人文特性、精神品格与思想政治学科相关;植物蕴含的文学内容又与语文学科相关。通过不断地开发各种资源,不仅丰富了校本课程内容,还拓展了学科知识,促进了学生的学科学习。

四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研究的内容。

虽然我校的学生来自周边农村,但因家长的溺爱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等,这些孩子对花卉蔬菜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营养价值和文化内涵等了解甚少,因此我们就把这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点加以整理和提炼,设计出一个个活动主题,如种植基地的设计、我的种植小实验、制作叶贴画、水果营养价值的测定、食谱的设计、无花果的深加工等,引导学生开展小观察、小调查、小实验、小课题等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发挥课程资源的育人功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学生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是对各种蔬菜的种植却一无所知。为此,我们将实践基地由初一至初三的各班级分块承包,分别承担常见蔬菜、果木、农作物、花卉的种植和管理工作。我们组织学生平整土地,种植花木,栽培蔬菜,进行田间管理,如拔草、除虫、浇水等,就是这样的苦乐磨炼,真正实现了“我动手、我实践、我体验、我成长”,学生不仅有了能力的突破,还收获了爱心,也更能体谅父母劳作的艰辛。蔬菜收获了,学校食堂进行加工,学生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个个喜笑颜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保存学生在劳动基地的成果,我们在塑料水果、蔬菜模型的启发下,成立了纸浆模型制作小组。经过反复摸索,终于掌握了模型的制作要领,将基地的茄子、黄瓜、南瓜等制成了模型,可以长久保留。学生对此项活动兴趣浓厚,尤其是看到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现的时候,眉宇间都透着笑容,就连平时不善言语的同学,谈到自己的作品都津津乐道。杨阳同学的纸浆作品《水果模型》参加威海市中小学实践作品评选获得三等奖。威海市实践与创新现场会上,我校学生利用纸浆模型制作的《未来之树》受到了参观者的好评。未来之树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栩栩如生,很多参观者情不自禁地想伸手摘下它们。

同时,我们还注重与家长联系,开展亲子活动,让有经验的家长走进实践基地,与学生同劳动。为了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参观了寿光的蔬菜博览园,锦绣“姜”山、立体种植、超大南瓜、超级番茄等让学生感受到了高科技的魅力,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看来,种植蔬菜也需要知识啊,寿光的农民伯伯真牛。

三、利用开发的课程资源,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

我校坚持按照国家规定的课时来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年级的课程表,并把课程管理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在实践初期,最困扰教师的是,实践课究竟应该怎么上?没有现成的例子可仿,但每位课题组成员心里都很清楚,不能把实践课单纯地上成“劳动课”“资料赏析课”。课题组成员和老师们一起,上课评课,经过反复实践探索,形成了“了解——体验——展示——提高”的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即:活动伊始通过展示学生提前自主收集的图片资料等,使学生对即将开始的课题有一个初步认识;第二个环节——动手体验,学生动手动脑进入真实的体验过程中,在动手中感受劳动的快乐,体会创新的魅力;第三阶段——活动成果展示,这一环节不仅仅是交流学习的过程,更是学生评价提高的过程;最后,对实践成果进行文化艺术思想的升华,将实践课与一般意义的劳动区别开来,让实践活动有一个质的飞跃。如《花卉的嫁接》一课,上课一周前,教师将课题公布给各活动小组,各自组织收集材料并准备相关器具。授课伊始,《像梨的苹果》的故事就把孩子们深深吸引住了,嫁接术的神奇让孩子们瞪大了眼睛,接着是分小组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按照教师的安排,有的介绍了嫁接的方法,有的介绍了嫁接在现代种植业中的作用,同学们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对嫁接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最活跃的时刻莫过于动手体验了,同学们走进种植园,在教师的指点下进行嫁接,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把接穗插入到各自的砧木中,包扎起来。小组互评阶段,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最后,教师介绍了嫁接在思路拓展上的重大突破和在不同领域应用的重要意义,将学生引领到一个更高处。这样的一节课,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嫁接的技术,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更重要的是在思维和眼界上有了新的突破,这会让他们一生受益。

探索沒有终点,我们还将继续研究,开发出适合学校特色的校本化课程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

猜你喜欢

种植园花卉校本
李鱓·花卉十二开
美国:种植园安全举措事关食源性疾病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小种植园里的劳动故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花卉之二》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