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制首诊的舶来经验可借鉴吗

2017-05-25陈颖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保险人全科家庭医生

陈颖

从国外经验来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制度杠杆能否有力发挥,取决于两点:

一是強制首诊。英国实行全科医生“守门人”制度,所有居民必须在全科诊所注册后,才能进入医疗卫生系统。也就是说,有病先看全科医生是英国人享受免费医疗福利的必要条件。除急诊外,英国医院不直接接收普通门诊病人。

美国则是以保险形式强制首诊。该国的医疗保险公司HMO要求保险人选择家庭医生,转诊需要家庭医生认可和推荐,保险人就诊需要在保险覆盖网络内进行。

但强制首诊的舶来经验是否可以为我国借鉴?

用行政命令,强制基层首诊的方式显然行不通,这与分级诊疗的初衷背道而驰,是置患者的利益于不顾。患者的情况不同,也有可能对自己的病情不太了解,出于保险起见一开始就去大一点的医院就诊,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而在英国等国,强制首诊之所以走得通,是因为有均质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作保障。病人对医生同样的信任,就不会产生额外选择的需求。英国全科医生培养是5+2+3模式,历时10年、花费约50万英镑(约400万元人民币)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全科医生。

数据显示,英国全民健康服务体系中90%的初级医疗服务都是由全科医生来提供。相较于专科医生,他们的收入也更有吸引力,每年收入约为11.6万英镑。

所以,还是要着力弥补国内医疗体系“金字塔”的结构性缺陷,即基层医师岗位的全科医生严重不足的问题。“金字塔”塔基不稳,做不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医院战时状态”的问题。

猜你喜欢

保险人全科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签约体检的中医体质辨识及指导
最小化破产概率的保险人鲁棒投资再保险策略研究
国家卫计委: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成立全科医学系
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
家庭医生能破解“看病难”吗
我国正式建立再保险人保证金制度
我国全科医生缺口巨大
新加坡逾六成基层医疗医生 成功注册为家庭医生
公益与私益的融合
三金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