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信息技术,提高趣味木艺课程特色的教学质效

2017-05-24李梅萍

新课程·上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木艺园本教学活动

李梅萍

“趣味木艺”作为我园的园本课程特色,以“木”为载体,以“艺”为目标,将美术教育和木艺课程有机结合,是利用木质材料开展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幼儿美术活动,进而丰富拓展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促进幼儿在审美情趣、创造性表达等多方面的表现。

实践证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现代幼教领域中已经作为幼儿学习的一种认知工具,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自主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从而提高了“趣味木艺”集体教学活动的质效,也为园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总结我们依托信息技术开展趣味木艺集体教学活动的经验,要遵循如下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是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了。视频和PPT有助于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改变了以往美术活动中教师示范的传统模式,减少了教师讲解的时间,把时间留给孩子去操作,也帮助幼儿更直观、更清晰地了解制作的过程,有效优化了木艺教学活动。

案例:柳树姐姐

我们结合季节在带领幼儿外出参观及观察柳树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园本木艺特色开展了木艺活动“柳树姐姐”。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了解柳树的特征,活动开始我以播放寻找春天的PPT为导入形式,引起幼儿兴趣的同时,让幼儿重温之前找到过的春天。

前期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现有经验。接着,我就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不完整的柳树图片,让孩子们观察。他们很快就发现柳树姐姐没有长长的头发。

我说:“是呀,春天到了,我们的柳树姐姐头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我们一起帮它长出美丽的头发吧。”说完我给孩子们播放了事先准备好的示范视频让孩子观看,加深印象。通过直观的视频观察,幼儿很快掌握了用木屑作画的流程和技能,画面效果比较好。

幼儿在接触木艺集体活动初期阶段,教师的示范是必不可少的,但这又和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的二期课改精神有一定的冲突。如何改变教师的示范形式,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同时让示范更有效,更具互动性,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而视频技术很好地帮助我们突破了这一瓶颈问题。通过播放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看清了操作步骤,作品效果更好了。

二、趣味性原则

幼儿的注意力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稳定,易受情感支配,很容易分散。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是教师出示范例—讲解范例—幼儿模仿—教师讲评,对幼儿来说,枯燥的形式缺少审美的感知,幼儿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对活动不感兴趣。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木艺集体教学活动因声色并茂、动静结合、高度智能化等强大的技术,使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能形象、有趣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案例:小花园

在今天开展小花园的活动中,为了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在“导入”和“教师示范”环节,我都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在情景导入中,我利用PPT课件展示“小花园”画面,既唤起了幼儿对小花园的前期记忆,也让幼儿更为直观地观察到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在教师示范环节,我借助视频里的操作示范,减少了教师示范的时间,以保证幼儿的操作时间。同时,由于视频是俯拍的,幼儿在观看视频时也更能看清每一步的细节,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参与活动的兴趣也比较浓,大大提高了整个活动的效率。

合理借助PPT课件和视频信息技术,在情境中引导幼儿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高,参与活动的专注性强,参与活动的心情是愉悦的,那么这样的活动便是成功的,有效的。

三、有效性原则

在我园特色趣味木艺美术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帮助实现了教学最优化。

案例:美丽的蝴蝶

结合春天主题,我们还开展了木艺活动“美丽的蝴蝶”,目标是让孩子感受蝴蝶的对称美,并尝试运用木皮来剪贴蝴蝶并进行装饰。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网上收集各种有代表性的蝴蝶,做成PPT让孩子欣赏。在欣赏过程中孩子会发出惊叹声:哇,好漂亮呀,两边是一样的。这是什么蝴蝶呀?在观察结束后,老师就演示如何剪贴出美丽的蝴蝶。孩子饶有兴趣地看着,当他们把一幅幅美丽的作品完成之后,我马上拍摄下来并在电脑上播放出来。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电脑里播放出来时,孩子别提有多开心了。

本案例中教师应用电脑演示,较好地处理观察感知环节。教师能直接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的共同沟通交流,并及时掌握幼儿反馈的信息。幼儿看得清楚,听得仔细。如果幼儿有疑问,还可以再次演示,强化示范步骤,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并且节约示范用的时间,使孩子有了更多的练习时间,更好地提高了活动质量及效果。

四、辅助性原则

视频教学能将教师要传授给幼儿的知识、技能等内容制成视频模式,方便幼儿观察、学习,是现代化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辅助工具。但是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信息技术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只能輔助教师的教,辅助幼儿的学。对信息技术教学,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不能抛弃传统教学中合理有效的东西,更无法取代教师在趣味木艺集体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当前,我们教师在开展木艺活动时,总少不了借助一些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但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要适宜、适度,否则会适得其反。下面,我就通过两次活动的开展来进行说明。

案例:美丽的花

实录一:在木艺活动“美丽的花”中,我三个环节中都使用了视频和课件,使得整个活动中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包括操作时也安静不下来,看着滚动的视频一直在说话、交流。“这是红颜色的花。”“我喜欢黄颜色的花。”“我喜欢橘子颜色的花。”……活动效果不理想。

实录二:针对第一次活动情况,我进行了调整。不是每个环节都使用视频和PPT,而是在引起兴趣和教师示范时使用了视频和PPT,让幼儿重点了解花的组成:花心、花叶和花柄。这一次,效果明显比第一次好,幼儿学习的专注性也强了。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活动中,所起到的效果是意料不到的。从两个实录中,看出了明显的对比。所以,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用,如何有效地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当前,有的教师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一整堂课都在摆弄设备,好像很热闹,却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的教师却手捧传统不放,认为用与不用无所谓,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是片面的理解。如何用,用得适时、适度,我们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来考虑,以确保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被合理运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术在趣味木艺教学中的运用为教师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并为其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提供了保证,又使孩子的学习降低了难度,新颖的刺激让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并大大提高了孩子学习兴趣。结合我园木艺特色,通过网站欣赏木艺作品,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通过木艺DIY制作视频教学,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体验网上学习所带来的快乐,获得一种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教师通过“趣味木艺”专题网站对活动方案、木艺案例、心得体会、幼儿作品等进行交流,拓展了教学思路。家长通过浏览专题网站,能及时了解幼儿园园本木艺课程开展情况,参与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献计献策,从而真正有效地达到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木艺园本教学活动
地域文化元素在现代木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木工坊”在幼儿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