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现代文学中的母亲形象

2017-05-24胡雪双

现代交际 2016年23期
关键词:觉醒封建礼教母爱

胡雪双

摘要:在文学作品中,母爱是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不少文学大家都塑造了性格鲜明的母亲形象,大多是慈祥仁厚的,而时至现代,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的演变,处于大环境中的女性的心理与意识也随之变化,或顽固或觉醒,作为母亲的这一部分人也得到了作家们的关注,由此,现代的一大批新的母亲形象被描绘出来,相较之前的千篇一律,现代文学中的母亲形象更加有血有肉。

关键词:母亲形象 封建礼教 母爱 觉醒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28-02

母亲自古以来就是作家写作的重要主题,母亲也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是母亲的形象各具特色,不同的时代也塑造了不同的母亲形象,母亲作为独立的“人”的形象出现在五四运动之后,而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母亲的形象也就在历史上被划分出了不同的阶段,同时母亲作为一个独特的主体被中国现代作家进行了不同的塑造,收录在不同的现代文学作品中。本文就现代文学中的母亲形象作出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主要分成了如下三类:

一、充满诗化情感的理想型母亲形象

现代文坛中有一位男作家郁达夫,作品中通過母亲来表达母爱可以拯救人生苦难的思想,因此他笔下也出现了许多美好的母亲形象。他的作品《血泪》中一位游子饥寒交迫晕倒在江边时想到的是儿时母亲怀抱他喂他吃米糕的画面:“当时我睡在母亲怀里……把一口米糕塞在我的口里,我闭上眼睛,把那块糕咬嚼了几口。”寥寥数语描绘出了一个慈祥无私的母亲形象,通过游子一系列变化表达出母爱是人生困顿时期的精神支柱,可以鼓舞失意落魄的人走出困境,这一主题下的母亲就拥有美好伟大的理想型形象,充满着温馨娴静的诗意。对理想型母亲形象进行塑造的还有鲁迅,《补天》中的母亲拥有着强大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表现了在“五四”时期新思想冲击下,人民思想的逐步开化和对理想中的母亲强烈渴望的心态。这样的母亲是伟大并散发着圣洁光辉的,是可以使人感受到无限温暖甚至发挥出超乎寻常的力量的形象。

在中国的传统中,一直都是慈母严父,母亲固有的慈祥温柔的形象也就成了中国人心目中完美人性的代表,而文学作品中对母女情深细节的描述也使得母亲的形象更加高大,甚至成为了一种可以战胜任何困难的伟大精神力量,支撑了无数失意、彷徨的人度过苦难的岁月。相比于五四时期的男性作者,女性作者对于母亲的描述更加贴合实际。石评梅在《母亲》中这样写道:“……为了你,我才眷恋着故乡,母怀是我永久依凭的柱梁。”这种情感十分真实,因为母亲的存在才更加思念故乡,更加思念母亲的好。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苦苦挣扎着的女性,在无比煎熬的时刻里便会想到母亲的温柔和那种无可代替的安全感,母爱就是她们唯一可以与现实对抗的武器,带给她们力量。除了具体可感的母亲形象,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涉及模糊的母亲形象。林丹娅在《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中指出:以“母亲的名义书写无名的自己”,其实这并非真正是母亲写给自己的,而是“五四”时期,女性作家的性别意识觉醒的体现,以母亲作为女性的载体,通过母亲这种充满着圣洁、慈爱的光辉形象勾起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憧憬,抒写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冰心在《超人》中的圣母形象就是她抒发自身感受的载体。我们潜意识中的母亲也是活生生的人,拥有着自己的家庭、工作、孩子,也有着自身的感受和不同的情绪,但是上述提到的文学作品中,却都没有表现出一位母亲最本质的喜怒哀乐,也就是说,作者并没有以一个母亲的视角进行写作,当然也无法洞察作为一位母亲所该拥有的生活和心理世界,因此,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母亲仅仅是作为一个抒情载体出现的,是一个抽象而独特的概念,却并无具体实际的形象。这是女性解放初期的必经之路,也为以后的作家塑造母亲形象打下了基础。

二、被深深损害的奴隶母亲的形象

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坛中崛起,其中塑造的奴隶型的母亲形象使人们的目光逐渐转向现实人生。这一时期,在黑暗的封建统治压迫下,饱受精神与物质折磨的一批女性形象暴露在世人面前,其中奴隶型母亲的形象最为生动也最发人深省。这些文学作品真实的演绎了旧社会中作为底层人民的母亲们所经受的物质匮乏、精神贫瘠的苦难。这些作品中的母亲形象是理想型母亲形象的对立面,但其实也是一种深化和补充,正因为有着这样一种悲惨的存在,才激起了作家们心中对理想型母亲形象的构建和刻画,而这种奴隶型的母亲形象也更为真实,更加撼人心魄。即便这些母亲可能愚昧无知,可能顽固不化,但是母亲形象中最本质的母爱仍在她们身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面对孩子,她们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在卑微的生命里尽可能释放最大的力量。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奴隶型母亲形象。

(一)被漠视的母爱

中国有句老话,孩子是娘的心头肉,怀胎十月,辛苦孕育,母亲对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千般疼、万般爱的,孩子就是母亲的灵魂,与生俱来的母子连心之感并非是人们的夸大,一个母亲失去孩子所承受的痛苦并非是一般人所能体会的。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儿子被狼吃掉了,丧子之痛让祥林嫂的命运变得更加艰难,而对于她的痛苦,人们不但不理解、不同情,甚至将这些当做谈资和笑柄,每天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地谈论着祥林嫂的遭遇;柔石《为奴隶的母亲》中,春宝娘爱秋宝甚至超过了春宝,但是在那个社会,她却不能拥有爱的权利,她只是一个花钱买来的生育工具,没有任何地位和价值,母爱的权利和母性的释放生生被人截断、漠视和亵渎,这对于母亲的人格无疑是一种撕裂性的毁坏。以上两个母亲形象,还有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的形象,都是对当时封建社会压迫下奴隶型母亲的生动描绘,真实地再现了失去孩子的母亲的悲凉、凄惨的人生处境,引人深思。

(二)思索母亲悲剧性命运

苦难母亲生活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时候的中国社会因为日寇的入侵和持续的内战是黑暗而混乱的,内忧外患的危急局面使中国社会满目疮痍,也使得人民饱受煎熬,生活极为困窘凄凉。即便当时“五四”运动如火如荼,声势大涨,但是存在了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制度早已在人们心中盘踞下了粗壮的根基,虽然民主平等的思想早已被传至大街小巷,无奈民众思想开化度不足,这种思想仅仅也成了一种虚无的口号,无法唤醒麻木不仁的群众。苦难母亲大多描述的是乡间偏僻之地的女性,本就作为“物”附属在男人身边,又地处偏僻,这些母亲根本无法接触到新的思想,开化心智也就更像痴人说梦,因此,她们就成为了这种环境下最大的牺牲品和受害者。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中的春宝娘,善良勤劳,但是她的丈夫滥赌成性,为了还债将春宝娘典当了出去,这就表现出作为底层母亲的命运的悲惨:她不是一个“人”,只是一件可以被任意买卖的物品,至少对于她的丈夫而言是这样的,男尊女卑的价值观和由此所导致的悲剧被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来,母亲的悲剧性命运源起于封建的腐朽思想。这种封建思想又是源于何处呢?正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自古儒家思想就是为统治阶级所服务的,而儒家思想确立统治地位的时候,就已是父权社会,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尊女卑”、“女子守三从四德”等就开始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有着强烈性别歧视的思想就将女性彻底压在了社会的底层。古代女子出嫁虽有名字,但嫁入夫家便冠以夫姓,久而久之,原本的名字就会被淡忘,因为作为依附品她自己的名字是无用的。萧红在《桥》中这样描述道:“黄良是她男人的名字,从她做了乳娘那天起,不知是谁把‘黄良的末尾加上了个‘子字,就算做是她的名字了。”而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中的母亲形象也从未出现过名字,总是以“她”或“春宝娘”相称,除却这个身份,读者甚至不知道这个“她”到底是谁。由此可见,在那个社会,女性的地位是多么低下,她们没有独属自己的东西,全部都是依附于别人而存在,这也是苦难母亲出现的根本原因。再比如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描述:鲁四老爷认为祥林嫂是寡妇,不干净,不让她帮忙准备祭祀的东西,祥林嫂伸手去拿时,却被“我”四婶慌忙制止,这无疑使得祥林嫂心中更加苦闷,自小处于封建礼教的捆绑之下,再嫁时她便要“一头撞在香案角上”,也落得个身子干净,现如今又被人嫌弃,她的内心是无法接受的。封建礼教让她只懂得“从一而终”是美德,但是却丝毫没有婚姻自主的意识,被封建意识毒害了的灵魂,结局注定是悲惨的。

三、觉悟型的母亲形象

觉悟型的母亲形象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可以说是奴隶型母亲的转型。中国社会的黑暗腐朽,日寇侵华的内忧外患使得人民难以生存,身在底层的母亲们更是受尽屈辱,生存的问题终于迫使她们开始思考,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这些奴隶型的母亲终于觉醒,开始从软弱的躯壳中逃离出来,转变成为一群觉悟的母亲形象。她们的转变,也是在民族觉醒的大环境下思想开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不甘堕落、奋起反抗的心灵写照,这也应和了鲁迅先生“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言论。在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的大环境下,她们作为曾经最受压迫的人,被时代改造成了最坚韧最顽强的一群人,为了家国,她们忍辱负重,成为了支撑民族的力量。丁玲《母亲》中的母亲曼贞、萧红《生死场》中的老王婆,都是受尽现实压迫,被逼无奈沦落至社会底层,但是思想的觉醒使她们奋起反抗,觉悟的力量使她们变得更加坚强。这样的她们成为了儿女真正的依靠,也是整个民族坚强的精神后盾。再比如洪灵菲《在洪流中》塑造的阿进母亲的形象是一位真正觉醒了的母亲,她能够以一个寡妇的身份支撑起一个家三十年,“她是吃了许多苦头的……只把她磨练得像一具铜像。”也能在民族危亡的時刻劝儿子离开她,而对于她的儿子来说,“母亲变成了一位半神性的巨人了……这种力量是在把人类催进到光明大道上去的。”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的母亲形象由奴隶型转变成了觉悟型的,而这些母亲的觉醒是时代造就的,同时也反映着一种民族的觉醒,预示着中华民族胜利的曙光的到来。

四、结语

本文对于现代文学中的母亲形象进行了研究,纵观中国母亲形象的转变,发现中国文学始终是与时代环境相结合的,从存在了千年的奴隶型母亲的写实,到作者心中理想型母亲的勾勒,再到觉悟型母亲的真实的存在,这些母亲形象的一步步演变,表明中国的母亲在一步步走向成熟,也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正一步步走向成熟,变得越来越完美。

参考文献:

[1]沈光浩.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述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

[2]田金长.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母亲形象分析[J].长城,2012(10):10-11.

[3]侯相琪.艺术家的生存困境——论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J].河池学院学报,2010.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觉醒封建礼教母爱
阅读母爱这本书
母爱的另一面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西厢记》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西厢记》和《牡丹亭》之爱情比较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
“觉醒”背后的美国华人群体
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