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意识
2017-05-24杨杨
杨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班级中总会有一部分学生,或是因为学习基础薄弱,或是因为性格内向等原因,课堂上不愿说、不想说、不会说,大大影响了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促使孩子们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
一、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心向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的意识倾向,是引起和维护注意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学生会主动愉快地去参与探究活动,从而使认识过程变得积极主动,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泼水节的快乐,我精心设计课件,上网搜索下载泼水节的视频,还找了孩子没有见过的瓢,整节课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感受到了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倾注自己的情感,以此来感化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没有乐教精神,很难启动学生的乐学兴趣,教师要注意以自身饱满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来感染、激发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情感、体态把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赋予情感色彩。另外,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们,营造出一种融洽、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由迷恋教师到迷恋语文的兴趣。
二、保证语文学习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给学生充足的时間,让他们去读书、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言论、练习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设计好若干个环节,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老师提示的学习程序与方法,自己去读、思、写、议等。教师在此时进行巡视指导,把握好因材施教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抓好小组讨论环节,变“师问生答”为全体学生参与,发挥小组参与的互补效益。
每个学生由于成长的环境不同,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每节课要为各层学生设立难度适中的教学要求,如教学一篇课文时,教师在教学前就应该设计好大部分同学应达到什么目标,对于基础实、能力强的学生,参与目标定位可高些,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参与目标定位可适当放低。依据不同的目标要求,教师可让学生运用不同的参与方式,进行实现目标的意义学习,这样做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既能让优生“吃得饱”,又能让差生“学得懂”。如教学《母亲的恩情》一文时,我抓住课文中母亲的动作、心理活动和语言感受母亲对孟郊的爱,让学生们知道母亲的恩情我们是报答不完的,学完本课后我布置孩子们去感恩自己的父母,对基础实、能力强的学生,布置他们用书信的方式,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描写,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布置他们背诵文中的《游子吟》,并画一幅画,然后将这首诗写在上面送给妈妈,这样既能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又能懂得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会感恩。
三、设计语文学习的过程,让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解到运用的认知规律,对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提示学生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启发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教学。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精心设计出既符合学生可接受度,又有一定难度,能启发思维的问题。这些问题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产生矛盾,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求解的愿望和热情。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①读了课文,你认为詹夭佑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②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③面对困难与嘲笑时,詹天佑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去读书,然后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将思考结果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学完课文后还可问:作者写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迅速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在经过讨论后,学生可以形成这样的理解:作者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为了赞扬中国人民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力量。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课时,当学完这首古诗后,有一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这首诗是送别诗,为什么却写西湖六月的美景呢?”我立刻肯定了这个问题提得好,于是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最后他们在讨论中知道了西湖六月的景色很美,让人留恋,正如杨万里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总之,无论学生提出的是较高质量的问题,还是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应对其进行鼓励,肯定他能积极参与学习。
总之,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多措并举,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努力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