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高中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2017-05-24王婷婷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提高课外

王婷婷

【摘 要】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探究分析提高高中生阅读的方法,首先立足“课堂”主战场来提高阅读能力。在课堂阅读中以开展互动课堂体验和开展研究性语文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其次,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以“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为目标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提高;阅读能力;课堂;课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落实和推进,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越来越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考察,同时,阅读理解也是高考考察的重要方面,所占的分值也越来越大,如何切实可行的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方面抓起:

(一)立足“课堂”主战场,切实提高阅读能力

课堂阅读教学,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既接受教师和阅读文本发来的信息,又是信息输出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这也是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开展互动课堂阅读,把学习的主动权和活动空间还给学生

互动的课堂阅读教学,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课堂的特点:建构互动的思维活动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获得阅读的情感体验,显示出互动的课堂阅读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

如在赏析鲍照的《行路难》时,结合北大才女刘媛媛的演讲视频《寒门难再出贵子》,在课堂上适时围绕“你是否赞同‘寒门难再出贵子的说法”掀起辩论赛,引起了学生的强烈讨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情操的陶冶和对作品的感悟。

2.开展研究性语文学习活动

在某些单元,我结合课外阅读,开展了自己认为比讲课更适宜的研究性阅读活动。比如,人教版必修第四模块的长篇小说单元,都是名著节选,为了更好地解读作品,有所收获,我没有面面俱到,而是要求大家在单元必读的基础上选择一部来进行研学,在指导下写成小论文。如:《论语》名著导读活动中,学生们撰写了《论语对高中生的积极影响》、“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思考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浅谈〈论语〉思想的批判与接受》等论文。

同学们在研学的过程中,从选题到搜集资料,到提炼观点,到初稿,再不断修改,最后成文,不但通读了作品,还要通过上网等参阅了大量资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学会了阅读和研究的方法,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3.开展专题探讨,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课前由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研习问题或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以专题研读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讨论、研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形成共识,达成教学目标。

如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就是采取这种教学形式:由学生或教师提出课文研读的专题,然后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专题探究,形成文字材料的研读成果或用课件演示,在课堂上由小组代表发言,再由全班同学对其研读成果根据上述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然后质疑,共同探讨,形成共识。若有疑难则通过教师的点拨,师生共同来解决。教讀《林黛玉进贾府》,我是这样设计了如下专题:1.贾府建筑结构和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研究;。2.林黛玉性格研究(肖像、语言、细节);3.王熙凤性格研究(人物出场、肖像、语言);4.贾宝玉性格研究(出场、肖像、语言、诗词刻画),小组的学生谈完研读感受后由全班给他们打分,并提出疑问,形成全班的质疑、探究、交流。这样的教学组织,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收集归纳信息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用这样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更为有效。

(二)要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要树立“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观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教材仅仅是例子”,通过“例子”的阅读教学,同类辐射,学生才能触类旁通,在课内“例子”“举一”的基础上,更好地在课外阅读中去“反三”,养成课内外相结合的习惯。

1.由课内阅读延伸出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之前,引导学生开展《红楼梦》前五回目的阅读,让他们了解贾府的人物关系,以及木石前盟的故事,进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中宝黛初会时的场景“这个妹妹在哪里见过一样。”。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物形象的理解,进而引导学生读《红楼梦》关于“金陵十二钗”的判词,进而解读判词中关于人物命运结局的暗示,还引导学生读红楼梦关于刘姥姥两次进大观园的章节,引导学生感知刘姥姥的人物形象,领会刘姥姥的外交艺术。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发了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这样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的做法,可以让课内阅读产生巨大的晕轮效应,由课内阅读延伸开来,带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而有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能感受的阅读的乐趣,愿意花时间读名著。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进行阅读训练,如开展关于阅读成果汇报形式的课前小讲,给学生们提供阅读交流活动的平台,开展了每天读悟一则论语的形式,并推荐学生读各种版本的论语解析,引导学生走进《论语》,了解《论语》的现时意义。读《平凡的世界》后学生自己出题,以分组的、知识竞答的形式开展名著汇报活动,还开展了朗诵比赛,开设美文推荐周、学习写书评,佳作评比课等来培养训练学生读书的能力,循序渐进的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一旦忽视传统书籍的经典作品,势必会影响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我们应坚信,课外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做到双赢。我深信通过我们广大同行们的研究实践,在务实的语文训练实践中,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教学携手并进的方式,能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提高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