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想起航 未来无疆

2017-05-24肖延胜王永梅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宁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海波

肖延胜+王永梅

心怀梦想,扎根西部,奋力科研,忠心报国,这是李海波求学时就许下的铮铮誓言。用自己学到的科研知识建设家乡、服务于民的高尚情怀,促使李海波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毅然回国,植根西部,在科研世界里尽情畅游。

上下求索,方能始终。在对科研孜孜不倦的探索中,李海波首次提出了针对共离子效应的隔膜型电容去离子技术和基于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电容去离子技术,他对“碳薄膜科学的电化学特性”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科研领域,他闯出了自己的一片蓝天。

国外求学 充满自信

1984年11月出生的李海波是典型的“80后”,当初考取华东师范大学,枯燥单调的物理学习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激起了他学习物理的兴趣。经过艰辛的努力,他最终考取了“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他在华东师范大学“纳光电集成与先进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生生涯也从此开始。对纳米材料制备、电化学、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产生的浓厚兴趣,使他确立了自己的科研方向。

2008-2009年,积极探索未知科研领域的李海波提出了一种针对共离子效应的隔膜型电容去离子技术,又首次提出了基于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电容去离子技术。在科研方面取得的初步成功,使他对科研事业信心倍增。他也因此被评为“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获得了宝钢奖学金和首届优秀研究生特等奖。

2009-2011年,李海波在博士期间完成了联合培养。2012年,他将先进的科研理念和实验室设计带到了宁夏大学,助力了科研的腾飞。2013年和2015年,他又分别到南澳大学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做了两年博士后。在南澳大学期间,良好的学习氛围熏陶着李海波,使他养成了严谨治学、坚定执着的科研精神,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科研管理方法。

精忠报国 一片丹心

在宁夏大学,李海波成立了碳基薄膜电极制备与电化学应用研究组,提出了一种简易化学气相沉积装置制备大规模三维石墨烯材料。此外,还完善了实验室各方面的建设,并投入教学第一线,指导研究生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李海波积极从事具有微纳结构的纳米材料的設计、制备及其电化学特性的相关科学研究。他勇敢地主持并承担了“熵差脱盐电池及其内在工作机理的研究、煤基石墨烯电极的苦咸水/高盐水处理研究”“新型光伏太阳能电池透明导电电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等十余项科研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李海波发表了50余篇论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9次,做大会报告3次。他还申请了《一种高效率节能型膈膜电容去离子装置》﹙专利号:ZL200810040737.0﹚、《“Membrane Enhanced Deionization Capacitor Device”》﹙US20130153426A1﹚等8项发明专利,并且是多个杂志的审稿人。对科研的突出贡献,使他于2016年获得了宁夏海外引才百人计划,并荣获了2016年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创新人才奖。

获得的无上殊荣激励着李海波再接再厉。他始终铭记着作为一位科研工作者的重任,不停地追逐着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释放着对科研事业的无限热爱。他高瞻远瞩,发挥着自己无穷的力量,推动着我国科研事业的迅速发展,憧憬着美好的科研未来。

猜你喜欢

宁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海波
搏浪
“绿色碳科学”专辑编委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 年总目次(总第221—226 期)
宁夏大学回应考研压分质疑
山清水秀
An investigation of principles for promoting intermediate ESL students’speaking fluency within a spoke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lassroom
说海波
The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Self-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
A Review of College English Textbook Research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总目次(总第173-1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