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在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崛起之路

2017-05-24李楠

文教资料 2016年36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女性主义好莱坞

李楠

摘 要: 科幻电影自成为好莱坞的类型电影以来,就以“对未来世界的探索、上天入地的打斗、英雄和反派或怪物的角逐”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而后,科技的发展让科幻电影的制作成本增加,也出现了很多制作精良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女性角色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好莱坞科幻电影的一个亮点所在。本文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比较,并分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变化,归纳出典型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 科幻电影 女性主义 类型电影 好莱坞

在2016年的奥斯卡最佳电影提名名单上,《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赫然在列。作为一部集动作、科幻和冒险于一身的电影,它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这部电影中的女性意識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影评人对此亦感到惊喜,“《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居然还有女性主义的抱负。妻子中怀孕的那一位在战车门边面对暴徒追击时,就像炫耀铜盾一样展示着自己隆起的肚子。”①由此可见,随着社会发展、女性主义兴起以及人们审美的变化,女性形象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现象于近几年上映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均可见一斑。在笔者看来,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女性形象变迁是值得关注的。

一、科幻电影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发展对比

笔者把好莱坞科幻电影、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三者的发展历程做了梳理和比较,发现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对于科幻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改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05年修订版的《电影艺术词典》给出了科幻电影的常用定义:“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点是从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②科幻电影在30年代的美国初具规模,根据经典科幻小说改编的影片如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系列等大获成功,由此引发了科幻片的拍摄热潮。技术进步让人们对未来世界有了更多丰富的想象,也增强了人们对描摹未来世界的欲望。人们借助电影技术让科幻片的视听效果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变得更为壮观和深入。然而直到50年代,科幻电影才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类型电影。从此以后,科幻电影作为好莱坞的类型电影之一,成为席卷全球票房的主力军。

自科幻电影诞生以来,与怪物战斗、拯救世界、进行科学事业的角色都是属于男性的。从70年代末期开始,以卢卡斯、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为代表的导演承续了科幻片的传统,将其发展成如今好莱坞最为显赫的现代影片类型,对科幻片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女性主义开始对科幻电影的女性形象塑造产生影响。

“女性主义,亦称女权主义。女性主义批判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从当时欧美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极富活力、具有较强政治性的批评理论。”③在世界妇女运动的推动下,女性的政治意识转向了电影方面。20世纪后半叶,才有了将女性主义和电影联系起来的可能性。诸多女性主义学者关注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塑造,对一些女性“被凝视成为景观”的现象进行批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主旨是揭露和抨击银幕上的性别歧视,阐明男权社会的无意识所构成的电影形式的反女性本质”④美国女权主义理论家劳拉·穆尔维在这个领域的成就不得不提,她从性别意识形成的角度,发展了“被看的女人一说”。她认为好莱坞电影多由男性导演执导,男性角色在银幕上占据主导地位,在观众角度也处于观者角度,而女性则是被观看的客体。也就是说,“看”包含着三重意义:即男导演、男主角、男观众。而同样作为观众的女性群体在男性社会的长期驯化下,审美经验已然缺失自我,并主动地向男权投靠和认同,因此女性逐渐失去了她们自觉的女性意识。

好莱坞为了回应这种趋势,开始将女性角色的地位进一步增强,创造出更多外在条件出色、能力高强、头脑冷静的女性角色,她们的个性更强,让受众记住的除了她们美艳的外表,更有她们的所作所为。“1979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推出了《异形》的第一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那些冷酷无情的外星怪兽,还有主人公瑞普丽。它几乎是第一部鲜明的女性主义科幻片。瑞普丽是一个身份普通的宇航员,每一集开始时她都不是事件的主角。但在其他人纷纷失败后,瑞普丽临危不惧,斗智斗勇,最后解决掉异形恶魔。”⑤

二、科幻电影女性形象嬗变

(一)早期女性形象回顾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科幻电影是属于男性的电影。早期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和其它的类型片一样,多为“天使”或“妖女”,笔者将这类处于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统一概括为“花瓶”。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总是受到一定的局限,处于被支配、毁灭或等待拯救的位置。电影中,女主角的伴侣或者丈夫通常是拯救世界的英雄,或者是进行科学事业的博士、科学家,而她们自身则是是男性角色的倾听者,在不幸的情况下还会沦为受害者和牺牲品。

在1931年的科幻电影《科学怪人》中,男主角弗兰肯斯坦是一名天才科学家,他认为自己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生命,由此开始从各个地方的墓地中找来各种人体截肢,并从学校的实验室中偷出一颗大脑,创造出一具人体。作为男主角未婚妻的女主角伊丽莎白,深深地爱恋并依赖着男主角,在发现未婚夫过度沉浸在科学实验时,她立即向另外一个男性角色求助。伊丽莎白年轻、貌美、善良,并对男主角言听计从,这就是劳拉穆尔维所说的“天使”。她在电影中承担引起观众同情的角色,同时,她美好的外在形象也是男性观众的窥视对象。在同期的另一部科幻电影《化身博士》中,出现了“妖女”类型的女性形象。男主角杰克是一名受人敬仰的医生,他发明了一种药,吃下去以后就会变成完全拥有邪恶人格的另外一个人。在电影中,他深爱着自己的未婚妻,却于一次意外中救下一个放荡的风尘女子,这个女子的出现,勾起了医生的欲望。他开始把自己当成实验品尝试服用药物,使自己变成了丑陋邪恶的海德先生。他变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曾经勾引过自己的那名妓女,并使用强硬的手段软禁、折磨这名女子。

另外,在一些科幻电影中还存在女性形象缺席的情况。比如《2001:太空漫游》和《奇爱博士》中,观众没有见到值得关注的女性形象。

(二)女性形象的崛起

从70年代的科幻电影开始,导演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全新的女性地位开始慢慢得到确立,这种社会风潮在科幻片中的反映是原本柔弱可怜的弱者地位开始全面更改,女性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她们成为了真正具有主体性的形象,除了美貌,她们还拥有智慧和战斗力。笔者也对此进行了分类。

1.女战士

在科幻电影的鼎盛时期,出现了《星球大战》、《异形》、《终结者》、《黑客帝国》等经典系列,伴随着这些经典系列一起出现的便是“女战士”形象。这类形象已经变成了科幻电影中的经典女性形象,赢得很多观众的喜爱。

通常情况下,导演用“女战士”这一形象为我们展示了女性身体和性格的双重美感,將女性身体的柔美、灵活和打斗动作相结合,凸显了不同于以往的阳刚之美。其次,导演还突出这类女性形象的性格之美,她们通常刚毅、果断,在她们潇洒利落的动作之外,还有着清晰的头脑,是智慧与美的化身。她们在电影中虽然无法代替男性绝对主角的地位,但是离开她们的辅助,男性拯救世界、保护人类等任务会受到更多的阻碍。

在电影《终结者》的前两部中,可以看出女性角色莎拉康纳从“弱女子”向“女战士”的明显转变。在《终结者1》中,莎拉·康纳作为未来救世主的母亲,被来自未来的终结者追杀,同时也受到警察和另一男性角色凯尔·里斯的保护。当她发现与自己同名的女子一一被杀害时,她躲在酒吧中等待救援,此刻的她是一个传统的弱女子。直到她发现自己肩负的重任,才开始慢慢转变,与凯尔一同自救并战斗,最终在与终结者的搏斗中存活了下来。在电影的结尾,她独自坐在车里,怀着凯尔的孩子,即未来的救世主,让我们看到了如《末路狂花》中女主角的洒脱感。到了《终结者2》中,之前的弱女子形象已经从观众的视野中完全消失了。莎拉·康纳在这部中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她在医院中做引体向上,肌肉线条的特写为观众展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女性之美。

值得一提的还有《黑客帝国》中的女性形象崔妮蒂和先知。如果没有崔妮蒂,救世主是无法拯救世界的。崔妮蒂作为救世主身边的战士,一方面是救世主尼奥的爱人给予他精神支撑,另一方面她也是战斗力极其强大的女战士,时时刻刻与救世主并肩战斗。先知形象则启用了黑人女演员进行扮演,这与5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60年代美国国内黑人运动和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不无关系,它们推动了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好莱坞回应火热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运动热潮,1973年《007之生死关头》在黑人民权运动高峰时期上演,片中包含多种黑人元素,如黑人发型、种族歧视绰号、黑人歹徒等,也出现第一个黑人邦女郎罗斯·卡佛。”⑥这一点,在《黑客帝国》的先知形象上即有所体现。

在近几年的科幻电影中,女战士形象依然很常见,比如《明日边缘》的全金属战士丽塔和《疯狂的麦克斯4》的战将弗瑞奥萨。如果说,在以往的一些女战士形象塑造上,导演还会用紧身的服饰等外在修饰来凸显女性的线条美以夺人眼球,在这两个形象中则做出了较大突破。由于环境所限,她们通常处于一种“灰头土脸”的状态,战将弗瑞奥萨更是以几乎光头以及断臂的形象示人,而她所承担的反抗领袖这一形象却获得了无数影迷的认可。

2.女救世主

另一种相对典型的女性形象是“女救世主”,救世主本是一个宗教称谓,是基督教徒对耶稣的称呼。基督教认为耶稣是上帝的儿子,降生为人,是为了拯救世人。后对于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时代英雄,人们往往也称之为救世主。无论疾苦悲伤,他都肩负着拯救人类的重任。这一概念和形象在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是很常见的,出现在科幻电影中则比其它类型的电影更加符合情节设置且具有说服力的,比如《黑客帝国》的尼奥、《星球大战》的天行者。

女性救世主形象在科幻电影中有一些特点,可以做出一些归纳。首先,女性角色取代了以往科幻电影中男性拯救者的地位,她们成为了电影中的绝对主角。其次,历经千难万险,她们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不负她们肩负的拯救世界和人类的重任。最后,科幻电影中往往含有导演的哲学思辨,涉及到人类的存在等问题,导演在这些女性角色的身上寄予希望,让她们带着人类的终极问题去寻找答案。

《普罗米修斯》中的女博士伊丽莎白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女性救世主形象。首先,她的身份是博士,这已经证明了她拥有很高的智慧,普罗米修斯号的航行也是因为她和另外一个博士查理的科学考察而产生的。她选择相信造物主创造了人类,也可以挽救人类。其次,她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女性,但却有着非常了不起的求生意志。在得知自己怀上怪物时,在没有专业人士为她做手术的情况下,自己借助机器做了流产手术,取出异形。导演用直白的镜头语言来展示这段异常恐怖和血腥的画面,凸显了女主角的勇敢和坚强。做完手术后的她,强忍剧痛穿上战衣与怪物搏斗,在电影的最后她成为了机器人以外唯一存活下来的人。《生化危机》系列中由于被T病毒感染具备超能力的爱丽丝,是这个系列电影中的灵魂人物,她成为人类的救世主和守护神,就算是在《生化危机4:战神再生》中,爱丽丝失去了超能力成为一名普通的人,但她依旧是拯救世界的关键性人物。

三、好莱坞科幻电影女性形象变迁的思考

(一)好莱坞科幻电影女性形象变迁的意义

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从早期较为单一的女性到现在多元化女性的转变,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女性形象的崛起在科幻电影中有着重要意义。

从影片本身来说,女性形象的崛起使科幻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更加丰富多彩。无论什么年龄、阶层、职业的女性都可能会成为影片中的主角,这些女性既可能扮演的是正面英雄人物,也可能是邪恶的代表,她们既拥有早期科幻片中花瓶式女性动人的外貌,又具有和男性一样坚毅、勇敢的性格特征,女性角色是完全按照新时期女性的意识进行的塑造的。“除了这些真实人之外,科幻片中还有女先知、女外星人、具有超能力的女救世主等各种女性,可见女性在电影中的身份逐渐多元化。她们庄重而快乐,勇敢而又有女人味,她们天真烂漫,但是当有需要的时候,又会有着令人惊讶的成熟,她们是爱人和朋友,她们具有女性气质、同情心和母性。”⑦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女性形象的崛起一方面更加真切的投射了现实世界,伸张女性的主体性。“花瓶”式的女性形象和主体性很强的女性形象之间有着天壤之别,科幻是对现实的反应,塑造花瓶式的女性形象已经时过境迁,强调女性才能让科幻更具有社会意义。另一方面,女性形象的崛起促进了科幻电影这一艺术创作的发展,打破了长期以来男性英雄主导银幕的局面。“女战士”和“女性救世主”等女性形象是力量与美的结合,导演既可以在影片中展现女性的身体之美,又可以彰显女性的精神之美,女性角色的塑造使得科幻片的美学价值得到提高。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科幻片中女性形象的崛起,当然是为了提升影片的观赏性,让更多的观众对科幻电影产生兴趣。尤其是吸引了更多的女性观众,让她们对银幕上强悍的女性形象产生认同,从中取得快感。

(二)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启发

中国科幻电影正处于尴尬的地位,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好莱坞的科幻大片均无法匹敌。在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科幻片早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电影类型,而在中国却并不被重视。好莱坞科幻电影成熟的创作经验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女性角色在科幻电影中的处境和变化也是中国在进行科幻电影创作时应该认识到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可以在科幻电影的领域做出尝试。一方面,在中国的神话故事和文学叙事中从来都不缺乏女神和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历史渊源”。因此,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审美文化形态、结构模式以及艺术创作观念上,都反映出强烈的母性崇拜特征,以柔克刚等精神渗透在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科幻电影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电影技术和科技背景。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在影片中宣传我们在科学技术,航天领域以及各种新技术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运用我国不断进步的特效技术,向好莱坞学习并制作出属于中国的科幻电影。

注释:

①安东尼·莱恩,少轩.《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怒火的狂飙.电影世界,2015(7).

②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69.

③程锡麋,方亚中.什么是女性主义批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④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69.

⑤郑军,成追忆.光影两万里.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

⑥邓悦敏.好莱坞动作电影女性角色变迁研究.暨南大学,2015.

⑦埃莉·迪斯查拿.勇敢的小女人.电影世界,1994(9).

参考文献:

[1]郑军,成追忆.光影两万里[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

[2]李银河.女性主义[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程锡麋,方亚中.什么是女性主义批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沈国芳.观念与范式[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5]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69.

[6]邓悦敏.好莱坞动作电影女性角色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15.

[7]安东尼·莱恩,少轩.《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怒火的狂飙[J].电影世界,2015,07:109-111+108.

[8]埃莉·迪斯查拿.勇敢的小女人[J].电影世界,1941(04):85.

[9]张颖.近十年美国科幻电影审美研究[D].西南大学,2014.

[10]杜永康.好莱坞黑手党题材电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11]李方.好莱坞恐怖电影的“女性威胁”[D].广西师范大学,2008.

[12]吳琳.从《异形》系列影片看美国恐怖片中女性形象的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女性主义好莱坞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