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方法
2017-05-24毛倩
毛倩
创作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或是时间的变换,或是剧情的发展,或是作者的感情变化。主问题就是依据创作的规律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弄清楚文章的脉络。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主问题设计,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提高阅读效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按照文章关键字,设定问题内容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任务要更有条理。因为教师所安排的问题任务,将成为学生开展阅读的一个方向,方向凌乱无序,学生阅读的步伐也将破碎不堪,也就无法有条理地理清文章的内容与情感。因而在设定主问题时,教师可以按照文章的主基调进行命题,也就是把握文章的关键字。主问题紧贴关键字,其他问题都随主问题展开,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的一开始便能抓住理解文章的突破口。
如《故都的秋》教学,本文的主基调是一个“悲”字,结合关键字,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①为什么文章中所有景物的描写都带有清、静、悲、凉的特点?②文章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这样写有何作用?景物描写实际上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情感,这是典型的以景抒情。而飞鸽声、秋蝉声都是通过声音来烘托悲凉的气氛,实际上也是反映了一个“悲”字。故都旧院的秋,更是将“悲”写到了极致。让学生直接通过问题了解文章的情感基调,能加深对文章的阅读体会。
二、围绕一个话题群,集中阅读体会
除了紧贴关键字的问题设计方法外,教师还可以围绕一个话题群,为学生设计阅读任务。主问题将成为话题群的主干,让整个问题更加有延展性,更加有活力。通过有层次的问题设计,学生思维能在阅读中发散开来,进行有层次性的阅读,提高阅读质量。设置话题群最重要的目的是交流,不能单纯地由学生独立完成整个话题群的探讨。
如学习《氓》时,教师围绕“情”字,可以设置主问题为:诗歌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示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请同学们找出来。接着可以设置问题:①诗歌中怎样通过意象来表达女主人公的情感轨迹?②请同学们概括一下诗歌中女子的形象,并找到依据。③作者为何要选择桑树来进行比兴呢?在学生初步得到答案后,再进行交流,分析他人的阅读见解,以更好地完善对话题群的解读。所有的问题都是根据主问题中的“意象”来进行发散与延展,可见主问题需要成为一个话题群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层层深入。
三、回归全文总阅读,系统掌握重点
阅读不能是管中窥豹,不论是由点及面,还是由面及点,学生的阅读过程必须有回归整体这个环节。文章从句到段,再到篇,有作者的设计与深意,需要学生根据整体进行把握,根据总体进行理解、加强记忆。
如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学生通过细节阅读可以发现作者是通过何种手段对主人公进行描写的,也能够明白主人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等文章内容。但回归到课文整体,学生可以从文章的整体阅读中发现,本文通过对主人公生活、行为的细节描写,呈现出一个“害怕变革、苟且偷安”的人物,展现了“人性”的套子与“社会”的套子,实则是对这样形象的人物、这种社会形态的一种莫大讽刺。主人公的一生是可悲而又可怜的,而这些也与时代背景有关。教师可以让主问题成为课文整体的一个反映:本文主要是通过描写别里科夫来表达作者的什么意图?让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涵、解读文章,发现文章的深刻含义。
四、利用主问题的原则
设计主问题要把握两个原则,一个是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来选择主问题,另一个则是注意控制好课堂时间。一篇文章有多个解读维度,我们可以从语言、情节、感情变化等多个方面对文章进行解读。但学生的精力和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对一篇文章进行全方位的解读,那么教师就要进行取舍。
比如《背影》一文,有多个主问题可以选择,但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与父亲之间的父子之情,并且学生的能力还不足以去品味这篇文章的語言、框架等。教师就可以选择“你觉得这篇文章的题目可以换一下吗?”这个问题。让学生去感悟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二字作为题目。
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合理分配各教学环节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时间利用效率。比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前,先预习课文,并自主分析“为什么作者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在百草园里有哪些趣事”等问题。学生在课前对这些问题就进行了思考,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和精力。
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要求教师能够站在高处对阅读文本进行审视,对于文章中的细节与情感有所掌握,加深对学生的疑问与困惑的关注,积极热情地为学生进行授课与答疑。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好了,学生阅读的主基调也就定下了。教师利用好的主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阅读质量,让学生能够透过一篇文章,挖掘出文字深处的思想和文化,看到文章的“灵魂”,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中学(22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