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2017-05-24乔方方
乔方方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其语文思维,让高中生深层次地理解语文课本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语文教学需要进行不断创新,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打破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良好的语文思维不仅关系着高中生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的形成,还关系到其未来发展。因此,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就成了教師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控制教学深度,培养信息概括能力
一直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于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并不重视,再加上高考的压力,使学生对语文学科感到厌烦。所以,在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使语文教学达到适当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概括信息能力的形成。
比如讲苏教版高中语文《劝学》,我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文言虚词、实词,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思考和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让学生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我还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文章勉励人们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我在初步分析课文的基础上,给学生提出了思考题: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二、自主合作探究,培养独立思维能力
教师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平台,鼓励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培养其独立思维能力,促进语文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开展丰富的师生互动活动,让师生之间通过语言和文字进行不断的交流。
比如讲苏教版高中语文《想北平》,讲课前我给高中生提出了自主探究问题:我们能不能将题目中的“想”改为“写”呢?这时学生都积极地进行思考,最终给出答案:不可以。“想”带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而“写”可能只是客观地描写,最多只是惊叹,赞美。“想”字暗示出作者不仅要描述北平,而且要把自己对北平的爱与读者分享。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深度的了解,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各小组从艺术手法和语言两方面来分析文章,感受作者对北平的爱。最后学生回答:从选材看,作者有一颗平常心,他选取平凡、细小的事物,反映他与北平的亲密,对北平感情的深厚。从语言看,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动中有静,动静结合。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逻辑抽象能力
培养高中生语文思维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广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逻辑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比如学习了苏教版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为了让学生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结合电视剧《红楼梦》的视频片断,由学生自主进行编排和导演,准确地把握黛玉和宝玉的性格特点。在表演以后,我布置了生活化的作业内容: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有关《林黛玉进贾府》的赏析文章或者以“我眼中的(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为题写一篇文章。
再比如讲苏教版高中语文《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这种语言形式,明确口语表达较高层次(辩论)的要求。关于辩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有涉及,初中侧重言语规范,高中更侧重言语风度和风格。我创建了一定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确要求,增强体验,提高能力。
四、信息技术辅助,培养探索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的普及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优化学生的语文思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课堂情境,选择开放性的课堂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解答实际问题。
比如讲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我带领学生共同欣赏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伴着浑厚的歌声,走进三国,走进赤壁。然后我给学生展示赤壁的风景图以及苏轼的原作,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学习上阕时,提出探究问题:描写景色的句子有哪些?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赤壁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基调怎样?在学习下阕时,我先给学生补充背景知识,讲解周瑜娶小乔的故事,然后进行学习技巧指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主旨。最后进行延伸,要求学生在课外欣赏苏轼的其他作品,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记梦》等。
作者单位: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城区校区(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