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职业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中的实践探讨

2017-05-24林香

艺苑 2016年6期
关键词: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

林香

【摘要】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对于当代文化创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四大基本职能之一,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是艺术职业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对艺术职业院校在新形势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创新非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意助力非遗活态传承、互联网+激活非遗等对艺术职业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中的实践探索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职业院校;活态传承;互联网+;创新创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代代守护,更需要激发其生命活力,为社会文明进步提供精神指引和精神动力。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习近平主席要求,“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越来越多人清醒認识到,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方式已经落伍,非遗保护的精髓在于“活态传承”,“活态传承”即是让古老的文化遗产与现代人的生产生活和审美情趣密切联系起来,让更多的非遗项目焕发出生命力,让非遗重新融入生活,惠及寻常百姓。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艺术职业院校之间的天然联系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2011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时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截止2015年底,我国有38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非遗名录项目、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04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294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这些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是现代文创取之不尽的资源宝藏。虽然,我国非遗保护卓有成效,但一些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面临着“藏在深闺人不识”的窘境,甚至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鉴于此,2015年文化部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研修计划”试点工作,以高校为依托,旨在通过全国范围的研修研习和培训,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提高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通过提高传统工艺的质量,树立传统工艺的品牌,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人的生活;通过扩大传承的人群数量,振兴传统工艺,有效地促进非遗“活态传承”。

无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是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任务就是培育人才,只有破解多数非遗项目后继乏人的困境,非遗的活态传承才成为可能。全国各省的艺术职业院校多隶属于当地文化厅,在非遗传承中具有天然的使命和优势,追根溯源,艺术职业院校就是当地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以福建省的戏曲人才培养为例:福建专业戏曲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为进一步推动福建戏曲发展,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省政府主导,各专业剧种的人才培养纳入了学历教育的轨道,福建艺术学校(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前身)成为了全省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它以全省的分校(班)为依托,教学涵盖了京剧、越剧等全国性剧种,以及闽剧、南音、北管、梨园戏、高甲戏、闽南打城戏、芗剧(布袋戏)、莆仙戏、歌仔戏、南音、北管、山歌戏、木偶戏等一批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剧种。时至今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所培养的戏曲表演人才、戏曲创作人才活跃在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戏曲舞台上,他们之中大多已成为领军人物,并在艺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就。

二、艺术职业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中的实践探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艺术职业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大有可为,但也更加任重而道远,在国家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战略布局和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机遇下,艺术职业院校应更应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意识,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传承、创新性保护和创意性发展,不断创新非遗人才的培养模式,主动承担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研修任务,推动非遗项目的创新创业,推进非遗融入校园文化,推动非遗融合互联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下就职业院校在非遗“活态传承”的实践探索作粗浅的探讨。

(一)创新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模式

艺术职业院校是推动非遗传承人培养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执行者,也是完善传承人的社会教育和正规学校教育传承链条的推动者,在创新非遗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非遗专业、非遗课程和非遗教材以及非遗理论研究等方面独具优势。一方面,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代学徒制”或“二元制”培养模式,将传承人培养途径从单一的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的方式中解脱出来,既培养了潜在的优秀非遗传承人,也打通了非遗传承人学历晋升的通道,提升了文化素质,拓展了创新精神;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基地”,贯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推动非遗人才培养途径与现代职业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学校大班化的“现代学徒制”、“二元制”,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大国工匠成为可能,为非遗的发扬光大带来生生不息的活力。另一方面,可以在艺术职业院校中设立非遗专业,重视非遗课程的构建和非遗教材的开发。2013年出台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了,要制定制度化学校教育传承方法,将民间民族技艺整理成规范的教学标准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学校开发非遗课程教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二)主动承担非遗传承人群培训任务

2015年文化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研修计划”试点项目。2016年文化部和教育部共同实施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研修计划”,遴选了57所高校作为承办单位,其中艺术职业院校是该培训项目的承担主体。它们通过主动承担文化部“非遗人群研修培训计划”培训任务,能够扩大本区域非遗传承的人群数量,提高非遗保护传承人的技能水平,并使之成为非遗传承人认定的必要环节,打造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平台。

(三)推动“非遗”元素融入校园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特别强调,“必须提高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非遗保护与传承在青年大学生中广泛深入地传播,有利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含有大量优秀精神质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将本区域非遗的核心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可以提升校园文化底蕴,同时高校宣传工作者也要深入挖掘和整合不同类型的非遗要素进行创作和提炼,使非遗得到更生动的表达。而艺术职业院校恰恰具有了整合不同类型非遗項目的能力,能够通过组织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非遗传承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借助“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平台发挥非遗整体效应,实现非遗的社会教育和社会推广,让非遗元素真正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到社会文化生活中。

(四)推动“双创”助力非遗传承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教育部要求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将创新创业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文化部要求对非遗产品的创作生产既要“秉承传统、不失其真”,也要“改良制作,提高品质”。非遗的“守”与“创”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如何既能够守住非遗核心技艺的底线,又能够让创新创意反哺非遗活态传承,是艺术职业院校在非遗传承中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当前,众多艺术职业院校正在探索构建集合非遗大师工作室、非遗企业、学生非遗开发创新创意项目、非遗周边衍生产品以及不同类别的非遗于一体的非遗协同创新平台。学校还可以通过设立非遗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意大赛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依托非遗协同创新平台,可以搭建起传统工艺与学术、艺术、现代技术、现代设计、当代教育以及大众生活的桥梁。

(五)互联网+激发非遗活力

非遗的互联网+模式已在如火如荼地发展。根据《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5》报告预测:“2015年以及随后两年,互联网文化产业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整体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互联网文化产业将占到文化产业整体市场价值的70%。”[2]2015年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提出了“非遗+互联网”的全新模式,意味着非遗也将搭上“互联网+”的快车,用新兴的传播方式让非遗焕发生机,形成品牌。近一两年,互联网众筹及推广已越来越普及,例如;由文化部认可、淘宝众筹联合“故宫淘宝”发起的非遗众筹项目上线,从康熙御笔福字剪纸,到“探花”主题布鞋……这些“非遗”老手艺引发了销售热潮。通过非遗衍生品的开发利用,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能够让更多优质传统手工艺回归中国家庭。互联网+非遗能够完成非遗活态传承的有效循环,满足人们对传统与时尚相融生活的新期待。艺术职业院校设立非遗互联网+相关课程,探索“互联网+非遗”的融合发展路径也应提上日程。

结语

非遗的“活态传承”不仅是面向传统的挖掘整理,更是面向未来的文化构建。艺术职业院校应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非遗传承的整个链条中积极探索,借助“双创”和互联网+等平台,在非遗人才培养、非遗理论、非遗协同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真正做到守正出新,为非遗的“活态传承”、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发挥更大能量。

参考文献:

[1]叶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王福州.非遗保护当随时代而动[N].人民日报文艺新视界,2015-3-27.

猜你喜欢

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
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闽南民间故事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价值与途径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