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烧制技艺浅析
2017-05-24谢松青
谢松青
【摘要】 建盏在宋代因茶而生,因其“铁胎”、多彩、黑釉斑被视为宋代“斗茶”最佳代表,兴盛一时,迄今仍被日本人视为国宝。元代茶饮风俗改变,建盏也因“斗茶”风俗的消失而因茶而寂。改革开放后,失传800年的建盏烧制技艺得到恢复发展。2011年5月23日,“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文根据笔者20年的实践经验,全面分析介绍了建盏的由来背景、现代建盏的烧制工艺流程、建盏烧制工艺的分类及其烧制要领。
【关键词】 建盏;建窑;烧制;釉料;龙窑;柴烧;电窑;铁胎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建盏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可见瓷器是中国人的骄傲。我国瓷器分为白瓷、青瓷、黑瓷三大类。福建德化的白瓷和浙江龙泉的青瓷较为著名,而福建“建窑”出产的黑釉瓷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却鲜为人知。被誉为瓷器皇冠上的“黑珍珠”的建盏,迄今仍被日本人视为国宝,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消费者和陶瓷收藏家的眼球。
早在晚唐五代时期,地处闽北的建窑仅是一个生产青釉器的普通窑场,后改烧釉面无斑纹的黑釉茶盏,这一改变为建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建窑建盏与其它瓷器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因茶而生”。它的出现、兴盛与沉寂,都与宋代兴起的一股“斗茶”风俗有关。宋代建窑出产的黑釉茶盏,铁胎厚重,斑纹多彩绚丽,被誉为“斗茶”最佳器皿。宋廷重臣蔡襄总结了数十年来的斗茶习俗,在其撰写的《茶录》一书中记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充分肯定了建盏的功用和其一枝独秀的地位。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认为:“茶盏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因此,建盏便成为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寻的宝物,建窑也由此进入鼎盛时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将底足铭有“供御”“進琖”的建盏进贡朝廷。南宋时期“斗茶”之习风靡朝野,极大促进了黑釉建盏茶具生产的发展。南宋灭亡后,元代君王力改茶饮风俗。因茶而生的建盏也因“斗茶”风俗的消失而沉寂。1979年始,在国内不少权威专家的大声疾呼下,省轻工研究所与建阳瓷厂等单位的专家组成攻关小组,经过上百次试烧,终于烧制出一批仿古兔毫盏。在1981年3月召开的全国仿古黑釉建盏鉴定会上,经专家鉴定:这些兔毫斑仿古产品不仅形似,而且达到质似、神似的标准,标志着这一失传800多年的黑釉建盏终于在瓷坛上重现光彩。[1]
改革开放以来,在恢复、传承与创新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失传数百年的黑釉建盏烧制技艺得到进一步恢复与发展。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精心打造这块标志着建盏招牌的“金名片”。一批建盏烧制技艺传承人采用现代烧制法烧制出的兔毫斑、油滴斑、鹧鸪斑建盏等仿古黑釉瓷器,多次在国际和国内工艺品博览会、展销会上摘金夺银,其中不少精品被世界顶级博物馆和国家领导人珍藏,成为“一带一路”的高贵使者。
然而,随着从事建盏行业的企业日益增多,从事建盏烧制技艺的队伍不断扩大,建盏烧制工艺高级技能型人才匮乏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建盏这个新兴产业的扩大与发展。本文结合笔者20余年收藏、研制、烧成的实践经验,对建盏烧制技艺进行研究分析。
二、建盏烧制的工艺流程
建窑使用含铁高的原料做胎,因此胎色深黑坚硬,有“铁胎”之称。烧制建盏的瓷土,颜色深红,瓷土采用多种不同含量的原土调配而成,含铁量高。经超过1300°高温烧制好的胎骨厚实坚硬,叩之有金属声(图1)。
建盏烧制工艺的第一步就是取土,也称选瓷矿(图2)。传统的建盏烧制工艺要经过选瓷矿、粉碎、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晾干、素烧、选坯、上釉、烘干、补釉、装窑、焙烧、冷却、出窑等近二十道工序,采用半自动化生产流程。其中,核心工艺采用手工完成,如拉坯、上釉等。
拉坯全流程需经拉坯(图3)、修坯(图4)、晾干、素烧、选坯、洗坯等工艺。坯体确定后再进行上釉。建盏烧制的釉水,基于建阳区水吉镇富含高铁物质的釉矿,方能烧出建盏特有的纹理。一般烧制建盏的传统釉配方包括釉石4500克,草木灰、长石、三氧化二铁等若干千克。略带红色的釉矿经粉碎后,在水中浸泡,软化成浆状,再经过滤去掉残渣,加入草木灰等其他配料就成了釉水。
做好的釉水颜色偏红,黏性強,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这也是烧成黑釉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高温中流动性强,低温时结晶生成各种奇特的斑纹,斑纹在不同光线下色泽和明暗也不同,变化丰富。施釉时,用手捏住圈足,胎体倒置倾斜侵入釉水,在釉水中停留一定的时间,让釉水渗透进胎体,直到胎体挂上足够厚的釉(图5)。然后将上好釉面的坯体晾干,放进窑内高温焙烧,通过对高温的控制,釉面产生各种奇异的斑纹,一件件美仑美奂的建盏便应运而生。
三、选窑烧制建盏的主要种类
(一)古代采用龙窑柴烧建盏工艺
1.柴烧的定义
从字面上看,凡是利用薪柴为燃料在龙窑内烧成的陶瓷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柴烧建盏作品的成败取决於土、火、柴、龙窑之间的关系。
(1)土:烧制建盏所用的瓷土、釉矿,必须到富含三氧化二铁的指定地挖掘,然后,经过筛选、粉碎、陈腐、练泥、揉泥等工序,再经过拉坯、修坯、晾干、素烧、选坯、洗坯、上釉、烘干、转装窑、封窑后进行柴烧。
(2)柴:柴烧选用的木材一般需静置约三至六个月以上,忌太潮湿,要利于燃烧,以松木为最佳。烧窑时,窑主通常将木头靠在窑壁上,利用窑温帮助其干燥。
(3)龙窑:龙窑依山而筑,一般是半地穴式的建筑,依山坡挖出斜状的地槽,然后砌成长条形窑炉,外观看上去很像一条斜状的卧龙,故名“龙窑”。一般烧窑需三至五天,期间需不眠不休轮班投柴。投柴的速度和方式、天候的状况、空气的进流量等细微因素,都会影响窑内作品的色泽变化。
2.柴烧工艺流程
建窑建盏是在龙窑的还原焰中烧成的。晚唐五代时期,建窑采用托座叠烧法,器物在窑内露烧,进而使用匣钵。北宋时期,建窑的建筑材料改变,使得窑炉坚固度与密封度增强,同时采用“漏斗形匣钵正置仰烧法”,即将上好釉的碗盏放入匣钵,这样在高温烧制时保证建盏里外热度均匀。盏外底叠一泥质垫饼,以防止烧制过程中釉药垂流发生沾黏。龙窑的窑炉构造一般由火膛、窑室与窑尾出烟室组成,两侧分别辟多座窑门以利进出。
装窑是龙窑柴烧的关键,根据作品的总数和窑的容量,设计好作品放置的位置,以力求每件作品都能达到意想的效果。在中国古代正统的制瓷标准中,在釉面上落了灰或在胎体上走了火的痕迹都是不被欣赏的,称之为“瑕疵”。在传统烧造中,建窑的窑工在装窑前,必须先将素烧后的建盏逐一装入匣钵内,以避免它和火焰以及窑灰的接触;然后,再合理计划、沟通排窑位的布局。排窑先从第一摞开始,一般可以排三摞,其中松密高低大小,要根据窑性、火舌、落灰的方向和希望作品的效果来设计。最后一摞的排窑位是最关键的,它受的落灰、火舌更多,易得到更好的效果,所以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同样也面临更高的风险,如何安排要经过深思熟虑。整个装窑过程十分艰难,装窑是个需要细心和精心设计的过程。完成后的窑内前面约一米多的地方是烧柴火的位置。一切工序完成后,开始点火。
窑门设有观火口,将试片放于口沿处,便于观察烧熟的程度。一般封窑点火后,需不间断燃烧,炉温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攀升,大约10小时后窑温才能达到1300度左右。之后,从窑头至窑尾,继续往投柴孔内添柴,此时,需要有经验的窑工师傅亲自观火,密切观察火候。经过三到五天的烧制之后,开始封窑。这时,窑内的氧气急速下降还原氛围,这种窑烧气氛将给窑内建盏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封窑后期,待窑温慢慢降至常温,预计时间是一周左右。
出窑的时间是在封窑停火的三天后。柴烧烧制中的偶然性决定了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其盏面斑纹远比现代电烧、汽烧技法要更加细腻平滑,色彩鲜明丰富,在朴实中透出惊艳。
目前,因柴烧法成本巨大、龙窑炉温难控制、废品率极高、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柴烧法难被现代制盏人所接受。
(二)电窑现代烧制建盏的技艺
柴窑以柴为燃料,是古代窑业的传承,因其诸多缺陷,除了一些传统陶瓷产地外已鲜能见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保护环境,节约成本,自20世纪末,制瓷工艺逐渐选用现代窑炉烧制。现代窑炉基于耐火材料制作,是陶艺成型中的必备设施,建盏烧制中的现代炉窑又多以电窑为主。电窑根据大小,市场价约5000至20000元不等。电窑是以电为能源,多半以电炉丝、硅碳棒或二硅化钼作为发热组件,依靠电能辐射和导热原理进行氧化气氛烧制。电窑以自动化程序调控,操作简单,安全性能好,适用于各种工作场所下的小型瓷器烧制。
采用电窑或气窑现代烧制,每窑一般三至五层,每层搁置3至10个上釉的建盏,关上炉门后,将炉温逐渐调至1300度左右。烧制过程中可通过观察镜探视炉内烧制状况。这种烧制法便捷简单,操作容易,占地面积小,利于环保,成品率高,因而,多被现代建盏烧制人使用。
以笔者目前所采用的电窑烧制法,一般分三个阶段:(1)去除水分和杂质,在500摄氏度以下烧制三小时左右;(2)防止变形和培养晶核,指定高温下烧制7到10小时;(3)高温还原阶段。
建盏釉料胎体含铁高,整个烧制过程温度也相对较高。在高温釉水里化学成分最活跃的时刻投入还原材料,此时釉料在高温下是呈液态的,还原剂的投入使釉料中的铁迅速被剥离出来,形成气泡浮于釉面之上,还原剂的投入使得窑内气氛和温度发生变化,气泡随之破裂便形成油滴。若铁含量较小,铁元素游离出釉面之后随釉面流成丝条状,这便是兔毫。在高温降温的过程中釉水中的化学成分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由于各窑炉不同的空间气氛、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建盏的成色也会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这就要求烧盏师傅通过多次实验,根据不同温度和还原气氛强弱,控制窑内建盏析晶出的纹路和色彩变化向预期效果变化发展。
从建盏的胎土、釉料分析,建盏的特质是胎厚、釉厚,而且胎、釉中所含铁量极高,在烧造过程中,胎釉所析出的结晶,与其在窑内所置方位、所受火力不同有极大关系。流动的结晶因环境、气氛、温差,在冷却时会产生各种绀黑、褐紫、茶叶沫绿、曜变、鹧鸪、兔毫、灰被等千变万化的窑变效果。笔者根据自己的烧制经验,对温度和釉面的关系总结如下表:
四、烧制建盏的工艺要领
建盏作为极具特色的工艺美术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美观程度和烧制难度。二者的联系非常密切。越是美观的盏越难烧制,越难烧制就越稀有,成本和售价就越高。其烧制要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瓷土论
建盏的瓷土经烧制后所形成的“铁胎”,是建盏区分于其他窑口所产黑釉盏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建盏成为宋代公认的极品茶具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铁胎”这个特征这么重要?有三方面原因:
1.优良的物理性能。早在宋代,蔡襄就已经在《茶录》中辨析过建盏的特点:“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宋代点茶时,需要提前将茶盏在火上烤热,烤过的茶盏需要有一定的厚度才能持续保温。要是胎薄,散热比较快,容易冷却。《茶录》中提到,“盏”冷则“茶不浮”,说明盏冷是点茶时很忌讳的,会导致无法顺利形成汤沫,喝起來感觉也不好。所以蔡襄特别强调,建安所造的兔毫黑釉盏够厚,保温效果好,是最适合点茶的,其他窑口产的要么偏薄,要么颜色不对,不宜使用。《茶录》中的这几句话可以说是最早的建盏辨伪指南了。
根据出土的宋代建盏标本来看,建盏的盏壁均在80毫米以上,比同时期其他窑口的茶盏确实要厚出很多。建盏坯体采用的高含铁量原料与较厚的盏壁和盏底,决定了建盏的厚重。比如,宋代常用的直径12厘米左右的束口盏大约有250克。厚重与器型的结合,令建盏利于点茶和斗茶,不易翻倒,还能自由搅动。
2.衬托釉面。铁胎的颜色像铁一般呈黑褐、黑灰色,特征鲜明,与黑釉相衬。观察宋代建盏的标本断面,会发现胎体很黑,这是坯土含铁量高的一个表现,也是区分建盏和其他窑口仿盏的重要依据。定窑虽然也产黑釉盏,胎体却非常白,而吉州窑的胎则偏黄,都没有建盏颜色这么深。
3.结晶纹路。铁胎中极高的铁含量,与釉料互相作用,才能烧出极品的窑变斑纹。
要烧制出建盏特有的“铁胎”就必须使用水吉镇特有的含铁量很高的红棕色粘土(含铁量达7%-10%)。但是此类泥料本身可塑性不是特别好,在温度影响下,收缩程度偏大,耐火度不甚理想,遇到高温,不易控制,有可能会导致坯体变型或起泡。宋代时期,烧制师傅并未将胎土淘洗过细,他们利用胎土中残留的石英砂解决变形的问题。不过,这会导致宋盏的手感比较粗(釉厚的地方感觉不会这么明显,盏口偏薄,会有明显的颗粒感)。可是,建盏烧制过程中要求窑炉内温度必须达到1300度以上。耐火性不佳的材料却需要通过高温烧制才能出成品,这个矛盾就导致建盏的成品率很低。目前,多用一般瓷土与氧化铁调配,或用含铁量更低的粘土制坯,这样可以耐高温但釉面斑纹形成的效果就会变差。所以水吉当地坯土的成分对釉面结晶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从古至今,耐火度和含铁量对建盏成品率的制约问题都无法完美解决。这也是国内外建盏研究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成品率低导致精品建盏的烧制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影响了建盏的价格。
因此,如果不是选用水吉特有的瓷土作坯,就断然烧不出“铁胎”。现代新烧的盏若不是铁胎,自然就不能称作建盏。
(二)以釉料论
首先,建盏的釉料配方不能一成不变。因为窑炉的新旧程度、天气、窑炉位置、坯土成分微妙的改变等因素都会令同一个配方烧制的成品斑纹不同。效果好的配方,很可能受以上因素制约的状况会更明显;效果一般的配方,落差反而没那么大。所以釉料必须根据多方因素调整配方,否则环境变了,配方还不变,作品的水准会无法保证。
其次,烧制建盏必须要上厚釉。配方没问题的情况下,施釉过薄,会导致釉薄处呈酱紫色,影响美感。因为薄釉会导致氧化铁(或氧化亚铁)晶体生长的余地很小,兔毫、油滴形成状况不佳,太小或太短,无法达到“条达”的标准。但厚釉会提高烧制难度:
1.斑纹分布不均。建盏采用仰烧,需要1300度以上高温,这就导致釉料在高温下向下流动,造成越接近建盏底部,釉就越厚。这样会使结晶无法显现。因此建盏的窑变斑分布规律也是盞沿密集,底部稀疏,盏心釉极厚处基本没有斑纹或斑纹很细小;而且不同位置的斑纹形态、色彩也会有变化。斑纹分布与形状色彩的不确定性,对建盏的独特性、美观性有很大影响。建盏自然结晶的斑纹无法控制。斑纹清晰流畅、分布有致、色泽美观的盏(如宋徽宗所言:玉毫条达),成品率不好保证。常常会出现建盏上沿斑纹早已被过度氧化变暗,底部尚未析出斑纹,或者斑纹整体过密、缺少层次等问题。
2.粘底。本身流釉造成的聚釉、挂釉,是建盏的特点之一,若挂釉的位置恰好,形状又垂坠欲滴,是极具玄妙之美的。但若施釉过厚(有止釉线的辅助,会形成一定露胎,不会施釉太满),或温度太高、烧制时间太久,釉水会流到盏底,将建盏和垫片或匣钵粘住。一旦粘底,即使勉强锯开,中断的釉滴也会大大影响成品的美感。这样的粘底盏就基本是报废了。
(三)以温度和气氛论
有人认为:所有瓷器的烧制不都需要高温吗,陶器才是低温。其实建盏需要的高温是相对而言,也更为特殊。
1.有些窑口瓷器烧制有1200度就足够,而建盏烧制需要1300度以上。
2.建盏的高温不仅仅是加温就可以,要形成精美的结晶,温度区间是很窄的,太高或太低都不能烧出好盏。温度过高或冷却过快,会导致结晶无法析出,形成纯黑釉,并产生粘底、变形等问题。
3.烧制兔毫、油滴、曜变等具有结晶的建盏,需要还原气氛。若气氛不当,比如,如果由于密封不好导致氧气进入过多、同一窑炉不同位置导致气氛偏等问题,即使温度不变,也无法顺利烧出很好的结晶,甚至很有可能会形成其他杂色釉。
因此,在建盏烧成过程中,火焰气氛和温度的变化对釉层的含铁结晶起着微妙、复杂、不可思议的作用,也极大地增加了成品的不可控性。
参考文献:
[1]云趣小集.瓷器“黑牡丹”——建盏的历史沿革[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101bd590102wo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