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慕斯比比

2017-05-24黄培红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慕斯比比纳西

黄培红

从一跨进美术培训中心开始,豆豆就告诉大家,她的名字叫作“慕斯比比”,这是动画片《甜心王国》的主角——兔子王国公主的名字。有一次,小朋友帮助老师一起撕双面胶。老师说:“慕斯比比,你愿意一起来撕双面胶吗?”豆豆说:“公主不做这种事情。”还有一次,小朋友抢一把大画刷,豆豆说:“我要,我是公主,你们都得听我的。”

对着镜子画自画像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把自己画成一个小孩子的模样,而豆豆却把自己画成了慕斯比比的模样,一对兔子耳朵,头上戴着一顶小小的奶油帽。画完之后,豆豆将图片和镜子中的自己反复比较,我问她:“你在镜子中看见了什么?”豆豆说:“我看见了慕斯比比。”

培训中心的老师和小朋友都叫豆豆慕斯比比,如果大家一不留神叫她豆豆,她会很认真地说:“请叫我慕斯比比。”豆豆坚持把所有的创作内容都围绕慕斯比比展开:慕斯比比和好朋友蓝雀安琪,慕斯比比和妈妈的一天的生活,慕斯比比去度假,等等。

豆豆为自己争取了一个新的角色——慕斯比比。在这个角色身份的掩护下,豆豆以任性的公主身份命令他人,以懒散的态度画画,她很自然地做着平时被教导不允许做的事情。在这种行为后面,孩子为自己建立了一個模拟生活实验室:以非日常角色身份存在于日常生活中,通过真实的行为体验成人的那些“不可以的世界”。这样做让豆豆在人际关系的博弈中处于进退自如的境地,如果角色的行为触碰了社会规则界限,豆豆会说:“那是慕斯比比,是任性的慕斯比比,不是我。”另一方面,践行这个角色,使得豆豆把自己带离了周围环境赋予她的身份,她打破了成人预先确定的路线,也打破了成人预先告知的确定性,而是以主动的方式来感知自己期待的状态。

当美术培训中心的豆豆变成慕斯比比之后,给她带来显性的结果是这样的。

绘画主题单一化。长达一年的时间内,豆豆没有学会其他绘画形象。豆豆所建构的慕斯比比王国的角色也非常少,一般都是慕斯比比自己一个人,偶尔画面中出现慕斯比比妈妈或者好朋友兰雀安琪。

绘画技能没有进步。豆豆拒绝学习涂色、线描装饰等技能。例如,在学习《纳西象形文字画》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运用纳西文字创作了许多美丽的图案,豆豆只是画了许多波浪纹,并把波浪纹定义为慕斯比比王国的文字。

绘画态度散漫。豆豆通常快速地画完画,然后宣布慕斯比比要休息一下了,于是就在沙发上“葛优躺”,有时以公主的身份“发号施令”而导致与他人冲突。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历程中会经历多种类型的发展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儿童会专注于某种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非常敏感,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豆豆长时间借助慕斯比比来表达自己并与他人建立交往关系,这也是这个年龄阶段的“身份确认敏感期”的显性表现。因为种种原因,某些处于发展敏感期的核心能力以不开放、自我封闭的方式发展,孩子可能选择把这个探索历程封闭在自己定义的心理半径与范围之内,从而拒绝参与成人提供的内容选择与发展途径。

对于豆豆这样没有“进步与发展”的表现,豆豆妈妈和老师也动过这样的念头:抓住幼小衔接的关键时刻,建立学习规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豆豆的画作看起来没有进步,然而豆豆每个星期都欢天喜地去上美术课。考虑再三,老师和家长还是决定冒险性地坚守成人权力退后的教育原则。时隔多年,当我再仔细审视与反思孩子的作品时,发现正是因为成人权力退后,才有了孩子心理广延性的建构机会。

看似“退步”,孩子却自然地向其他智能领域跨进

在《填格子》绘画活动中,芒果在格子里有规律地装饰图案,整个画面彰显着图案美。响响在每个格子中画了不一样的机器人,充分显示了造型设计能力。豆豆的作品却是这样的:每个格子里都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时钟,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它没有装饰性,而且内容空洞单一。

那天,豆妈看着豆豆快速画完那些歪歪扭扭的时钟时,内心是焦虑的,她对豆豆说:“今天,妈妈没有办法看懂你的作品。”豆豆不说话,她挑战性地看着妈妈,突然把纸张反了过来,一口气在钟表背后画上了慕斯比比所做的不同事情。如果正反结合起来看就是一个钟点对着一个慕斯比比的行为情境:早晨6点慕斯比比起床,7点慕斯比比吃早餐……豆豆所画的那些没有太多美学价值的钟表都是一个个心像的标签,代表着慕斯比比生活中的一个个时间情境。那些图案对于豆豆而言犹如渔网上的浮标,看起来像是漂浮在视野中没有关联的简单点状物,然而拎起它们,浮标下的网状世界里到处都是生动活泼的鱼儿。豆豆把慕斯比比的世界按钮化为简单的图案,这个图案仅仅是引发启动的作用,看着这些图案,心就像舞台一样活灵活现地演绎着慕斯比比的故事。

看似“单一”,孩子避开被定义的时空创建了自由“超时空”

其实,豆豆具有画出各种复杂形象的能力,在幼儿园里她画的“狐狸”比同龄人的更生动,可是豆豆在画室中拒绝模仿或创作其他形象,她始终徜徉于慕斯比比这个角色之中,用豆妈的话来说就是:“诚实地画出了一些豆豆自己的经历。”只是多年后,豆豆上二年级的时候,画室老师说:“豆豆,你希望老师把你的慕斯比比做成动画片,或者用彩泥捏出来吗?”对成人而言,将角色形象以3D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能够增加想象世界的生动性。然而豆豆一口拒绝,她说:“不!它在我心中更生动,我想让它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你们谁也做不出我想要的样子。”这是一位二年级的孩子对她曾经的想象世界的价值定位。

“单一”的形象是豆豆的想象时空与成人所定义的时空的切分线。因为孩子所处的真实的物理时空必然受到成人的“监管”,所以孩子没有绝对自由的物理时空。孩子的自由时空是他们内在的想象时空,就如豆豆一样,她假借一个单一的形象定义她曾经经历的时空,这是属于孩子自己的自由的“超时空”。

看似“叛逆”,孩子却获得了真正平等的权力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孩子,不可避免地必须遵守各种规则。理解力超强的豆豆从来不去触碰成人为她准备的“定义的世界”。她借着慕斯比比的角色为自己避开了社会的规则。慕斯比比与成人世界切分的界限就是任性,借着慕斯比比,豆豆开始创造由她定义规则的世界。比如在《纳西象形文字画》中,小朋友是以学习者的姿态去理解老师所出示的纳西文字,并以应用者的身份去描摹和引用这些纳西文字装饰自己的画面,而豆豆听完老师介绍纳西文字之后,即不再多看一眼纳西文字,她拿起笔画了许多曲线,然后说“这是我创造的慕斯比比的文字”。看起来豆豆在完成任务时好像处于避重就轻的状态,因为那么简单的“文字”只需要一会儿时间就画完了,老师询问豆豆说:“这些文字你看懂了吗?”豆豆认真地对老师说:“每一行我都认识,它们正在说着慕斯比比的话。”

这样的日子熬了很长时间,包括豆豆有时和其他孩子闹慕斯比比式的矛盾,罢课,还有一直没有进步的绘画技能。大概大班学习快结束的时候,有天早晨,豆豆宣布她不再是慕斯比比而是龙猫,豆豆妈妈解释说,豆豆喜欢上了龙猫,因为豆豆认为慕斯比比太任性,不讲道理,而龙猫是一个完美的人。

孩子成长需要支持、宽容、等待……

当成人放下约定俗成的规则期待,豆豆最终以真人秀式的“实验”,进行了一场社会交往学习,从而理解了自由、善解人意等概念。

支持孩子自己发明的学习方式,宽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无厘头,不断地试误即是从纷繁信息到简约心智的过程。最终,豆豆内心累积着各种社交模式,至于启用慕斯比比式还是龙猫式,由豆豆看情形所需。

猜你喜欢

慕斯比比纳西
慕斯蛋糕
英国女子与两只猫结婚10年:称猫比男人好
被爱的滋味你尝过吗?
比比谁最长
比比谁勇敢
安纳西
走失在纳西文字中
纳西鲁丁的微笑
春日下午茶
“高配置车”,比比谁更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