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新发展
2017-05-24王咏梅
王咏梅
[内容提要]“一带一路”战略将为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该战略提出近三年来,得到国内外广泛支持和关注,已产生了较大影响。“一带一路”战略将通过打造政治互信,以护航中国新一轮发展;通过促进经济融合,为中国新一轮发展创造经济增长点;通过促进文化包容,以有利于讲好新一轮发展的“中国故事”。
[关 键 词]一带一路;中国;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出访哈萨克斯坦与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简称为“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建设目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助力中国新一轮发展,同时也使沿线国家获得发展的新动力,开启共同推动新时期开放发展与合作共赢的新模式。
一、打造政治互信,护航中国新一轮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的理念是共同发展,它不是中国单方面的独奏,而是沿线各国共同参与的合奏,通过各国政府间的合作,构建多层次的政府沟通和交流机制,促进各国政治互信,达成合作共识。“一带一路”战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一种突破。
(一)从理论上看,“一带一路”战略是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发展
瑞典政治学家契伦是地缘政治学的创始人,他把国家的行为视为一种竞争力量,认为只有大国和强国才能影响大陆乃至全球的政治。传统地缘政治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海权论、陆权论、空权论无一不认为“权力”是影响一个国家在地区甚至全球地位的重要因素,即力量因素是国家的决定因素。而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强调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这可以从2016年中国军费预算增幅下降上得到充分的证明。“一带一路”战略展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愿望,并不期望在地区乃至全球谋取霸权,而秉承着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与欧亚大陆的每一个国家都建立积极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对地区外的国家以欢迎的态度,与之加强合作,这是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突破。
(二)从实践上看,“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打造政治互信
首先可以促成中俄在较长的时间内、更宽广的空间内加强合作,从而密切中俄关系。通过中蒙俄经济带的建设,连接东北三省,加强中俄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促进了双方的能源、交通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通过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中国-南亚-西亚经济带的建设,密切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可以为沿线国家带来投资增加、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转型升级等好处和变化,也有利于为中国的过剩产能找寻出口,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密切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政治外交关系。可以减轻美国对中国东部地区形成的压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建立了以华盛顿为中心、以经济和安全高度依赖美国为两大支柱的双边同盟网络。奥巴马团队执政以来,美国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影响了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给中国带来了压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使这种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安全环境。
(三)当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面临一些现实的挑战
如地区内国家众多,存在着富裕程度的差别、社会制度的差异、宗教信仰的不同、意识形态的不同,甚至还有些国家存在着领土主权的纷争。此外,“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也引起一些周边国家的不安和担忧,“中国威胁论”在我们的耳畔时常响起,影响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
“‘一带一路战略既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也是对当代中国地缘政治格局的新解读”,[1]“一带一路”战略不是资本扩张,也不是地缘政治的扩张,目的是通过与沿线国家和人民建立友谊,建立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享受共同繁荣和发展。
二、促进经济融合,为中国新一轮发展创造经济增长点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新一轮发展创造了經济增长点,助力中国新一轮发展,有力回击“中国崩溃论”的论调。
“中国崩溃论”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时就有所显现,弗朗西斯·福山在《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历史的终结?》一文,认为中国也要走西方式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2000年,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托马斯·罗斯基发表了《中国GDP统计发生了什么?》,质疑中国的统计数字。此后,一些西方主流媒体开始借助罗斯基的研究数据,认为中国经济虚假增长,得出“中国的经济即将崩溃”的结论。更有美籍华裔律师章家敦在2001年出版了《中国即将崩溃》,根据一些并不完整的数据,夸大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妄言中国经济的危机。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肯尼斯?罗格夫在中国提出要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后仍然提出了质疑:中国的基础设施银行能行吗?[2]2015年章家敦在《国家利益》网站上发文《中国经济会在2016年崩溃吗?》,认为“虽然今天人们将中国视为未来的主要力量,但是中国经济的崩溃会让中国重新成为弱国。”[3]然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唤起的经济活力能够更好地回击这种论调。
第一,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是经济增长的亮点。中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在基础设施、装备制造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公路、桥梁、隧道、铁路等工程的建造能力方面也属世界领先水平,“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给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产业带来新机遇。
2015年6月13日“哈欧”国际货运班列已于正式首发,从哈尔滨出发后,经过俄罗斯、波兰境内,终点站是德国汉堡,全程9 820公里。包括黑龙江省在内的整个东北地区都有机会借助这一全新的通道促进与俄、欧之间的经贸合作,享受这一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利益。
能源合作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意义重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21日在上海共同见证中俄两国政府《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的签署。”[4]中俄之间能源合作项目的开展,既促进了中俄间经济贸易往来,又能更好地巩固中俄关系。
信息的交流与合作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各国合作的重要内容,畅通的信息丝绸之路,也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海底光缆登陆站,是国际高速信息网络的核心节点……”[5]。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只是信息丝绸之路建设中的一个缩影,有力保障我国的对外发展战略。
第二,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中国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所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可以有力地推动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实施。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于2015年6月1日正式签署,中澳自贸协定于2015年6月17日正式签署,两个自贸协定都于2015年12月20日生效实施。“韩国政府预测自贸协定生效后,今后10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有望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长0.96%,消费者受惠规模将达146亿美元,还将新增5.3万多个就业岗位。”[6]中澳自贸协定在内容上涉及十几个领域,中国的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数量更多、价格更为实惠的澳大利亚商品,两国间的人员交流也将会更加便利。从长远的角度看,“一带一路”既能焕发东亚经济圈的繁荣和活力,还可能促进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进程,为中国新一轮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亚洲各国要想维持现有经济增长水平,内部基础设施投资至少需要8万亿美元,平均每年需投资8 000亿美元,但现有的多边机构并不能提供如此巨额的资金,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每年能够提供给亚洲国家的资金大概只有区区200亿美元”[7]。资金融通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的合作项目,促进金融体制的创新,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4年10月24日创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的创立弥补了亚洲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不足,使区域内的资本更好地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亚洲的资本外流,激发亚洲国家潜在的经济活力,对各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增强中国的金融话语权,促进中国合理有效地使用外汇储备,发挥中国的大国作用、拉升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位次,带动中国的产业升级,推动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改革发展,进一步与国际化接轨。
基础设施的建设、贸易投资体制的创新和完善、金融合作机制的创新会成为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新一轮发展的经济增长点,促使中国迎来对外开放和对外政策新的转型升级,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文化包容,讲好新一轮发展的“中国故事”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社会根基是各国人民之间的往来,传承历史上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的精神。通过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等促进各国、各民族的多样文化的融合,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新一轮发展的文化软实力。
马丁·雅克在《当中国统治世界》的中文版自序中写道:“西方国家那种认为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必将遵从西方发展道路的观念主要基于以下两个不可分割的观点:其一,世界上仅有一种可以想象得到的现代性,那就是西方的现代性;其二,世界将会一直由西方国家主导,因为按照它们的说法,西方国家的制度和模式要优于其他所有国家,西方主导的世界将会永久延续下去。”[8]文中提到的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表现的是西方文化的排他性。近代,西方对于世界的优越感日益得到强化,认为人类历史要围绕西方文化展开,西方文化、西方价值或理想是带有普遍性的,是非西方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从现实的全球化进程看,“西方中心论”显然是狂妄自大的,世界历史的发展以及中国自身发展的历史都证明任何文化或民族都不可能永远居于主导地位,世界上本来就存在着多样的民族和文化,它们不是竞争和冲突的关系。“一带一路”战略将对各国、各民族的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带来新的契机。
文化交流是沿线各国人民相互往来的重要载体。《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规划了沿线各国扩大相互间的留学生规模。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这一举措将使沿线各国的青年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使中国青年增加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机会。各种合作办学也可以使各国人民以包容的态度与不同的文化进行交流与对话,尊重不同的文化理念、生活方式,从而化解多元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使中国新一轮发展拥有了更好的文化环境。
沿线国家还可通过互办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加强往来。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的展播、展映,更深入地进行文化融合、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内容和精髓。“从近年来中国生产的影视作品、出版的图书资料及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的总体情况来看,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以及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商品数量不断增多,文化交流活动逐渐常规化,文化贸易逆差的局面得以扭转。”[9]中国在积极与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展示中国文化的特点,使沿线国家和人民理解、尊重和认可中国文化,从而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通过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中国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更好地实施“文化走出去”政策,让更多的文化产品通过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焕发出应有的活力。通过多种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使文化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吕彬.“一带一路”与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J].科学·经济·社会,2015(1):53
[2]肯尼斯·罗格夫.中国的基础设施银行能行吗?[EB/OL].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ink/2015-04/16/content_35338303.htm
[3]章家敦:2016年中國经济要崩溃[EB/OL].http://mt.sohu.com/20151231/n433090153.shtml
[4]俄罗斯与中国签署巨额天然气协议 中俄能源合作让欧洲着急[EB/OL]. http://www.guancha.cn/Project/2014_05_22_231545.shtml
[5]铺设21世纪“信息海上丝绸之路”[EB/OL].http://politics.caijing.com.cn/2014-05-28/114219057.html
[6]中韩自贸协定12月20日生效 明年1月1日二次降税[EB/OL]. http://news.china.com/domestic/945/20151209/20904519_all.html
[7]亚投行路线图猜想[EB/OL].http://news.southcn.com/china/content/2015-03/26/content_120874438.htm
[8]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3)
[9]谢晓娟.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中国软实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10
责任编辑/韩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