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现状调查和工作方法创新
2017-05-24宋建设
宋建设
[内容提要]党外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的主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更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内涵和依靠。随着社会发展,党外知识分子发生一些变化。依托实践调查,针对其变化提出完善体制建设、搭建发展平台、创新工作方法三大对策,以推动新时期的统战工作走向新台阶,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关 键 词]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现状调查:工作方法创新
党外知识分子泛指所有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人数众多,占知识分子总量1.2亿的75.1%[1]。新时期创新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方法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的特点,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战略性工作。”[2]
一、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的变化及其新特征
2015年3月以来,为了解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现状,利用假期(五一、暑假)在辽宁省高校、机关、企业等单位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65份,有效率88.3%。结果显示,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在原有数量大、影响远的特点基础上,呈现出如下三个新特征。
(一)成员年轻化、学历高层化。
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高学历特点。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265名党外知识分子中,70后共148人占总数(有效问卷,下同)的55.8%。中级以上职称者227人,占总数的85.7%。他们多是单位的骨干力量,具有突出的业务能力,影响力较大。年轻人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等特点为新时期统战工作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年轻人社会阅历浅、经验少、易受外界诱导的特性也为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增添了新内涵,提出了新挑战。
(二)结构多元化、精英社会化。
党外知识分子人员结构呈多元化趋势,即从过去的教育、医疗、科学研究领域延展到经济、文化、卫生等各非公有制领域。其中,来自自由择业领域[3]的最多(127人,占总数的47.9%)。《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特别强调,必须“将自由择业的党外知识分子纳入统战工作范围”。党外知识分子学识广、能力强,在社会上备受欢迎。除了在各级政府机关[4]、人大、政协任职(共94人,占总数的35.5%),更多工作在医药卫生、艺术文化等社会领域(171人,占总数的64.5%)。他们是社会非党领域的精英代表,能否做好他们的工作,关乎社会稳定与否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三)信念模糊化、诉求政治化。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党外知识分子(237人,占总数的89.4%)愿意在党的领导下共建民族大业。然而,在价值观选择上近半数人(112人,占总数的43.8%)认为自身价值观已发生不同程度改变——强调自我,突出个性,愿意接受理想中的平等、民主、竞争,处于信念模糊、理想不定的状态。另有一小撮人(21人,占总数的8.2%)艳羡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主张实行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人数不多,但也应引起关注。
另外,党外知识分子的需求重心也由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具体来说,他们的公民意识明显增强,经常关注时事政治、民生工程等国家、社会问题。党外知识分子的社会参与意识随之空前增强。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219人,占总数的82.6%)认为如果条件允许,他们希望通过参政议政在经济建设、政治文明、社会进步中一展拳脚,发挥自身作用。
二、新形勢下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党委坚持不懈地开展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调查结果显示,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正和完善。
(一)党外知识分子定位不清、组织建设僵化、管理松散。
党外知识分子的内涵目前仍处于不确定状态,焦点在于是否将各民主党派知识分子纳入其中。这个问题的存在给当前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造成不少困难。因为民主党派知识分子有自身的组织,如果将其包含,就会产生重复性工作。
另外,党外知识分子迄今没有一个法定组织,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他们“有党派性”但“形式上没有结成党派”[5]。以致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有随意性,不能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调查结果显示,他们自发组成立的自治机构——“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以下简称“知联会”)目前处于极其混乱的状态——组织建设僵化、管理松散,处于半关门状态。优秀的党外知识分子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只能游离于社会边缘,无法有效组织起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各统战部门也无法对党外知识分子进行全面、完整的了解,不能进行及时跟进管理。以致部分党外知识分子(96人,占总数的36.2%)认为统战部门对他们不够重视,甚至上升到对党领导的不信任,对投身现代化建设积极性不高。
(二)人员构成复杂,向心力不强,价值观向实用主义倾斜。
党外知识分子所在的非公有制领域涉猎范围十分广泛,从工商、金融到艺术、中介等无所不及,因此利益诉求各不相同。部分党外知识分子的海外经历使这个群体的现实状况更加复杂。人员构成的复杂多样性反映在精神层面上就是向心力不强,很难找寻到一个共同的文化纽带将他们的当前现实利益进行无缝捏合。
党外知识分子的价值观有向实用主义倾斜的整体趋势。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不少党外知识分子(138人,占总数的52.1%)对党的认同处于表层,即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及个人利益得到保障、提高基础之上的实用主义认同,远未上升到思想和心理认同。例如,党外知识分子所提的部分建议和意见带有实用主义色彩,即仅从个体归属的阶层或工作群体出发,具有小我(集团)性,现实中根本无法实施。意见、建议的不被采纳使他们武断地认为党政部门执行的是“选择性民主”,进而对当前社会制度和党的领导产生怀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只是执政党提出的政治号召和学习条例,不能引起思想共鸣。这种情况给当前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带来新的思考。
(三)统战工作缺乏系统政策支撑,方法陈旧,创新不足。
尽管党外知识分子有明确的直接领导部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局。但受重视程度不够,一直没有制定出一套专门的、权责明晰的管理机制和系统政策。如对党外知识分子的内涵、职能、作用等没有做出明确、详细规定。这些源头性缺失使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无从下手,日常管理处于无章可循的杂乱无序状态。
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的统战工作方法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统战部门思想僵化,工作定位仍停留在维持稳定上。总是等待问题出现再去面对、解决,处于被动状态,无法为社会发展提供新生的原动力。另一方面,部分统战部门受自身、环境等条件限制,对当前新思想、新科技不能完全接受,以致工作方法陈旧,无法在变局下妥善处理党外知识分子群体中的突发问题。具体来说,部分统战部门对党外知识分子关心不够,了解不多,总是采用居高临下的命令式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人文关怀。极易引起党外知识分子的反感和抵触,导致他们对现代化建设多持踯躅观望态度,不敢积极参与。
三、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陷入瓶颈的原因分析
经过实践调研和理论分析,发现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陷入瓶颈、开展困难、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知识分子具有批判精神和特立独行性格。
知識分子读书多,思维活跃,有较常人更为强烈的批判精神。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相关政策落实,知识分子得到空前的尊重,再次以“针砭时弊,月旦社会”为己任,对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各种批判和建言。对知识分子所提建议和意见,我们应该认真听取、仔细分析,然后择其善者而从。
然而,知识分子固有的批判精神也会带来这个群体“清高”、“孤傲”为特征的特立独行性格。他们往往将自己的言行视作“社会良心的标杆”,一旦得不到统治者(领导者)的响应和支持,或挂冠而去(古代),或噤若寒蝉(现代)。这种极端的群体性格使其缺乏协商、合作精神,亟须统战工作者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除此之外,部分知识分子的个体经历[6]也使他们对党的领导抱有一份戒心,显得有些难以管理。
作为知识分子的主体——党外知识分子也具有如上这些特征,他们的自治机构“知联会”体制僵化、管理混乱以及党委领导下的统战工作开展困难重重与此均有一定关系。
(二)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境外思想文化传入的结果。
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使当前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存在多元选择的可能,给新形势下的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挑战。
“市场经济是以人们的私利为原驱动力的经济体系”[7]。体系内的每个个体都会有自身的不同利益追求,反映在政治上就会产生多元认同,如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差异。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现实使政治认同和价值多元也将长期存在。市场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带来局部改革的阵痛,即局部社会群体的预期目标和实际结果之间存在落差。如果没能得到及时疏导,就会产生失落感,本能地重新审视社会的公平性,不利于这些领域的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开展。党和政府在社会发展中应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尽可能避免因改革导致局部群体利益受损。
境外思想文化传入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随着中国和世界交流合作增多,西方的各种东西随之传入国内,尤其是带有政治色彩的思想文化。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体系对个体的迷惑最大。国家尚可以从发展和安全之间寻找平衡点,进行趋利避害性的择取。作为的党外知识分子的个体,70后年轻人由于经验不足,很容易忽略东西方文明发展的背景、历程等不同前提条件,割裂文化和政治关系,从而对西方价值观盲目认同,进而全盘接受。拥有海外经历的党外知识分子受此影响更大。
(三)网络普及和IPTV、Podcast等新兴媒体出现的影响。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7.9%。”[8]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比重和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新兴媒体如网络电视(IPTV)、播客(Podcast)更是深受社会欢迎和喜爱。调查结果显示,每天关注互联网超过5个小时的达179人,占总数的67.5%。受众广、传播快的特点使网络,尤其是新兴媒体成为新形势下开展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重要工具,必须善加利用。
众所周知,网络是把双刃剑,它既能带给我们各种丰富知识,也能带来各种垃圾讯息。网络环境和内容的杂乱使部分年轻人很难辨别区分鲜花和毒草,易受西方思想腐蚀,产生“价值共鸣”,被境内外敌对势力俘获,成为“和平演变”中国的帮凶。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新媒体影响下,在“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调研问题上,79人持“加不加入都行”态度,占总数的29.8%,69人明确表态“不想加入”,占总数的26%。两者合计占总数的55.8%,必须引起党政部门的高度关注。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净化网络空间,构建积极健康、安全绿色的网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必须在“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的同时“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9]
四、新形势下创新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统战工作的对策方法
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站在国家安全高度,以党外知识分子的变化为切入点,深刻分析统战工作陷入困境的原因,及时做出调整,提出针对性方案,助推统战工作走向新台阶。
(一)完善党外知识分子组织建设,建立系统的领导体制
目前,党外知识分子自身及相应工作均处于停滞状态:定位不清、权责不明、运转无序。对此,各级党委应领好头,带好路,为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有序开展做好源头保障。
首先,帮助党外知识分子明确自身的内涵及社会定位。新形势下的党外知识分子可明确界定为社会各领域所有没有结成任何党派的知识分子。之所以将民主党派知识分子排除在外,原因有二。其一,党外知识分子的主管机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局”的日常工作对象主体就是社会上的无党无派知识分子。其二,党外知识分子广义概念[10]中的民主党派知识分子有自己的党派组织。如此,有利于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结构主体的简单化,工作开展的便利化,目标制定的针对化。
其次,帮助党外知识分子完善组织建设和管理建设。具体来说,成立“知联会”全国性组织和各省分组织,完善各种工作制度,如日常運作规章、人事信息制度、网络动态管理办法等等。通过这些建设,为党外知识分子成立一个机制健全、运转良好的组织,强化其向心力和凝聚力。各级党委部门也能因此第一时间了解党外知识分子组织及个体的最新现状,为制定和出台相关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建立党委领导下的系统的、责权清晰的领导体制。具体来说,建立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领导分管、部门主管、专兼职具体负责的领导体制。在这个体制下,各级统战部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筹划,和同级的宣传、组织等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信息互通互用。以便及时发现、解决党外知识分子遇到的困难,避免问题积压,产生社会矛盾,为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体制性、根源性保障。
(二)为党外知识分子发展搭建有利平台,实现思想认同
为党外知识分子发展搭建各种有力平台,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注和关心,为统战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
首先,消除各种认知上的误会和隔阂,排除统战障碍。具体来说,必须改变“统战对象”的歧义称谓[11],改为“统战范畴”或“统战范围”;党外知识分子相应改为“统战的重要组成”或“统战的重要依靠”。使党外知识分子消除距离感,产生亲和感,实现和党中央步调一致,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中。
其次,加大物质投入,为党外知识分子发展搭建平台。党外知识分子多为专业的管理型、技术型人才,是技术革新、社会创新的中坚力量之一。因此,为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化建设中,必须制定一系列政策。例如在人才引进上,淡化、取消党员身份限制(党委直属机构、涉密岗位、特殊岗位除外),实现不拘一格,唯才是用。在实际工作中,把他们放到最适合的岗位,满足其一切合理需求。在年末考核上,制定量化指标,设立激励机制[12]。对于成就突出者,提拔进入核心领域,形成良性竞争。尊重本人意愿的前提下将之吸纳进党组织,扩大党的组织基础。建立各种学习进修制度,鼓励他们参加业务交流和培训,提升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评判能力[13]。
第三,加大人文关怀,建立“平等互进”的和谐关系。针对党外知识分子精神认同需求的增加,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社会氛围,使他们有发表意见、表达诉求的公开的合法平台。党组织要加大对党外知识分子群体思想、生活及工作的关心,真正建立两者“平等互进”的和谐关系,为统战工作的开展建立稳固的思想基础。具体来说,可定期召开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生活恳谈会,鼓励党外知识分子针对国家发展、社会规划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个人的才能。”[14]通过恳谈实时把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完善他们和党组织的和谐关系。还可以在合理合法范围内帮助党外知识分子解决家属上学和就业问题等。
(三)积极利用网络载体,创新工作方法,力推统战新发展
新形势下,随着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发生变化,统战工作方法必须随之变化。总体来说,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利用新载体,创新工作方法,力推统战工作走向新高度。具体说来,针对党外知识分子主体年轻化特点,充分发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兴媒体(IPTV、Podcast等)作用,打造网络新载体[15],进行动态管理[16],拓展统战工作新路径。针对党外知识分子结构多元化特点,主动适应变化,积极引导党外知识分子科学分流,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针对党外知识分子需求导向变化(即重心由物质转向精神,并辅以一定的政治诉求),在法律法规范畴内尽可能满足其需求,为他们创造参政议政机会,如建立党外知识分子可以广泛参与的(针对党政部门)监督评价体制。针对党外知识分子群体联系不通畅,问题容易积压的问题,建立党内外知识分子日常“结对子”制度和突发情况信息上报绿色通道制度,等等。另外,我们还应该建立危机预警制度和突发情况处理制度,避免事态扩大和严重。总体看来,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不能一味地简单粗暴,应该耐心教育、科学引导。最终,以理服之,以情动之,使他们感受党的温暖,从而不遗余力地为社会发展献策献力。
参考文献
[1]我国党外知识分子达8 986万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8-19
[2]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的讲话.2015年5月18日至20日.北京.
[3]主要有三种类型:中介组织从事人员(社会中介机构中的律师、注册会计师、评估师等)、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自由职业人员(个体医生、各类经纪人、自由撰稿人等)。
[4]党外干部的政府任职谱[EB/OL].http://focus.news.163.com/12/0605/05/8379BTMN00011SM9.html
[5]周恩来在1949年6月19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上讲话.
[6]沈志华.1956年初中共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J].社会科学,2006(8):82-83
[7]致公党静安区委课题组.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的政治认同与政治参与[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36
[8]CNNIC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502/t20150203_51631.htm
[9]习近平: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7/c_119538788.htm.2014.2.27
[10]除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知识分子以外的所有知识分子,包括民主党派、无党派和宗教界爱国人士中的知识分子以及社会各领域的非党知识分子。
[11]陈喜庆.试论党外知识分子既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又是统战工作对象[J].民主,2002(7):10
[12]谭用发.发挥党委联系专家工作中的激励效应[J].中国人才,2013(10):32
[13]辽宁省党外知识分子“我为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献良策”座谈会在沈阳成功召开[EB/OL].http://tyzx.people.cn/n/2015/0914/c372198-27581063.html
[14]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1956年1月.第21册.第168页。
[15]杨 萍.渤海大学开展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述略[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46
[16]马晓花.党外知识分子动态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J].信息通讯.2014(3)
基金项目:2015年辽宁省统战理论研究获奖课题的成果。
责任编辑/韩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