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更好
2017-05-24最不化石
最不化石
有些作家可能耗费一生都在打磨一部作品,而创作第二部作品时却会被截稿日折磨死。就像人们所说的,“难产的第二张专辑”是现代音乐工业的产物,“难产的第二部小说”也是现代出版业压力下的产物——如果某个作家的第一部作品火了,人们就会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巴不得立刻就能看到。
不少作者就被出稿速度或截稿日期折腾得够呛,但也有好些作者,他们写出了非常精彩的第二部作品,即便他们的处女作并没有一炮而红、甚至终其一生都没有红过。以下就为读者们介绍一些历史上最为出色的“第二部小说”。
《傲慢与偏见》
作者: 简·奥斯丁
某部大家非常喜爱的古装剧(和一些优秀的英语散文)正是改编自奥斯丁的第二部小说。根据英国皇家文学协会的调查,它还是“英国人最喜欢的第二部小说”。不过,也许这就有一个问题了:“第二部小说”究竟要怎么算起?是指第二本出版的小说,还是已经写了但没正式出版的也算呢?要知道,她的哥特式讽刺小说《诺桑觉寺》可是比《理智与情感》写得还要早。(注:简·奥斯汀1798年开始写作《苏珊》,那时奥斯汀才23岁。《苏珊》后改名为《诺桑觉寺》。这是简·奥斯汀早期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中最早的一部,但它却是最后出版的。)
《尤利西斯》
作者: 詹姆斯·乔伊斯
这本书是现代主义小说的里程碑,也是先锋派喜剧的扛鼎之作,当然也是乔伊斯的第二部小说。小说将荷马《奥赛德》中的情节化为1904年6月16日在柏林的一天,创作这部小说花了乔伊斯好长一段时间,乔伊斯在处女作《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出版后的第6年才推出此书。
乔伊斯使用了作家惯用的伎俩——在出版《尤利西斯》之前,先出版了相关联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讲《尤利西斯》应该是乔伊斯的第三部小说——这么说是否会令强迫症的你感觉好些?关键在于,《尤利西斯》是在处女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每一章节都采用了不同的风格,以此来展现主人公从童年到青少年期的成长历程,《尤利西斯》也采用了不同的风格,但小说的含义,也许可以花上你一辈子的时间来讨论。
《项狄传》
作者: 劳伦斯·斯特恩
这本书很与众不同,他打破传统小说叙述模式,不过挑战得并不彻底,有人认为《项狄传》开了意识流小说的先河。在此之前他写过《一部政治罗曼史》,透过这部小说,46岁的斯特恩发现自己还可以写东西。在本书中,绝大部分是主人公特里斯舛讲述别人,主要是他父亲和他叔叔的生平与见解,叙述的顺序则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完全打破了顺着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按部就班、一板一眼的传统程式。即使放在今天看来,这本书仍然很古怪。
《千年战争》
作者: 乔·霍尔德曼
霍爾德曼的第一本小说《战争年代》是基于自己的真实经历,讲述了在越南战争中发生的故事。在后续作品中,他以这些战争经历为蓝本,将故事延展到宇宙空间去了。第二部小说霍尔德曼摆脱了现实中的政治性包袱,以科幻背景为隐喻来体现自己的思想。一群士兵在经历了一场离奇的光速之旅后,回到地球发现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尽管他们感觉自己只是离开了几个月。世界发生了变化,对于这些越战退伍老兵而言世界也大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