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嘧菌环胺WG防治草莓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2017-05-24王会福江景勇

世界农药 2017年1期
关键词:哈茨嘧菌灰霉病

王会福,江景勇

(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临海 317000)

50%嘧菌环胺WG防治草莓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王会福,江景勇

(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临海 317000)

为了有效控制草莓灰霉病发生,应用50%嘧菌环胺WG进行防治草莓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嘧菌环胺WG对草莓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625倍第1次施药后10 d、第2次施药后25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为81.50%、83.16%,与对照药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 1 800倍的防效相当,比对照药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 300倍的防效高20%以上。该剂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安全性好。

草莓灰霉病;50%嘧菌环胺WG;防治效果;持效期;安全性

草莓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被誉为“水果皇后”[1]。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市草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发展到1 000 hm2左右。但是在大棚草莓生长期间环境适宜,加上品种单一(主要以红颊为主),栽植过密,植株生长过旺,棚内光照不足以及土壤排水不良等诸多因素的作用,草莓灰霉病普遍发生,严重影响草莓的生长发育,影响光合作用与减少营养物质的合成,导致品质下降、减产减收。据笔者在田间走访、调查发现,一般发病田块草莓可减产20%~30%,重病田块可减产50%以上,灰霉病已成为草莓生产中最大的病害之一[2-3]。

草莓灰霉病是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喜低温高湿环境,其分生孢子借风雨及农事操作传播蔓延,一旦发病又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重复侵染,因此能有效控制的理想药剂很少[4-5]。据资料介绍,50%嘧菌环胺WG(农药登记证号PD20142387,商品名瑞镇)为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具内吸传导性、可防治多种病害的杀菌剂。其作用机制新颖,兼具保护和治疗活性,且与其他已知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可通过木质部进行传导,同时也有跨层传导,非常适用于病害综合治理和防治已对常用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原菌。为此,2017年笔者对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50%嘧菌环胺WG进行了防治草莓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6],以明确该药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适宜浓度及对草莓的安全性,为今后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在临海市邵家渡街道钓鱼亭村临海市紫丰葡萄专业合作社周桂林农户大棚草莓园中进行。该园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但历年草莓灰霉病都有发生。试验地土壤为壤土,pH为6.5,肥力适中。供试品种为红颊,2016年9月25日定植,采用高垄双行交叉栽培方式,垄宽75 cm,株距25~30 cm,草莓苗5 000~5 500株/667 m2。试验期间田间常规管理,各处理长势比较一致,试验实施前1个月未用过任何杀菌剂。

1.2 试验药剂

供试药剂:50%嘧菌环胺WG(商品名瑞镇),为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台州市农资有限公司提供。

对照药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商品名露娜森),德国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台州市农资有限公司提供;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美国拜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⑴ 50%嘧菌环胺WG 1000倍;⑵ 50%嘧菌环胺WG 625倍;⑶50%嘧菌环胺WG 420倍;⑷ 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 1800倍;⑸ 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 300倍;⑹ 清水对照。每处理面积266.8 m2,不设重复。各处理随机区组排列。

1.4 试验方法

本试验施药2次:第1次施药时间为2017年1月3日,此时草莓处于第一、二花序开花结果期,草莓果柄上灰霉病零星发生;第2次施药时间间隔为10 d,即1月13日。

施药方法为:用浙江台州市下牌SX-LK16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操作压力2~3个标准大气压左右,容量20 L,喷片孔径1.5 mm)对草莓植株叶片正反面及果实果面均匀弥雾,每次兑水量为45 L/667 m2,水取自田边沟渠内较清洁水源。

气象情况:2次施药当天晴天,棚内气温和相对湿度分别为18 ℃和11 ℃、65%和70%,药后36 h无雨,之后无特殊天气出现,总体看对本试验结果无明显影响。

1.5 调查方法

共调查3次:第1次施药前(1月3日)查病指基数,第2次(1月13日)查第一次施药后10 d病指,第三次(2月7日)清水对照区灰霉病发生明显时即第2次施药后25 d调查病指。

考查方法:先将每处理划分为三等份,作为3次重复。然后每小区随机各定5点,每点定5株,每次调查分别逐个记录所有果实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指、病指增长率和校正防效,并用DPS软件中的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7]。同时整个试验期间观察草莓生长情况,目测供试药剂处理后对草莓植株长势、结果等有无影响。草莓灰霉病果实发病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积的6%~15%以下;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积的16%~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积的50%以上。

药效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各级病果数×该级代表值)÷(调查总果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病指增长率(%)=[(药后病指数-药前病指基数)÷药前病指基数]×100;

校正防效(%)=[(对照区病指增长率-处理区病指增长率)÷对照区病指增长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在本试验条件下,通过整个药后试验期间观察,供试药剂处理后对草莓植株长势、结果等无任何不良影响,安全性好。

2.2 防治效果

从表1可知,经DPS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新复极差法(DMRT)分析,50%嘧菌环胺WG 1 000倍、625倍、420倍对草莓灰霉病的校正防效:

⑴ 第1次施药后10 d分别为71.67%、81.50%、82.04%,其中420倍与625倍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两者均极显著优于1 000倍处理;420倍、625倍处理与对照药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 1 800倍(校正防效80.14%)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极显著优于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 300倍(校正防效59.39%),而1 000倍处理则极显著低于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 1 800倍处理,极显著优于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 300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50%嘧菌环胺WG对草莓灰霉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⑵ 第2次施药后25 d分别为72.88%、83.16%、86.41%,其中420倍与625倍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两者均极显著优于1 000倍处理;420倍、625倍处理与对照药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 1 800倍(校正防效83.42%)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极显著优于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 300倍(校正防效61.08%)处理;而1 000倍处理则极显著低于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 1 800倍处理,极显著优于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 300倍处理。综合田间观察,可知50%嘧菌环胺WG对草莓灰霉病的持效期较长。

表1 50%嘧菌环胺WG防治草莓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嘧菌环胺WG对草莓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625倍第1次施药后10 d、第2次施药后25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为81.50%、83.16%,与对照药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 1 800倍的防效相当,比对照药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 300倍的防效高20%以上,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较长,安全性好。同时田间观察发现,处理区草莓植株长势、果实色泽亮度明显优于清水对照区,因此50%嘧菌环胺WG可作为防治草莓灰霉病的轮换药剂之一,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

该药剂在使用时应掌握在草莓灰霉病未发生或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其适宜浓度为50%嘧菌环胺WG 625倍,兑水量为40~60 kg/666.7 m2,用喷雾器对草莓植株叶片正反面及果实果面均匀弥雾。同时要根据田间草莓灰霉病实际发病情况,每间隔7~10 d连续喷雾2~3次,以确保防治效果,防止病害扩散与蔓延。

[1] 童英富, 郑永利. 草莓病虫原色图谱[M].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2] 曹婷婷, 高吉良, 陆丹, 等. 草莓灰霉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57(12): 2045-2047.

[3] 肖长坤, 高苇, 夏冰, 等. 设施栽培草莓灰霉病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J]. 中国植保导刊, 2012, 32(9): 24-26.

[4] 潜仙凤, 钱荷富, 王森林. 木霉菌防治草莓灰霉病药效试验[J]. 浙江柑桔, 2009, 26(03): 42-43.

[5] 刘芳, 阳盼, 王羽, 等. 利用植物源提取物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研究概况[J]. 农药, 2014, (7): 473-477.

[6] 农业部农药鉴定所生测室. 农药田间药效实验准则(一)[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0: 85-92.

[7] 唐启义, 冯明光.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326-347.

法国自2017年1月1日起禁止在公共绿色区域使用农药

法国近日宣布,自2017年1月1日起禁止在所有公共绿地(包含公共森林、公园和花园)使用农药,公墓仍可使用杀虫剂,非专业园丁将不能再在柜台购买农药。还规定从2019年起禁止在私人花园中使用农药。据悉,这一新措施是法国绿色计划的一部分,同时颁发的政策还包括禁止在蔬菜上使用塑料袋。(世界农化网)

Field Trials of Cyprodinil 50%WG against Strawberry Gray Mold

WANG Huifu, JIANG Jingyong
(Tai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Linhai, Zhejiang 317000, China)

The field trial of cyprodinil 50% WG against strawberry gray mold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yprodinil 50% WG had good control effect on strawberry gray mold, 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625 times was 81.50% and 83.16% 10 d after the first spraying and 25 d after the second spraying, similar to the control effect of 1 800 times of fluopyram+ trifloxystrobin 42.8% SC, 2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300 times of Trichoderma harzianum 300 million CFU/g WP. It has good control effect, long persistent period, and safety.

strawberry gray mold; cyprodinil 50% WG; control effect; persistent period; safety

10.16201/j.cnki.cn31-1827/tq.2017.01.13

TQ455

A

1009-6485(2017)01-0055-03

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草莓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及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15ny06)

王会福(1970—),男,浙江临海人,硕士,高级农艺师,从事植保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tznkywhf@126.com。

2017-02-17。

猜你喜欢

哈茨嘧菌灰霉病
外源赤霉素与氯化钙对哈茨木霉生长的影响
穴施哈茨木霉菌肥对黑帅西瓜生长的影响*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对比试验
散叶莴苣灰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25%呋虫胺·嘧菌酯·种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哈茨木霉菌剂在西瓜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哈茨木霉防治草莓灰霉病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