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对策研究
2017-05-23喻鑫浩付艳张瑜于丹赵玉冰才大勇
喻鑫浩 付艳 张瑜 于丹 赵玉冰 才大勇 徐瑞东
摘 要:在实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伟大构想中,中高职贯通作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核心和关键成为关乎我国职业教育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如何更有效地实现中高职贯通为研究基本思路,分析了中高职贯通中存在的问题,力求着眼整体对当前发展与改革中的中高职贯通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对策
随着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科学有效地衔接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今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取得了相当多的成绩与经验,但还没有形成让人满意的目标模式,对于中职与高职的衔接问题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中高职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如:文化基础课相互脱节;专业课和实训课重复设置;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后无法适应高职学校的教学要求等。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现就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建立中高职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实现人才系统化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层次、规格、知识和能力的新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核心,以课程衔接为重点,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加快构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贯通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二、基本原则
1.产学合作原则。深化“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中高职院校要携手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中高职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2.有效衔接原则 统筹规划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职教集团为依托,由高职院校牵头,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中高职分段贯通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明确中高职各段的教学重点,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要加大课程的整合与重构,构建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3.职业切合原则 在对相关的行业标准、职业岗位、技术领域、任职条件和职业资格标准等进行深入了解、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规格,科学设计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岗位实际需求,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任务
1.推进中高职培养目标相衔接。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科学界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类型、规格及目标定位,明确中职和高职贯通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的递进、延展和衔接的关系,保证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都能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推进中高职课程体系相衔接。聘请中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依据就业岗位需要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各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3.推进中高职课程内容相衔接。中高职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按照职业技能标准、行业企业岗位实际,明确各阶段的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合理确定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建立既层次分明,又衔接贯通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标准体系。
4.推进中高职教学过程相衔接。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操作性、实践性的职业教育特色,实行工学交替、分段培养等方式,广泛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和团队学习等教学模式,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大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5.推进中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相衔接。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岗位要求,结合各级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的衔接。推行“双证书”制度,探索中职与高职学生技能水平评价的互通互认。
四、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体系
1、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含高职专业、贯通对应中职专业、接续本科专业;
2、就业方向与职业岗位分析,含就业方向、职业岗位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3、专业定位,含学制与招生对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
4、贯通培养思路,根据专业特色,科学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贯通培养思路,中职段与高职段人才培养侧重点等。
5、贯通培养课程体系,含课程设置、衔接课程知识点与技能点说明;
6、教学进程与学时安排,含教学进程表、课程教学安排;
7、教学方法与成绩考核评价,含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成绩考核评价;
8、毕业要求,主要指毕业生毕业最低学分要求和职业资格证书等标志指标描述。
五、组织与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由试点高职院校牵头负责,要在相关职教集团内成立贯通培养工作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统筹本集团内中高职衔接工作,开展课程体系研究、专业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指导。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经教育厅专家组审核批准后实施。
(二)坚持科研先导
针对中高职贯通培养实施中的重点、难点及关键问题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索。注重调查研究,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和经验。鼓励中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中高职衔接的协同探索,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
(三)加强过程管理
统筹做好贯通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仪器配备标准和衔接教材开发工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提供条件。加强中高职贯通合作院校人才培养的沟通交流,加强实施过程监督管理,保证贯通培养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架设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相互衔接的立交桥即中职院校到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结束职业学校以前的这种终结教育局面,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互通,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張东放.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研讨[J].广东教育,2010(5).
[2]邵元君.中高职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