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2017-05-23贾昕
贾昕
摘 要: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金钥匙。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本文从激发兴趣、抓住特征、注意顺序、善于比较、调动感官和做好记录六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观察能力;写作水平;措施
作文被很多学生视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他们平时不注意积累写作素材,临到写作时抓耳挠腮、冥思苦想,结果只能胡编乱造,草率完成;或者照着别人的范文依葫芦画瓢,结果只是滥竽充数,应付了事。鲁迅先生曾经在回答文学爱好者“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说要做到两方面:一是多看,二是多练。鲁迅先生所说的“多看”就是多观察,即要写好文章,就要多观察,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小说家契诃夫也告诫初学写作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笔者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皮亚杰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赖于兴趣。要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先要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很多学生没有观察兴趣和意识,是因为他们找不到观察对象,觉得周围的一切太平常、太普通了。其实,我们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常普通的事情都有扣人心弦的地方。老舍先生曾说:“身边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新人新事,可是没有仔细观察,人与事都从身边溜走了。”老舍先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能找到让我们感兴趣的对象,也一定能静下心来观物、察人、品事。
二、抓住特征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我们观察事物时应该抓住特征。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两件事、两处景是完全相同的。有学生写人千人一面,写事千篇一律,写物含混不清,写景简单笼统,原因在于没有抓住这些人、事、物、景的特征。两个性格迥异的学生在思考难题时,会有不同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如果没有观察就写不出他们各自的特征。只有观察到他们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才能写出生动细致、富有个性的文章。观察景物时要善于抓住景物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中呈现的颜色、形态等方面的变化,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特点。
三、注意顺序
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只有按照顺序观察,才不会在观察中遗漏某些重要内容或细节。我们可以根据对象的特点选择恰当的顺序:客观静态事物是由不同的部分构成的,应按其结构进行,如觀察一棵树,可以按干、枝、叶、根、皮等部分逐一观察;动态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应按时间顺序分阶段观察,如观察一次暴风雨的过程,可按雨前、雨中、雨后三个阶段有序进行。
四、善于比较
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最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一切理解和一般思维的基础”。比较是找出事物差异,找到事物特征的最好办法。要观察到人、事、物、景的本质特征,不仅需要进行比较,还需要善于比较。如鲁迅所说:“优良的人物,有时候是靠别种人来比较、衬托的,例如,上等与下等,好与坏,雅与俗,小气与大度之类。没有别人,即无以显现这一面之优,所谓‘相反而实相成者,就是这。”我们既可以通过观察把一种事物和其他事物进行横向比较,如高山巍峨、平原广阔,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它们的特点就会显现出来;也可以对同一事物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纵向比较,如一棵树木的生长过程分为幼苗、小树、大树等阶段,在这些阶段中的特点也是各不相同的,通过比较,就很容易发现不同。
五、调动感官
郭沫若指出:“注意力不集中,我们的耳目五官是死的,心思也是散漫的,正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真正意义上的观察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观察时,要用眼看、用鼻嗅、用耳听、用手摸、用嘴尝、用身体感受、用心想象,要防止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朱自清的散文名作《春》一文中,作者之所以能生动地描绘出春草的柔顺,春花的艳丽,春风的和煦和春雨的细密,就在于作者在观察春天的这些景物时充分调动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
六、做好记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不把观察过的事物及时记录下来,观察到的一切很快就会遗忘殆尽。茅盾说过:“我们在开始写作的时候,就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草稿薄。无论走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地警觉,把你的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用记日记、随笔、周记、书信等多种形式把观察所得及时写下来。这些记录,内容可多可少,形式可以是客观记录,也可以是主观感受。经过天长日久的积累,就能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积溪流以成江河,积跬步以至千里”。这样,既达到了练笔的作用,也积累了写作素材,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白白浪费。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我们的生活道路上撒满了金币,可惜我们没有去发现它们。”观察能力就是学生写作道路上的金币,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勤于观察,不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