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2017-05-23许佳妮
许佳妮
摘 要:教師在教学设计时要注重教学导入阶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使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教师应该如何导入教学呢?本文通过对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对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良好的教学开端在教学中至关重要,课堂导入主要是教师为了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将教学中的变量进行改变,满足学生的某种需要,使学生产生正情绪,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整节课的良好运行。下面本文对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进行简单阐述。
一、兴趣导入法
兴趣导入法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游戏、音乐、活动等形式的导入。兴趣导入法的应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尽快地融入课堂中。比如在“想象”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出魔鬼、天使、凡人三个词语,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创作,画出他们的样子。这一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通过自己的想象,将生活中真实接触的动物、植物等进行重新加工改造,创造成自己心里所想的样子,这就是想象的过程。
例如,在讲解“注意力”时,可以通过设计一个测试学生注意力的小游戏导入学习。教师可以利用舒尔特方格,让学生大声喊出1到25个数字,在喊的过程中用手指出方格里对应的数字,并记录所用时间,时间超过35秒,就要注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通过游戏对学生进行导入,学生既可以在玩中获得知识,还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二、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教师通过某种方式呈现一个案例,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学习兴趣,从而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呈现案例,也可以事先安排学生排演小品等方式导入课堂教学。例如,在讲到青春期异性交往时,教师事先安排学生排演一个男女生交往的情景剧,并作为课堂导入演绎出来,最后再给学生提出问题:剧中的男女生因为交往密切被同学说是早恋,那么男女生应该怎样正常交往呢?这种直观的教学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强的代入感,对所提出的问题更有话说,自然而然地进入课堂状态。
三、教具导入法
教具导入法主要是教师利用实物的教学器材或计算机技术进行的导入方式。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视觉和听觉作用在同一事物上所取得的信息不一致时,会优先采取视觉信息。国外教育家也曾说过:“可以为教师们定下一则金科玉律。在可能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可能地放到感官的跟前。”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教具进行课堂导入。
例如,在“感知觉”概述的教学导入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教具导入的特点。教师可以用一个橘子作为教具,向学生展示一个鲜亮的橙色大橘子,让学生想象自己先前对橘子一无所知,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了解橘子。学生会通过视觉观察,知道橙子是一个圆圆的形状;还会用手摸,感觉凉凉的,捏起来还有一点软;闻一闻有一点香味;品尝起来是酸甜的口感。通过学生的一系列感受,总结感觉的概念,即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运用教具的导入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对学习过程有深刻的印象。
四、复习导入法
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前后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原有知识进行导入。心理学指出,人的感知能力是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的,在新事物的感知时,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掌握越多,感知速度越快,但要注意的是在利用复习导入时,对新知识的认识过程才是重点内容。
例如,在“遗忘及遗忘规律”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复习导入的方法。首先,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先回忆关于记忆的流程图;其次,问题创设方面,对学习过的记忆流程图是否掌握。如果能够再现,说明学生真的掌握了,若不能再次记起就说明遗忘了。由此引出这一课程的重点问题——“遗忘”,集中学生注意力,再教学延伸讲解“遗忘规律”。通过复习导入的教学方式,达到本节课程预期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导入是良好教学的基础,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计合适的教学导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云,原海霞,王翼炜,傅小平.提升教师语言基本功的策略初探[J].北京教育,2014,11(10):193-194.
[2]王秀英,谢秀坤,曾子斌,张杜娟,吴婷婷.丰富学习活动,引领学生亲近教学[J].教书育人,2014,8(6):246-247.
[3]卢家楣,史华田,倪凯健,姚培鉴,崔发坤,李其维.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4]杨戌英,张海娜,赵淑梅,林红,钱书新,李雅旎.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有效方法[J].山西教育教学,2015,16(8):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