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析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2017-05-23任三文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量杯高锰酸钾纸屑

任三文

小学是学生科学兴趣培养的最佳阶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把科学兴趣的培养融入科学教学当中去,时时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就会因此点燃。作为一名从事科学教学的教师,我在课堂上关注的不是教学环节的完成,不是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更不是让学生记忆多少科学结论,而是更加关注教学的过程,关注如何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让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乐趣,让他们懂得如何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事物,分析现实生活的科学现象,以此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我结合自己教学中的案例,试谈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一、案例一: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在实验开始前,我把学生分成了12个实验小组,每个实验小组由组长负责,每个小组的实验平台上分别放有一个量杯,一个实验用的小勺,1克左右的高锰酸钾。在实验开始前,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当你将少量的高锰酸钾放入盛有水的量杯的时候,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有的学生说高锰酸钾会溶化,有的学生说会变红,还有的学生说高锰酸钾会沉到水底等。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猜想,看看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我引导说。学生用实验用的小勺将少量的高锰酸钾放入水中,目光聚集到了量杯上。我并没有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验的结果上,而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的培养上,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高锰酸钾的变化。不一会儿,学生就纷纷举手回答他们小组的发现了。

“老师,我们小组观察发现,高锰酸钾在水中溶化了。”“不,应该准确地说,高锰酸钾在水中慢慢地溶化。”我问:“你是怎么知道高锰酸钾在水中慢慢地溶解的?”有学生说,“因为量杯中有一部分水变红了。”我鼓励学生说:“很好,你观察得很仔细。”这个时候,有学生似乎发现了什么秘密,高声喊道:“老师,沉在量杯底部的高锰酸钾在不断溶解。”

是的,当学生看到量杯中的水在不断变红的过程,他们就会立刻认识到只有高锰酸钾不断溶解,水才有可能变得更红。我举起量杯,“同学看,变化最大的是量杯底部的水。可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看到量杯底部的水,要比量杯上部分的水要红。老师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能够用什么方法让量杯中水的颜色变均匀?”这个时候的教室里就变得热闹起来,有的说,将两杯摇一摇,有的说,用搅棒搅一搅等。

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试一试,各组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按照各自的方法做实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着,只要教师能够把握住自己的角色,就一定会还课堂以学生,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学生发现没有搅拌或者没有摇动量杯中水之前,量杯中的水呈现出下半部分水的红与上半部分水,经过搅拌或摇动之后量杯中水完全变红了。学生的观察兴趣更浓了。科学就是这样,当你用心去观察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其中的奥妙与乐趣。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功使学生体验到快乐,成功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在课堂上经过实验,学生对高锰酸钾溶解于水中有了一定的理解认识。这个实验也恰恰证明了在科学课上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就必须为学生亲历试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提供一个平台,使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学习中观察。科学课就要“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而舍弃实验过程,直奔结论的科学课往往扼杀了学生探究科学的激情。

二、案例二:电

在课堂上,我在导入新课程内容后,开始和学生做第一个实验——梳子摩擦起电实验。

这个实验很简单,也很有趣,也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大家都会认为纸屑一定会被梳子吸起来。也正是这种司空见惯的想象,使教师认为这种实验不做也无关紧要。其实并非如此。在我的课堂,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现象。在课堂上,用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后去吸取纸屑,结果并没有将纸屑吸起来。作为教师,我们看到这一情景,如何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呢?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刚才我们做的这个实验结果是不是正确呢?”纸屑没有被吸起来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于结果是否正确,有的学生说实验的结果是正确的,有的说实验的结果不正确。于是,我又用同样的梳子去梳另一位学生的头发,结果梳子吸起了纸屑。

面对课堂上出现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我并没有武断地告诉学生哪一个结果是正确的,哪一个结果是错误的,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课上,我让学生以小組合作的讨论方式进行自主探究。经过小组探究得出的结果是:梳子之所以没把纸屑吸起来,是因为第一位学生的头发与梳子摩擦后并没有带电,只有当梳子摩擦带电后才有可能吸起纸屑。

我相信,在科学课的课堂上,随时都会有不可预料的问题或现象发生,这就需要教师紧紧抓住这些问题或现象,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同时对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发和吸引作用。

我做的第二个实验就是摩擦起电实验。到了第二个班做气球摩擦起电实验时的,我用的是与第一个班相同的材料和方法,但是两个气球摩擦后并没有产生互相排斥的现象。情急之下我又调整了方案,用气球再次摩擦其他学生的头发,结果两个气球只是出现轻微的排斥现象。

可是,课本上明明说气球摩擦起电实验会让两个气球产生相互排斥的现象,但是师生在课堂中的实验却不是这样的,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进行讨论。讨论之后,各小组可以把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与全班学生进行交流。在小组汇报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有时会把教学计划打乱,难免让教师产生尴尬的境遇。在课堂上,教学实验中引发的失误,往往会导致课堂教学出现“小失误”。此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找出产生这些“小失误”的原因,巧妙化解教学中的尴尬。

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才的科学素养以及国家前途。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科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的科学学习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在亲历实验活动中感受科学的乐趣与魅力,通过科学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理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秦雄.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提问”的探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8).

[2]刘林,樊敏,彭蜀晋.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5).

[3]刘喜云.如何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兴趣[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10).

猜你喜欢

量杯高锰酸钾纸屑
“调皮”的纸屑
会“跳舞”的纸屑
会跳舞的纸屑
量杯
解答物理计算题的十大方法(下)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碘化亚铁溶液的实验分析
氧化法测量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一闪一闪亮晶晶
高锰酸钾防治蔬菜病虫害效果好
切不可用高锰酸钾去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