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作用

2017-05-23姜涛

新西部 2017年4期
关键词:陕西西安一带一路

姜涛

陕西处于中国地理几何位置的大地原点,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产业优势,雄厚的科教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陕西的天然气、原油、原煤产量分别排全国第一、二、三位,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使陕西走在了新时期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为陕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为陕西“追赶超越”提供了新的机遇。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

陕西自贸区的启动与实施,为陕西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为陕西实现“追赶超越”带来了重大机遇。有助于以“五个中心”建设为统领,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以西安港务区和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及西安铁路交通枢纽为载体,推动陆港、空港联动发展,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

陕西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承接东联西进,南来北往的交通地位,又是亚欧大陆区枢纽,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织,是我国西部地区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中心。

西安国际港务区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安公路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等优良平台。国际港务区与空港新城可以积极发展加工服务贸易、保税物流、离岸金融,构筑集陆港、空港为一体的国家级重要口岸基地,建设商贸物流聚集中心和新兴服务业高地,实现资源互享。通过陆空联动立体丝绸之路,把海上交通放大、延展到内陆国际化大都市的西安,搭建起一个连接陆地、海洋、天空和地下管网无所不在的立体国际内陆港和辐射周边的物流中心,使得西安不仅成为丝绸之路的陆上枢纽港,也是欧洲和中亚进入中国的客流、物流的中心集散地,以“长安号”开通为契机,无缝对接亚欧国家主要交通干线,将西安国际港务区真正植入国际港口体系发展平台。

从公路看,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公路骨架全面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有34条线,其中5条穿过西安,312、310、211、210、 108等国道,连霍、西铜、西临等高速公路和20余条省道纵横交错与关中环线相衔接,共同组成了关中公路交通网络。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72公里,形成了“一环十二辐射”的高速公路网络。

从铁路看,西安也是全国铁路六大枢纽中心之一,陇海铁路连接东西,西包-西康线、宝成-宝中线纵横南北,西铜、西侯、西户铁路也与陇海线在这里交汇,西安作为连接东西部重要的铁路枢纽,内陆、沿海甚至东亚、南亚地区发往西北的货物都要首先在这里进行编组,然后沿着与古丝绸之路基本重合的陇海-兰新铁路线,一路向西,发往甘肃、宁夏、新疆这些西部省份,更远的还将翻越阿拉尔山口,驶往遥远的中亚、西亚和欧洲诸国。中亚、俄罗斯、欧洲的向东进出口货物,在西安分类、集聚、分散,驶向中国东部省份,再通过海运、空运抵达东亚、南亚和北美。

从航空看,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一期、二期、三期、四期扩建工程为扩展区,重点发展航空运输业和大型飞机改装、维修业,最终形成约46平方公里的空港规模。咸阳机场在现有19条国际航线的基础上,将通过实施“分步走”战略,开通更多面向中亚地区的国际直航线路,首先开通至阿斯塔纳、阿拉木图、杜尚别、塔什干、比什凯克、阿什哈巴德等中亚经济交通枢纽的航班。第二步开通至伊斯坦布爾的直飞航线,连通欧亚大陆桥,发挥丝绸之路承东启西的作用。第三步加密、延长西安至赫尔辛基航线的运行周期,由现在夏季运行转为全年运行,积极支持航空公司开通西安至巴黎、法兰克福直达航线,进一步完善至欧洲重点枢纽机场的航线,搭建国际国内高效中转航线网络,发挥西安国内一流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将其打造成“中国中心门户机场”。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奠定了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西安能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实现道路联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依托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西安半导体国际合作产业园等,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中心。

从历史上看,陕西风调雨顺,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是中国著名的农耕文明摇篮。丝绸之路沿线的中亚各国也以农业经济为主导产业,与陕西经济发展具有同源性。陕西杨凌是惟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借助于关中当地农业、林业、种植业、水利业等的传统优势,又依托水保所、农林科技大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支持,担负着陕西、乃至中国8亿农民劳动致富、实现小康的梦想。

可依托杨凌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和正在建设的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为中亚国家农业技术提供援助。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两国盛产质量优良棉花,而陕西的灌溉技术和纺织技术发达,双方在农业、纺织业领域具有合作潜力。

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半导体产品市场,销售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投资50亿元的“西安半导体产业园”在西安高新区签约,该项目建成后以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功率器件三条产业链为主,同时还搭建相关产业研发创新平台、产品测试实验平台、服务投资平台,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40亿元。该项目由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投资,根据规划,产业园项目建设期五年,先期启动建设项目规模用地340余亩。目前西安半导体产业园成为仅次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中国半导体产业后起之秀。依托西安半导体国际合作产业园等,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中心。

依托陕西世界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带一路”文化旅游中心。

陕西拥有底蕴深厚的古代文化遗产,也拥有全国领先的现代科学技术。陕西省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以秦始皇兵马俑、汉阳陵、大雁塔、碑林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品牌;以延安革命圣地、西安事变旧址为代表的革命文化品牌;以秦腔、农民画、泥塑、皮影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品牌;以法门寺、楼观台为代表的宗教文化品牌;以黄陵祭典为代表的祭祀文化品牌;以西部影视、陕西作家群、长安画派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品牌;以及以华山、壶口瀑布等为代表的自然风光文化品牌。这些独有的文化资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陕西应及时行动,寻找一个适当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加快建设西安曲江文化旅游园区、西安临潼文化旅游园区、西安高新区现代文化园区、延安红色文化园区、黄帝陵人文初祖文化园区、法门寺佛教文化園区、杨凌现代农业文化园区、西安御苑生态旅游园区、中国西部影视基地和西安印刷包装工业基地。

应加强陕西与中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交流,可以采取在陕联合招生办学的方式,支持我们自己的优秀学子到中亚国家深造,或者采取在对方设立孔子学院的方式,吸引中亚国家足不出户感受东方文化的魅力,官方形成定期联络机制,加强民间交往,增强陕西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和文化亲和力,从而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合作向广领域、深层次、永续化发展,形成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舞台,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大融合。

加大能源金融、物流金融和文化金融创新力度,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区域金融中心。

陕西自贸区在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方面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一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机构在自贸区内以人民币直接投资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纯中资民营企业发起设立民营银行。支持全国性中资商业银行、陕西本地银行、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在自贸区新设分行或营业机构,允许外商在自贸区新设一家合资证券公司。同时进一步推动内资融资租赁企业试点,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建立融资租赁企业设立和变更的备案制度、违反行业管理规定的处罚制度、失信和经营异常企业公示制度、属地监管部门定期对企业的抽查检查制度。二是陕西自贸区鼓励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能源、科技、文化、绿色环保等领域提供高效优质金融服务,放宽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准入条件。三是允许自贸区内外资股权管理机构、外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在自贸区发起管理人民币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鼓励地方政府,引入社会资本在自贸区设立多币种的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为符合产业导向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轻资产”服务贸易企业提供融资便利。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等业务。

“一带一路”战略与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紧密联系,自贸区的建设将有力推进“五大中心”的建设,“五大中心”的建设使得“一带一路”建设能够与自贸区战略相呼应,有助于优化中国区域战略空间布局,“五大中心”的建设创造出的新鲜经验及创新成果也会对自贸试验区建设带来强大支撑,推动自贸试验区的发展。

作者简介

姜 涛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陕西西安一带一路
陕西“玫瑰小镇”引客来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Listening Skills and The Strategies Suggested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西安国际幸福城
西安国旅推出“台湾游”
陕西江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