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提升的评价体系
2017-05-23孙丽
孙丽
教师评价是高职院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完整、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本文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提升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评价内容的特色化,旨在为高职教师考评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实现人才培养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高职教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尚不成熟,高职教师评价体系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高职教育的特点不明显。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这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双师”技能。既能承担理论教学。又能胜任实践教学。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忽视对教师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影响实践教学质量。
评价指标不合理。评价指标影响教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一些高职院校存在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影响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师资队伍质量的提升。此外,高职院校忽视评价教师工作态度和发展潜能等隐性指标,评价体系不全面、不合理。
评价主体不全面。在评价活动中,教师不仅是评价的对象,而且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体。因此,应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构建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同事、学科专家、学生、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方式。
评价的激励功能被忽视。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教师,不断改进和提升其能力和素质。而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评价还是一种奖惩式评价。对教师进行静态评价,缺乏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反馈,导致教师评价的激励功能无法发挥。
建立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提升评价体系的意义
教师评价是判断教师工作价值的标准,影响着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因此,建立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提升评价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评价影响着教师专业技能提高。教师评价的公正性和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直接影响着教师对专业热情以及专业技能的提升,也关乎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评价机制有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作用。
教师评价影响着教师个性化成长。每个教师的教学特点、教学水平、专业技能需求各不相同。切合不同教师特点,结合教师个人的专业技能要求实施评价,可以激励教师通过评价反思教学,为教师未来的专业技能提高指明方向,促进教师的个性化成长。
教师评价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素养。民主、平等的教师评价,可以在教师间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引导教师将自身发展需求与学校发展相结合,既提升了教师的素养,又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
教师评价影响着教学质量。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师评价不仅要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还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生产劳动、岗位培训来评价。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具有很强的教学管理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培养职业岗位群所需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能力。
构建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提升的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教师的评价体系,应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升为导向,改革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制度。
确定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教师的职称、专业、教授课程类别各不相同,单一的评价主体难以科学全面的对教师工作作出评价。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教师考察评估。目前,高职院校均将学校教学督导部门、学生、同行确定为教师评价主体,还需引入行业企业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通过评价指导教师实践教学活动,引导教师将教学内容与企业相关岗位设置要求相结合,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评价内容突显高职教育特色。一是完善实践教学评价内容,加大实践教学评价所占比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高职院校应结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制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以提高教学实践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是加强对顶岗实习中教师指导工作的评价。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加强对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评价,以此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督促教师全程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实效性。
三是设计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相关的评价指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要适当调整、设置相关的课程和专业,高职院校需要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工作。应设计相关的评价指标,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工作。
健全教师评价各环节的监督约束机制。公开透明的评价程序是取得客观公正评价结果的重要条件。在教师评价环节中。要建立健全对教师评价的监督约束机制。
一是注重过程性评价,加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由多方评价者共同完成,评价过程中必须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让教师全程参与评价指标制定、评价实施、结果反馈、监督等各个评价环节,这样才能有效制约评价者的权利,并能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和热情。
二是保障教师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公開透明的评价程序,有助于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强化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因此,高职院校实施教师评价,应向教师公开评价主体组成、评价指标、评价程序、评价结果、评价监督部门,鼓励教师对教师评价过程进行监督,保障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
三是科学处理评价数据。课程类型、专业类别、教学环境的差异都会影响教师评价结果,导致评价结果可比性差,只有对评价者的原始评价分数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才能提高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运用多样化的评价形式、现代化的评价手段。高职院校对教师单一化的评价方式,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可信度。因此,高职院校应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等评价方式实施评价。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强化教师对评价结果的认同感,有效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多层次、多角度收集信息,实施评价,使评价的手段更先进,评价过程更科学合理。
建立教师分类评价体系。高职院校的教师,由于所讲授的学科、专业技术职务、所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不同类别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亦不相同。只有针对不同类别教师,确定不同的评价导向和评价机制,才能有效促进教师个人与学校共同和谐发展。如对基础课教师可侧重课堂教学评价;对专业教师则注重实践教学评价;对专业技术职务高的教师侧重教科研能力评价;对专业技术职务低教师注重教学能力评价;对“双师”型教师侧重实践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评价;对一般教师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科学合理的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分类并分别设置评价体系。既有助于结合教师个人特点对教师作出综合评价,又体现专业技能的不同要求,在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体现正对性和公平性。
建立良好的评价结果反馈机制。评价结果反馈机制是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结果反馈包括撰写评价报告、向接受评价的教师反馈正式评价结论和建立教师评价档案三项主要工作。通过这几项工作,能够向教师及时合理反馈评价结果,让教师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引导教师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确保评价结果指导作用的发挥,提高教师评价的有效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决定了高职教师专业技能的特殊内涵。只有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根本,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构建以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升为导向的多元性、特色化的教师评价体系,才能满足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需求,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